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志诚港作业区规划图 |
万里长城第一港、长江流域六大港口之一、四川省在建的最大规模的港口……集多个殊荣于一身,宜宾临港开发区经过短短三年的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片河滩地成长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港——提供综合物流体系支撑
与上海港务集团牵手,拥有绝好岸线资源和腹地优势的宜宾港从一开始就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港。
2011年2月宜宾港开行首班集装箱班轮,当年集装箱运输就达到8057标箱;2012年,宜宾港的货物吞吐量超过1200万吨,集装箱运输突破2.6万标箱;截至今年10月底,宜宾港集装箱运输量已突破5万标箱,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随着运力的快速提升,宜宾港已成为长江上游唯一同时具备集装箱、重大件、滚装、散货功能的综合性内外贸港口,这也使得以开发区为起点的大宗商品运输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以安吉物流为例,该物流公司仅仅通过“铁改水”的方式,将2万吨“五粮醇”的货物运输从铁路转为水运,就为五粮液集团和经销商分别节约了300万元的运输成本,安吉赢利300万元。
低成本的运输优势,宜宾港开拓物流市场的能力逐渐显现。南车资阳机车公司出口动力机车、港联物流公司进口澳大利亚高粱、中外运大件物流公司出口大型石油化工设备、科伦制药进口塑料粒子等一大批物流运输项目陆续通过宜宾港疏港集港,这也为国内外众多工商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强大的集疏运综合物流体系支撑。
园——聚合临港产业新的腾飞
在《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中,针对产业目标就专门提出,到2017年,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产值力争突破600亿元,2020年发展成为千亿经济开发区。
2012年,宜宾临港第一次参加西博会,揽获50亿元的投资项目。今年,宜宾临港再赴西博会,已成功引资133亿元。
项目引资逐年飙涨,项目落地也加速发展。9月26日,宜宾天立国际学校启用,10月10日,宜宾工业文明博览馆开馆。而这两个项目,都是临港经济开发区在去年西博会上的“斩获”。“去年的今天,这里还是一片待开发的丘陵地。”宜宾天立国际学校校长余开全说,从去年10月底进场施工,不到一年,丘陵变学校;而工业文明博览馆从动工到开馆,只用了125天。据悉,去年临港在西博会上签约的项目已有9成落地开花。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西南轻工业博览城、马尔斯宜宾光电科技园、天原新材料产业园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入驻产业园区;烟叶复烤厂、美顺达印务等项目投产运行;专门用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园的标准化厂房一期工程已全面入驻,二期30万平方米的工程也已全面启动建设……
城——生态宜居新港城
以港口为核心,形成临港工业产业集群,进而促成城市的发展,折射着一座港口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成熟。
按照规划,未来临港片区将导入26万至30万人口。届时,临港的功能定位将由物流、城市居住发展到集产业、商贸、信息等综合功能为一体。作为通江达海桥头堡的宜宾港,已经具备承载大物流、实现大通关的条件,今后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为临港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当前,由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打造的“企业总部城”将成为服务各大企业的重要支撑,这也是宜宾首个总部经济产业集群的综合服务平台。在项目前期规划里,城市主题商业、科普教育基地、主题公园、SOHO办公等一系列涉及商贸、文创产业的企业将在这里集聚;而临近“企业总部城”的白沙堰景观工程(湿地公园),不但可以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首个城市级公园配套,还可以为总部城的开发建设提供环境支持,形成城市级公园和近郊旅游目的地。
历经3年多的开发建设,临港新城各类基础设施已基本形成,道路景观全面启动项目施工,旅游休闲景观带皆在加快推进中,一批商住项目开发也已形成规模……在长江之头,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新港城正全速启航。
(图文均由宜宾市委宣传部组织采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