新股发行红利流向机构投资者
本轮IPO发行市盈率29倍 平均发行价22.74元
2014-01-21   作者:记者 吴黎华/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本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的IPO轮廓已经显现。WIND统计数据,在2014年1月份计划发行的51家上市公司中,除了正在询价的海天味业以外,已经全部公布了发行价格,数据显示,在剔除目前仍然处于暂缓发行的慈铭科技、奥赛康等4家企业之后,其余46家企业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和发行价格均进入了“二”字头时代(28.86倍和22.74元),募资总额则为195.20亿元,明显低于此前的预期。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发行的“副作用”是,多数公司在未来可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再融资。
  数据显示,上述46家企业的平均发行价格为22.74元,较此前30元左右的发行价格有明显下降。其中,发行价格最高的为1月21日登陆创业板的炬华科技,发行价格为55.11元,最低的为陕西煤业的4元发行价。从发行市盈率来看,上述46家企业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8.86倍,较行业平均水平整体约低10倍左右。46家企业中,发行市盈率高于披露的行业PE的仅有5家,分别为岭南园林、登云股份、东易日盛、新宝股份和纽威股份,其余41家均以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发行。其中,牧原股份的发行市盈率仅为行业平均PE的1/4。
  北京的一家券商业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本轮IPO刚开始时,新股的发行价格并不算低,但自从奥赛康事件发生后,大多数主承销商和发行人都自动地下调了发行价格。该人士表示,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发行价格,避免大规模超募和大比例老股转让的出现,发行人和承销商不得不大比例剔除了询价者的高报价,众信旅游、汇金股份和扬杰科技都将90%以上的报价剔除,这使得市场中原先“报高价得”的传统变成了“报低价得”。
  从募资金额来看,由于压低了发行价格并且实施了老股转让,上述46家企业原计划募集资金242.48亿元,实际募集资金仅为195.20亿元,基本消灭了超募这一难题。总的来看,在发行价格受到压制的情况下,市场诟病已久的“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问题得到了阶段性的解决。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出现这种情况,并非是市场化机制约束的结果,而更多的是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为了顺利完成新股发行而迎合监管部门监管取向的结果。随之带来的问题则是,由于上述企业的募资计划都是在2012年提出的,这种发行将会造成募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这一批上市的企业未来仍将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再融资。以陕煤股份为例,这家公司原计划融资172.51亿元,后压缩至98.33亿元,最后实际募资仅为40亿元。
  在理想化的情况下,应当是新股供应彻底放开,发行人、主承销商和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进行充分博弈进而产生合理的价格,定价过高的风险、打新的风险彻底显现,进而从根源上解决“三高”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批新股发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监管部门压制“三高”的意图,但根本上新股供给端仍受到行政限制(审核制),依然无法彻底解决上述难题,并且带来了上市公司融资不足和新股遭遇爆炒的结局。而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仍然有待于注册制的真正实施。
  另一方面,从发行的股份数量来看,46家企业发行数量总计为22.74亿股,其中网下配售数量为14.76亿股,网上发行数量为7.98亿股。在新的IPO配售机制下,新股资源更多地流向了网下配售的机构,在发行价格遭受抑制、二级市场收益预期和空间较为明确的情况下,等于把新股在二级市场的可能收益更多地留给了网下的机构投资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新股发行过程监管抽查将常态化 2014-01-18
· 加强新股发行监管并非行政干预 2014-01-18
· 证监会:坚持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 2014-01-18
· 证监会抽查新股发行定价过程 2014-01-16
· 降低新股发行价格需要投资者努力 2014-01-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