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吹响进军海洋的号角
2013-11-08   作者:记者 刘宝森 苏万明/青岛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发布中国首只海洋发展指数,呼吁从战略高度发展深远海养殖保障粮食安全,纵论中国“海洋强国”之路……6日在青岛举行的2013中国·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号召下,全面吹响进军海洋的号角。

  首只海洋发展指数 “把脉”海洋发展现状

  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与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在当天开幕式上联合发布《新华海洋发展指数报告(2013)》。据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介绍,新华海洋发展指数为国内第一只公开发布的海洋发展指数。
  这份海洋经济“风向标”性的报告显示,2006年至2011年间,新华海洋发展指数年均增速为23.18%,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10.52%的增速。其中,2009-2011年中国海洋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政策因素作用效果较为突出。
  报告中说,从2007年至2010年,新华海洋发展指数值四年时间顺利翻番,显示出中国发展海洋事业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力。
  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董事长曹文忠表示,新华海洋发展指数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世界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下,指数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显示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及抗冲击能力。
  据了解,新华海洋发展指数用来衡量中国海洋事业整体发展程度,由终端指标、控制因子层面指标和基础数据层面指标构成,所有指标数据均来自于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公开资料。指数发布方之一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为国内组织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指数研究机构之一。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必要建立国家海洋发展状况综合评价体系,从战略高度和国际视野审视中国海洋发展动态,为经济社会各方面提供决策支持,新华海洋发展指数应运而生。”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周文龙说。
  据周文龙介绍,根据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四大原则,新华海洋发展指数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环境资源和海洋综合管理四个分类指数进行刻画。
  指数报告还以全球视野对国际海域、国内海域以及中国五个海洋经济试点区域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国际海域发展尚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过多考虑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没有形成完善的海域管理体系;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有待加强等方面。

  走向深海养殖 论坛持续关注“海洋粮仓”潜力

  中国海洋专家学者在论坛上继续大力呼吁深挖海洋水产养殖潜力,释放“海洋粮仓”在保障中国解决“饭碗”问题上蕴藏的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在论坛开幕式上所做的首个主旨演讲开宗明义,指出开拓深海养殖空间是中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得到与会300多名海洋专家学者和官员的共鸣。他们普遍认同,随着人口与耕地矛盾的日趋激烈,人们应更多地把保障粮食安全的目光转向辽阔的海洋。
  当前中国海水养殖综合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海水养殖的空间巨大,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耕地的减少,海洋食品有望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以海洋专家的视角,海洋中一切可供人食用的海洋动植物资源,包括鱼、虾、蟹、贝、珍珠和藻类等都可划进“粮食”范畴,为应对粮食安全的挑战,中国应科学挖掘海洋渔业发展潜力,深耕“蓝色土地”,建设“蓝色粮仓”。
  “讲刚需的时候,很多人想不到水产,事实上保证水产品的供给也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刚性需求。”麦康森说。
  事实上,海水养殖经测算非常划算。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资料显示:从投入的角度看,粮食投入高于渔业15倍左右。海水养殖的亩效益是粮田的10倍,被称为“一亩海水十亩田”。海水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是谷物的2倍多,比肉禽蛋高五成。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海洋资源不与粮食争地争水,又不与畜牧争草。麦康森的报告显示,水产养殖是我国食物安全供给与持续发展的刚性需求,且养鱼比养猪能节约更多的粮食,污染环境更少,两者肉料比猪的为1:3-3.5,鱼则是1:1-1.2。
  “中国是世界饲料资源匮乏大国,50%-80%依赖进口。”麦康森认为,相比之下,水产养殖是节省饲料资源、污染环境最少、最有利于改善人民健康的动物蛋白生产方式。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曾在往届论坛上推出“中国蓝色海洋食物计划”。他认为,2030年全国水产品的需求量将增加1000万吨。这么大的需求量,主要依靠近海水产养殖和捕捞解决。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预计,到2025年,中国海水养殖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而近海海洋捕捞业产值将降至1000亿元以下。
  不过令人骄傲的数字之下,中国水产养殖持续发展也面临挑战。麦康森说,3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与饲料工业发展的特征是消耗资源,规模快速扩张,片面追求产量,不重视质量、安全与环境的持续利用。他建议,开拓离岸深海养殖空间,发展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实现清洁环境、健康养殖、食品安全。

  海洋强国战略下 全面吹响进军海洋的号角

  专家指出,海洋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多个沿海省份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蓝色经济带雏形渐现,正在提速发展。在中央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号召下,进军海洋的号角全面吹响。
  2011年,中国相继批准山东、浙江、广东三个海洋经济特色发展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又集中批复广西、山东等8个沿海省区市的海洋功能区划。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教授黄建钢认为,要对“经略海洋”这一新概念加以重视。他说,要从“海洋思维”的角度来理解和落实“经略海洋”的概念、理念和信念。其核心是要梳理、形成、灌输和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和生态性的“海洋思维”。这是一个以“海洋”为范畴,以“海洋”为内容,以“海洋”为内涵,以“海洋”为价值,以“海洋”为标准的思维方式。
  由于历史、观念等因素,中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步伐明显落后。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转型,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中国进军海洋步伐明显加快。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贵斌说,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GDP年均增长11%,明显高于同期全球经济3%-4%的增速。美、日等国海洋经济对GDP贡献都超过50%。
  海洋人才也是此次论坛的关注点之一。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王琪则认为,陆地资源的紧缺,令海洋资源成为今后各国和各行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这离不开一支具备涉海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从事海洋事业并给海洋发展创造或即将作出贡献的人才队伍。但与目前我国海洋人才政策的需求状况相比,海洋人才政策在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类别三个方面还存在供需矛盾。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高新海洋科技。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以海洋高技术为支撑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20%。“十二五”开局之年,海水利用业增加值近10亿元,与“十一五”初期相比翻了一番;海洋可再生能源业增加值近49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10倍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是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在青岛市工作生活了40余年。他和他的团队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糖库,库中的“海洋特征寡糖”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其中许多产品已经成为行业标准品。
  论坛上,专家学者还就维护海洋权益、提高海洋探索认知能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等其他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专家认为,一条蓝色经济带逐渐崛起于中国沿海省份,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我国首个海洋发展指数出炉 折射海洋经济何种“风向”? 2013-11-06
· 天津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方案获批 2013-09-23
· 第二次海岛调查启幕 海洋经济概念股受关注 2013-07-23
· 国家海洋局报告:中国海洋经济2030年后进入成熟期 2013-05-20
· 海洋经济晋升国家战略 三行业迎大机遇 2013-03-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