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面对面]乡村路带我“回家”
访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创始人廖晓义
2014-01-06   作者:记者 张海鹏 孙秀明 张敬尧 刘畅/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17年前,她放弃美国绿卡回国创立了民间环保组织“地球村”;
  13年前,她被授予“苏菲环境大奖”,是目前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中国人;
  11年前,她受聘为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
  7年前,她成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5年前,她获得中国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同一年,她又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手中接过了“公民社会奖”奖杯;也是在这一年的“5·12”汶川地震后,她在四川彭州大坪村创建“乐和家园”,开始了中国式乡村环保的实践……
  她,就是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创始人廖晓义。
  近日记者专访廖晓义,倾听她从“西行东归”到“城市向乡村回归”的环保历程。
  作为一名西方哲学研究者,廖晓义曾经是不折不扣的西方工业文明信徒。从对一篇论文观点的争议开始,廖晓义踏上环保之路。 
  1998年,廖晓义去美国驻华使馆,填写了《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她登记表上的放弃理由:留在中国搞环保。
  记者:我们知道您是学哲学的,您能解释一下哲学与环保的关系吗?
  廖晓义:我是从西式环保走向中式环保的,实际上是一个哲学的回归。因为中国讲的环保就是系统整体地解决环境问题,它是立足于天人合一这个层面的。我们把天人合一理解为人生的5个层面:个群相和,身心相和,心智相和,物我相和,毅力相和,所以我们把中国式环保叫做乐和。
  刚开始搞环保的那些年更多关注生活环保,后来慢慢地更加关注生命环保和心灵环保。
  记者:您把由西式环保走向中式环保的过程称为“回家”。为什么说“回家”的动力是被老外“推了一把”?
  廖晓义:2000年5月,我获得“苏菲环境大奖”。在颁奖仪式上,主办方特意请来北京京剧团表演,我却穿着一身西装套裙上台领奖。颁奖人希望我多讲讲中国文化及中国文化怎么理解环保,我简直说不出来,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我。从那以后,我对中式服装情有独钟。而“乐和”的环保理念也从此开始酝酿。
  但“乐和”环保实践活动直到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才真正开始。当年9月,我带着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南都基金会提供的380万元“乐和家园”建设资金,从西安、昆明、成都等地请来建筑专家做义工,和当地村民开始了节能、节地、节材的节约型生态民居建设。
  记者:给我们描绘一下您理想中的乐和家园?
  廖晓义:乐和家园就是盖生态房子,就是一个低碳的生态乡村,就是要公民参与,共同治理。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家一样的群体,有一种共同信念就是对天地万物,敬天惜物的生态伦理。
  记者:乐和家园的理念之一,就是把广大农民变成自然农庄的主人,您这个理念如何和城镇化相适应?
  廖晓义:我觉得中国城镇化的过程是趋势,但不能因为城镇化而消灭乡村。乡村是城市的母体,乡村是中国的根。我们把乡村建设好,才能寻找到基于乡村建设的城乡统筹之路。只有他们成为家园的主人,他们才能真正保护好这个环境。我们一路走过来,从彭州到巫溪再到长沙的实践表明无一例外。如果说彭州大坪村乐和家园是以生态民居建设为特色的灾后重建模式,那重庆巫溪县则是一个更为综合立体的、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创新所推动的环境管理体系。
  对于乡村环保,应该跳出单纯的环境问题,将之放到更加宏大的背景之中,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树立更加宽广的视野。在这个前提下,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没有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环保是很难落实的,环境教育也是很难落地的。
  记者:乐和家园的建设是不是意味着您的又一次转身,同时也是地球村的一个转型?
  廖晓义:是的。(地球村)虽在城市社区建立过一些模式,但是总的说来,作为中国式环保整个的落地是在2008年之后。当我们转身到了乡村,摸索出一条乡村社区的建设之路,从倡导型的组织转为实物型的组织,是我们地球村2008年以来很大的一个转身,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深化。在乐和家园,除了建设生态建筑,更重要的是找到改善当地经济的出路。
  记者:2008年之后,您转身变成了公益企业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廖晓义:公益企业家谈不上。只是说有一个愿望,有一个设想。建立乐和家园以后,我说我们干脆尝试社会企业的方式,看我们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生产,走一条公益创新的路。事实上,我觉得这条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走出来。
  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路上摸索出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现在正在不少地方推广。我觉得离当初说的公益企业、社会企业还相距甚远。
  记者:从踏上环保之路开始,您拍摄了大量环保专题片,背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游历了世界五大洲。您和您的团队改变着人们对环保的定位以及对生活方式的思考。您有没有设定什么目标,觉得作成什么样就算成功了?
  廖晓义:其实我对地球村没有什么特定目标,我只是觉得作为民间组织能够起到作用就好。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如果说有什么目标的话,我想也是中国的大目标——生态文明。
  记者:从1995年开始做环保,到现在的生态乡村建设,您经历好多次转身,几次转身有何感受?
  廖晓义:我想,不如说我干脆走上回归回家的路吧,其实一步一步转转转,转了多少回,才回到我们中国文化的根,回到养育我们的乡村。
  从美国回来时走的是本土路线;2000年到2008年期间走的是乡土路线,寻求中国式环保落地的路线;2008年之后,我们走泥土路线。我和我一路走过来的伙伴们,很满意这个路线图,我们还要走下去。

  (本栏稿件由新华社CNC环境电视节目中心提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琼海环保实践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肯定 2013-05-24
· 重庆市开县环保实践获联合国高度认可 2013-05-24
· 北京地球村发布乐和社区指标体系 2012-02-06
· 大众汽车将投入千万实施环境教育新3年计划 2010-04-08
· "地球村村民"出境游莫忘旅行险 2009-04-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