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式增长令人忧 “跑马圈地”需防范
2013-12-13   作者:记者 王新明 叶峰 毛一竹 夏军 闫祥岭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分析人士认为,庞大的养老需求持续存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养老政策不断出台,多重利好驱动大量房地产开发商紧盯养老地产,直接推动当前养老地产趋向“粗放式”增长,一些开发商甚至把“养老”概念作为作为拿地的工具。

    2013年4月初,北京市国土局公布了2013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在5650公顷的总量中,首次单列养老设施用地计划指标,今年的养老设施用地为100公顷。除北京市制定的首份养老综合用地的供应计划外,其他城市如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地也提出预留养老用地的相关计划。如根据成都市相关规划,到2020年,成都将规划建设395个养老设施项目,总占地11709亩。

    贵阳等地多位房企负责人反映,很多项目倾向于建设养老“综合体”,将保健、养生等纳入其中,有的还配建旅游设施和普通住宅,占地面积大。“最看重的就是能够从政府手里低价拿到大块土地。”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说,在短期内政策刺激之下,一些房开商以养老地产为名进行圈地,这导致短期内养老床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其实这些床位基本没有办法投入运营,仍然处于房地产开发范畴之内,而并非养老地产运营及服务。

    万科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中国养老地产的概念还很笼统,简单持有一个养老地产项目并运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养老地产,国外养老地产的群体划分比普通住宅销售的六七个层次还多,从乐龄人群,到需要“临终关爱”人群,每个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情况人群的需求都要考虑到。养老院或是养老地产只是养老产业的一个载体,同时需要完善和合理的制度设置,养老地产不等于养老解决方案。

    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会长蔡穗声以澳大利亚模式为例,说明养老地产不可能在一拥而上中获得持续发展能力。他介绍,澳大利亚按照老人的行走能力把健康状况分为三个等级:一是可以健康行走,二是需要拐杖、轮椅协助行走,三是无法行走、需要卧床。

    他认为,国内对于老人的身体状况没有严格分级,无论是养老院还是养老地产都是“混住”,但澳大利亚等海外的养老地产基本上都是提供给健康老人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的要退出,入住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机构。蔡穗声说,广东目前出现了一些针对老年人居住的公寓、住宅,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地产。

    一些打出“养老地产”广告的项目,其实就是普通的商品房小区。除了小户型房型比较适合老人外,与其他商品房并无多大区别。有专家指出,要警惕养老地产项目成为开发商争取优惠政策、方便项目拿地的手段。

    此前国土资源部针对30多个养老项目用地的调查显示,个别养老用地存在偏离养老产业领域发展的倾向。部分专家表示,一些开发商以“养老地产”的名义低价拿地,实际上仍然在做普通住宅,只是搭配少量养老服务设施。有的甚至仅以“养老房产”概念作为拿地的手段。

    此外,一些养老地产项目还导致农村建设用地的无序、违规开发使用。在巴马县,一些农民与外地客商合作,前者提供宅基地,后者提供资金,共同开发后出租或出售。记者在甲纂乡坡月村看到,小山村里建有数十栋超过10层的楼房,每层楼被隔成10多间,每间以10多万元的价格出租或出售20年的房屋使用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众多企业涉足养老地产 意在圈地 2013-10-15
· 险资系养老地产新成长窗口开启 2013-08-19
· 非地产主业企业也被养老地产吸引 2013-04-17
· 中石化斥资80亿元进军养老地产 盈利前景遭质疑 2013-04-12
· 中石化80亿元进军养老地产 被疑挂羊头卖狗肉 2013-04-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