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4日从国家食药总局获悉,广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手公安部门破获了一起制售人血白蛋白假药案,生产成品、半成品假白蛋白3400余瓶,免疫球蛋白1.2万余瓶,假狂犬疫苗1200支等,案值2000余万元。2012年10月9日,柳州市食药监管局稽查科接到一患者投诉,反映其从邱某以每瓶500元购买的6瓶“人血白蛋白”在使用5瓶后蛋白含量比用药前更低。稽查科检查发现,人血白蛋白药品外包装无电子监管码,产品标示生产企业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但经检验蛋白含量为零,同时中生集团来函证实该药品为假冒产品。
据介绍,犯罪嫌疑人利用两室一厅出租房,手工自制假人血白蛋白和人免疫球蛋白。其生产环境简陋恶劣——用自来水掺洗剂清洗空瓶,在卧室内用在超市购买的“屈臣氏蒸馏水”通过饮水机充入空瓶内进行灌装,以每瓶加入一支维生素K1进行调色并有发泡作用,然后用压盖机封盖,再用医用手提式高压消毒锅进行高压灭菌,最后手工贴上标签、打码、装箱。
“假药的生产成本每瓶不超过1元。做为冒充静脉注射用的假人血白蛋白其生产过程根本没有无菌生产的概念。”广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关人员指出。据悉,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从健康人的血浆中提炼而成的血液制品,主要用于急性创伤、失血过多等危重病人的救治,是国家重点管控的药品品种。人血白蛋白如果含有细菌或者其他能够引起人体发热的物质,极易引发败血症,严重情况下可以致人死亡。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相关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所有血液制品、疫苗必须经过该院批签发后,才能证明该企业某批次的产品合格,才能在市场上销售。“我们在自己的网站上向全社会公开批签发数据,消费者通过生物制品包装盒上批号进行查询,就能知道该产品是否合格。”她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