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世豆蔻江南
2013-11-06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江南有许多种,大抵每一个江南小镇都有水网涵养。而南浔,用水网织就了另一张丝网。从“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都贯穿着耕桑之间的南浔。
  当然,当历史进展到晚清民初的世纪之交,近代史上的南浔又不得不拨动江南的变奏。在江南一隅,坐拥庞大财富的张静江、庞元济们率先将这个生养他们的小镇营建成一条划时代的走廊——一头是书楼,一头是枪火;一头是晚唐诗,一头是巴洛克;一头雕花,一头藏针;一头通向传统,一头通向革命。
  书与剑,这个始于项羽的古老命题,在南浔得到了一种近代化的表述。搜罗海内孤本也好,襄赞易代鼎革也好,标记那个时代的注脚,开始从庙堂之高的士人,转移到江湖之远的商人手中。浔商重新定义庙堂与江湖,就像他们抽丝成金那样巧妙。
  江南小镇不在少数,南浔却与众不同。从南宋算起,南浔的历史很长,但晚清民国却最为耀眼。因为只有在此时此地,江南不再仅仅是小桥流水。钟鸣鼎食的商业天才建立起另一个世界,同时安放下秦砖汉瓦与宋元善本、声光电器与改元革命。
  财富并没有停止在商业帝国,而是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近代化的节奏,供养了辛亥这个年份。孙中山一度想促成这个小镇立市。一个市同样难以容纳下南浔的规模,或许他想要标记的,是一种近代口吻的江南,款款,宏大,而又韵味悠长。

 

  南浔“四象”指刘、张、庞、顾四大家族。
  ①张颂贤与子孙;②“四象”之首刘镛;③庞云鏳;④顾福昌

  浔商:富可敌国的丝商群体

  南浔自古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称,从明中期“湖丝甲天下”始,南浔人依托湖丝,走南闯北,经营丝业。丝网,织出了庞大的儒商网络,使得南浔出现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这一富可敌国的丝商群体。
  他们的财富究竟各有多少,民间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象”指拥有财产百万两以上的豪富,五十万至百万两者称为“牛”,三十万至五十万两者称为“狗”。从南浔出发,积累巨大财富的浔商,进而投身于更加浩大的历史之中。在随后的辛亥革命中,张静江们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史的走向。
  在这场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浔商许多成员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许多人还成为中坚力量和领导成员。如庞青城、张静江、周柏年、庞元济、张弁群、周佩箴、梅履中等人,先后参加了革命团体,并在许多革命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或倾其家产资助革命,或亲自参加秘密斗争。
  庞青城是老同盟会会员,他与孙中山有师生之谊,也是同盟会上海支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上海戈登路7号(今江宁路336号)的别墅,成为同盟会的秘密联络点,孙中山先生经常居住于此。其他辛亥革命要人,如黄兴、宋教仁、于右任、戴季陶、孙科、许崇智、张继等人也常去其家。此处还一度成为同盟会财政部的临时办事处。在上海光复中,革命党人为攻打江南制造总局而组织了敢死队,其费用的一半由庞青城资助。在辛亥革命时期,浔商为浙北各地光复作出积极贡献,尤其在光复上海的斗争中,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
  浔商对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积极资助,这也是其儒商特征的一个重要内涵。南浔本身就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文化教育传承的古镇,因而浔商重视文化艺术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浔商在致富以后,或捐资办学,或藏书刻书,自己动手撰著作画的也不在少数。
  1901年,庞青城在南浔独资创办浔溪公学,聘请曾参加维新运动的杭州名士叶翰主持校务,教师中多有社会名流。学校仿日本学制,是浙北地区最早的新式中学之一。1902年,张弁群出资办养蒙学塾,朱家骅、叶楚伧等近现代著名人物曾在此学习。1907年因不合清政府学制,养蒙学塾停办,遂利用原址办起南浔历史上第一所女校——浔溪女校,徐自华、秋瑾曾在该校任教。
  浔商身处中国最早开放的东南沿海,活跃于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加上以对外贸易起家,这些特殊原因使浔商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经济集团,显得更激进、更易接受早期现代化的新思想和新事物。并通过他们的努力与传播,使南浔这个江南古镇的早期近代化程度,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

  园林:庭院深深深几许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南浔五大名园之一。这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清末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花园、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镇南鹧鸪溪畔。刘镛和次子刘锦藻所建,前后费时四十年,于1924年建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浔素称江南园林名镇。自南宋至清代,镇上大小园林达20余处。其中五园(宜园、适园、刘园、东园、觉园)被行家称为巨构,这在国内也属罕见。1936年的中国园林界经典著作《江南园林志》说:“南宋以来,园林之胜,首推四州,既湖、杭、苏、扬。而以湖州、杭州为尤。然湖州园林,实萃于南浔。”
  南浔园林历经沧桑,大多毁于战火。不过目前保存完好的尚有小莲庄、颖园等,依然能让人领略其风格之独特、构思之精致、设计之巧妙。
  南浔园林,占地面积都较大,大多分为外园、内园两部分。其中一园为景绕荷池,一园为景绕假山。设计者善于运用“远近山水、咫尺千里”的画理,以“移天缩地”的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入园林。这些园林浓缩了自然界的山水美景。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研究者将南浔一带称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摇篮之一。在这一点上,南浔的近现代建筑自然深深地打上了两个时代交接的烙印。凭借蚕桑业致富的大贾巨富们留下的建筑,不仅风格各异,更是别处无法望其项背的。清帝在位时,他们已经开始营造中西合璧式的大宅,将一些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巧妙地渗透、融合到被高高的封火墙围住的江南庭院中。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折射出南浔的儒商望族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既固守传统,又汲取西方文化,体现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理念。
  张石铭旧居是南浔晚清巨宅的典型代表,又有西欧法国式洋房的开放型,如同一座中西合璧的“迷宫”,号称“江南第一宅”。其中女厅的楼窗镶嵌着可与传统砖雕、木雕、石雕竞相媲美的法国进口蓝晶刻花玻璃(玻璃雕),花式为四时花卉果品,晶莹高雅,属当时中西文化结合之贵重工艺装饰品。
  值得一提的是,张石铭旧居第四、第五进,更可以窥见“西风东渐”的演变。其中的西洋舞厅受到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折中主义”思潮影响,立面以巴洛克建筑为主体,檐部和券形门窗又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式。连舞厅地面的彩色瓷砖也是从法国进口。这些都说明张石铭已开始吸收西洋文化,但他的骨子里还传承着传统的血脉。封闭式的围墙、石库墙门、封火山墙、青石板铺就的庭院,无疑都是古典的体现。

  黄金水道:朱国祯撰《修东塘记》所记荻塘(又名东塘,即頔塘)现已成为有“中国的小莱茵河”之称的长湖申航线的一部分。

  运河:頔塘故道故事多

  2009年,大运河申遗正式启动。浩大的申遗对这条世界上最长人工河流沿线8个省市、132个遗产点和43段河道进行打包申报。作为湖州市唯一入选的河段,运河南浔段除了历史文化街区以外,还包括了頔塘故道。
  頔塘最早称作“荻塘”,西起湖州东门迎春桥,东接江苏平望莺脰湖,全长60余公里,有“东方莱茵河”之称。頔塘运河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成为湖州地区的区域运河。隋代初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建成,頔塘成为湖州联系大运河的重要航道。南宋时期,頔塘成为大运河支线——江南运河西线的一部分。后多次疏浚维修,一直保持着航运的功能。
  1952年南浔镇北另开一段航道,绕开原頔塘河道。頔塘故道成为了古镇的内河,河道本体及两岸风貌因而完好保留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风格。故道自西向东依次流经西大街、东大街、百间楼和风水墩,全长1.58公里,全段多为砖石护坡,部分为用花岗岩作靴钉式砌置的规整驳岸,并设有八字形河埠。两岸至今仍保留大量清末民初传统建筑,包括庞氏旧宅、金绍城旧宅、张静江故居等宅第民居,更有通津桥、洪济桥等重要的大运河水利工程设施横跨其上。故道与南市河交汇处——丝行埭,曾是清末南浔最大的生丝交易场所。生丝在此交易上船之后,便经由頔塘往东直运上海外滩的十六铺码头。
  頔塘是太湖流域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頔塘是太湖南岸一项规模庞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它与太湖溇港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水网,把东西苕溪下泄的湍急水流逐渐分流至大大小小的河港之中,既减轻旱涝之灾,又灌溉了浙北地区数万顷农田,有研究者将其比肩于郑国渠、都江堰。
  南浔古镇因故道而生,因故道而兴。宋淳祐季年(1252年)南浔建镇,初步形成以頔塘和南北市河相交形成的十字港为中心的市镇,府衙、商铺、民居鳞次栉比地排列于运河两岸。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頔塘故道两岸仍是南浔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政府机关、金融、商贸、医疗等机构密布于河道两岸。明万历至清康熙、乾隆、道光时,由于蚕桑业与手工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借助上海开埠的机会和頔塘便利的水运条件,南浔经济进入繁荣时期,形成了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丝商群体。

  (本稿件由湖洲市南浔区委宣传部山贤组织采写,徐潇立、湖州日报社金佩佩、俞旭东等参与写作;摄影:山贤、单瑾、项飞)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借“梯”登高的南浔实验 2013-11-06
· 图说南浔•水乡如画 2013-11-06
· 水晶晶的南浔 2013-11-06
· 南浔:古韵今风在这里交融 2013-11-06
· 南浔古镇:中西建筑文化博物馆 2009-06-2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