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文化
2013-09-26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捐赠项目)

  在全国首批 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景德镇是惟一凭借自己的特产名列其中的。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技艺制作瓷坯,再采用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进行装烧。到元代,又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发展,“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制瓷手工技艺体系基本完善,采矿、淘洗、制不、练泥、陈腐、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烧窑、画红、烧炉、选瓷、包装等工序环环紧扣,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各方面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明、清以后,珠山御厂的设立和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刺激了景德镇制瓷业的蓬勃发展,致使几乎所有散落在乡村的小窑作坊都集中到城区,形成众多的手工业工场,吸纳了大量从业人员,“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景德镇由此成为“五方杂处”、有“十八省码头”之称的陶瓷大都会,为瓷业习俗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习俗的突出表现是客籍瓷商队伍的不断壮大及瓷行、瓷庄和瓷号的大量涌现。各商帮都有自己的瓷行、瓷庄或瓷号,他们加强了景德镇与外地的联系,也操纵了景德镇瓷器的运销。随之而来的各地风俗习惯给景德镇瓷业习俗增添了新的内涵。

  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炎生

  因有一手祖传的拉坯绝活,一次成型可以拉出多达13节而且中空的葫芦,王炎生于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王炎生祖上五代拉坯,他的父亲也是位很有名的拉坯师傅。他自小跟随父亲在窑厂里长大,耳濡目染。11岁那年,他便正式跟随父亲学习拉坯。为了熟练掌握这项技艺,王炎生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与努力,并且一干便是仅近70年。

  出于对这一技艺的热爱,1999年,王炎生在退休后又回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做了一名专职表演拉坯的艺人,看过他表演拉坯的国内国外游客不计其数,其中还不乏一些名流政要。在旅游旺季,王炎生经常一天坚持表演七八个小时。对此,王老并无抱怨,反而乐在其中。“只有来参观的游客多了,了解陶瓷文化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王炎生的话语是如此的朴实,但却表现出一个古稀老人对陶瓷艺术炽热的情怀。

  随着陶瓷企业机械化生产程度的加剧,许多手工制瓷技艺被机械化取代,令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人才的生存土壤急剧萎缩。如今,王师傅希望将他的技艺传给自己的孙子,希望他能将这门手工艺继续发扬光大,“拉坯作为制作陶瓷的第一道工序,如果没有做好,那么画出来的瓷器再美也没有用,传统的手工拉坯技艺是不能丢的,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景德镇是最早的瓷业城市,景德镇瓷业建筑及营造技艺堪称一绝。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的“窑房”建筑是中国工场手工业罕见的场所物证,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明代后期以来,景德镇的城市范围和规模基本稳定,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密布的各类瓷业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这里坯房、窑房密集,“陶舍重重”,构成景德镇的一大景观。景德镇瓷业建筑技艺由此得到发展,在明清以后走向成熟,达于鼎盛。

  窑体、窑房和坯房的独特形状、结构、材料和功能要求成就了窑房营造的独特技艺。例如,清代雍正以来,景德镇最盛行的是“镇窑”,蛋形的镇窑属于平焰窑,它综合了龙窑、馒头窑、葫芦窑的优点,成为古代最杰出的窑型。砌窑(结窑)、补窑(修窑)在景德镇被称为“挛窑”,这在全国其他瓷区是没有的。坯房(即作坊)是重要的生产场所,同时兼有居住功能,布局紧凑。景德镇传统窑房宽敞通风、经济实用、兼具仓库、生产车间和生活间的三重功能,它给建造者提出了很高的建筑标准,要求工艺高超而又别具风格,由此造成了景德镇的城区风貌,同时成就了景德镇瓷业建筑的营造技艺。

  2006年,“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

  青花瓷制作技艺,起于唐代,元代臻于成熟,明清达到高峰。“元青花”、永宣青花和康熙青花成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传统的青花瓷制作,采用天然钴料着色,外施透明釉,高温烧制。釉下钴料经高温烧成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之为“青花”。除元青花外,明清两代青花瓷制作长盛不衰,风格亦因时而变,大体而言,明代简约淡雅,清代则趋于华丽繁缛,尤其是康熙民窑瓷,呈宝蓝色泽,极为艳丽,且色调层次丰富,有“青花五彩”之誉。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督陶官唐英奉旨编写了《陶冶图说》,对青花瓷的生产过程和制作技艺作了科学而全面的总结,包括青料加工技艺、绘画装饰技艺和坯胎施釉技艺。

  青料加工在整个制瓷过程中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但非常重要,有着严格的讲究。天然钴矿料含各种杂质,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煅烧然后拣选分类,再因材而用。经验丰富的瓷工知道哪些可用于绘画细瓷,哪些用于粗瓷,哪些弃之不用。拣选出的青料要用擂钵充分碾磨至细,然后调制成不同的颜料。青花颜料主要是分为勾线料和分水料两类。

  青花绘画装饰是一项精细且富于艺术创造性的工作,对瓷工的技能有着很高的要求。传统的青花瓷绘技艺分为画面设计、过稿、勾线、分水等几个步骤。

  画面设计可在纸上或坯体上进行,首先要严格构思所制品的器型、规格、装饰部位的曲面的组合与布局,力求画面连贯与完整。所谓过稿,就是将设计好的画面转移到棉纸或毛边纸上,便于重复绘制。勾线步骤是在坯体上用青花料勾勒装饰纹样,运笔务必要流畅连贯,线条厚薄必须一致。分水,即在勾线的基础上再作渲染填色,要求技艺更高更精细。所用青花水料分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等五色,绘画技法名目繁多,有平涂分水法、深浅分水法、接色法、罩色法和拓色法等。分水操作时的运笔技艺很重要,要根据坯体的厚薄,分水笔含料水的多少来掌握运笔的力度和快慢,操作时要运笔自如,一气呵成。瓷胎绘画装饰后要施釉,传统青花瓷使用的釉浆多用地方特产的石灰釉,其施釉方法主要为蘸釉和吹釉两种。这是景德镇青花瓷制作又一高难技艺,千年传承,代代相继,技师们必须全面掌握,运用自如,方入佳境。

  2008年,“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德镇民窑陶瓷美术

  景德镇民窑制瓷的历史,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在中国乃至世界制瓷史上拥有突出的地位。卓越的烧制技艺成就了景德镇瓷业的辉煌,孕育了著名的景德镇御窑制瓷,同时与御窑相比,民窑陶瓷的美术特性更加鲜明。在诸项制瓷技艺中,美术装饰提高了瓷器的工艺水准和艺术品位。景德镇民窑陶瓷美术在制瓷界独领风骚。景德镇民窑陶瓷美术以纹饰绘画为主,大致有以下几种装饰方法:胎体绘画装饰、釉下彩绘画装饰和釉上彩绘画装饰。有时也综合运用釉上、釉下进行绘画装饰,如斗彩绘画。

  胎体绘画装饰即在瓷胎上用刻画或模印的方法装饰花纹,施釉后烧成瓷器。宋代影青瓷基本上使用这种方法。釉下彩绘画装饰是在成型的胎体上施用色料绘画,上釉后入窑高温烧成。用这种方式制成的瓷器类型则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等。釉上彩绘画装饰是于烧成瓷器的釉面上作彩料绘画,然后入炉中低温烧成。釉上红彩、古彩、素三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均以此法绘制装饰。

  绘画纹饰的内容广泛,题材多样,人物、动植物、山水美景以及富于吉祥寓意的文字图案皆可入画。人物纹绘画,有宋代影青瓷刻、印花的婴戏图;元青花杂剧人物绘画,有历史故事蒙恬、周亚夫等舞台形象;明宣德至正德时期,以仙人楼阁为背景,将人物故事画在瓷器上的表现形式较为多见,嘉靖以后道教人物形象盛行;清代民窑陶瓷装饰绘画除表现戏曲故事人物以外,渔樵耕读是流行的表现对象。花卉草木题材,有牡丹、莲花、蕉叶、菊花、梅花、松、竹、灵芝、花果等。动物题材,有各种珍禽瑞兽,狮子、麒麟、龙凤、鹿、鹤、鸡、鹅、雁,以及鸟雀、鱼、虾、蟹、蜂、蝶等。山水绘画和吉祥文字图案题材绘画也非常丰富。

  民窑陶瓷的美术装饰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例如牡丹象征富贵,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鸳鸯象征男女爱情,鹊象征喜庆,鹿象征禄位,蝙蝠象征福分,游鱼象征富足有余,鹌鹑象征平安。某一种花卉与其他花鸟鱼虫相配也含有吉祥寓意,如梅花、喜鹊象征喜上眉梢,牡丹、海棠象征富贵满堂。

  2008年,“景德镇民窑陶瓷美术”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

  景德镇传统制瓷包括柴窑烧成和手工成型两种技艺,即人们所说的瓷业有“烧”、“做”两大行。景德镇的窑工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通过不断探索和积累,获得了高超的烧成技艺,在没有任何现代仪器设备的情况下,使用传统窑炉和松柴,焙烧出了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瓷、高温颜色釉瓷等精美制品,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景德镇传统瓷窑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龙窑、马蹄窑、葫芦窑、小型镇窑和大型镇窑。镇窑呈蛋形,所以又称“蛋形窑”,根据燃料不同可分为柴窑和槎窑,以柴窑居多,民国初全镇有大型柴窑114座。柴窑分布在景德镇各城乡。城区御窑以珠山为核心,窑场散布在珠山周围,形成一个庞大的窑场群。城区民窑的分布与昌江的流向一致,北面起自观音阁,经前街后街,至小港咀,直抵南河口。南北长约六七公里。乡村窑场广泛分布在南河、小南河、东河及西河四大河流域。

  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主要有码匣满窑、投柴烧炼、测温歇火三项内容,即俗称的“一满二烧三歇火”,是镇窑烧制艺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满窑是柴窑烧制第一关。满窑的方式根据不同的窑室结构而有不同的满法。因景德镇柴窑窑室高大,又结构特殊,没有吸火孔和闸板,对满窑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火焰的控制主要靠匣钵柱的松紧稀密来调节。烧制工人在生产实践中摸透了火的脾气,把满窑烧窑概括为“卡和放”的技艺,就是让火按照满窑时布置的火路去烧,不让火白白烧掉,并保证各窑位的温度和气氛达到预期目的。为此,就得通过满窑时匣钵的排布、码放,匣屑的装置位置和数量来调节。

  “投柴烧炼”是镇窑烧制的关键环节,其过程可以分为缓火期、热火期和速火期三个阶段。自点火烘坯起至火焰还原为缓火期。点火后初期每次投柴以后,投柴口不用松柴堵封,防止局部温度上升过快。两小时后,可酌情用松柴封堵投柴口,控制空气过剩系数以提高燃烧温度。至火焰进入烟囱内,水蒸气冒出稀少时,即将投柴数量增加,使火焰转入还原阶段,烟囱口冒出浓烟,此时窑内温度约950℃~1010℃,时间约计10小时以上。热火期是从火焰还原后期开始的,余堂内的匣钵有2/5被烧红,火焰已超过余堂内匣钵柱顶1米以上。此时可将火床面积增大1/3至1/5,使有效面积扩大,同时逐渐增加投柴量,使燃料充分燃烧。此时,烟囱已无黑烟冒出,温度可达1200℃~1250℃。速火期是加快升温期,此时窑温较高,燃烧迅速,投柴频数也须相应增加,才能使窑温继续升高。

  “测温歇火”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统柴窑的测温方法是凭肉眼从窑头顶上窑眼(通风孔和看火孔)向内看,根据火焰颜色变化观测窑温。或者装窑时把照子(试样)放在挂窑口处匣钵柱顶上匣钵内,在烧窑过程中特别是止火前钩出照子测定吸水率,以确定玻化成瓷等情况。此外,还有吐痰入窑测温法。

  柴窑烧成制品主要有青瓷、白瓷、青白瓷、卵白釉瓷、甜白釉瓷、青花瓷、祭红瓷、祭蓝瓷、窑变花釉瓷。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具有群体性和科学性特征。柴窑烧成技艺不是以个体的形式表现,而是一个窑工群体,有把桩师傅、拖坯师傅、架杪师傅、收兜脚工、挛匣工、打杂工、小火手及伕半、挑夫、管事等十七八人。他们各有分工,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艺。其中把桩师傅为全窑烧炼的总负责人,在工艺技术上起把关作用。景德镇柴窑烧成技艺是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传统制瓷烧成的最高科技水平。

  2008年,“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德镇瓷业习俗

  清代诗人郑廷桂《陶阳竹枝词》有一首吟道:“五月节迎师主会,六月还拜风火仙。龙缸曾读唐公记,成器成人总靠天。”该诗对景德镇人举行的瓷业习俗活动作了简略记录。景德镇瓷业习俗其实就是千余年来瓷业生产过程中形成、发展并传承至今的行业传统仪式、节庆活动。其历史非常悠久,始于五代,元明清获得大发展,也有大变化。1949年后,这类习俗开始淡化,如今已经濒临消亡。

  景德镇瓷业习俗内容丰富,名目繁杂,主要包括崇拜习俗中的祭窑神,饮食习俗中的“知四肉”、节目习俗中的烧“太平窑”等。

  祭窑神,窑神(“风火神”)指明代浮梁人童宾。童宾为制器而跃入火中而成为瓷器制作业的崇拜神,又被尊为“风火仙师”(或“广利窑神”)。他的传说在景德镇广为流传,年希尧《重修风火神庙碑记》,唐英《火神童公传》都有记载。童宾庙后取名为“佑陶灵祠”,于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在御窑遗址举行迎神祭祀活动,传承至今。首先由拖坯向各搭坯户收取费用,一般是一夫坯两块银元。大约每座窑可收到50~80块银元。收齐款后,拖坯与把庄商量好费用的安排,确定日期,交各窑工分头进行,向酒楼订酒席,请三脚班,借桌凳、香炉烛台,布置场面。祭祀这天,窑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窑门贴上用黄裱纸书写的“风火仙师”四个大字,两旁贴一副对联:“风助火力;火借风威”。窑墙两侧,挂两面大的“飞虎旗”。窑门前面有一供桌,桌上放有供品和香炉、烛台。供桌后两旁摆几张桌子,中间空出一块踩地戏的场子。黄昏时候,窑工们齐集窑上。把庄点燃红烛、长香,虔诚默祷叩拜,并燃放鞭炮。接着,酒楼送来四盘十碗加热炒或十碗加热炒席面,大家一边饮酒,一边看三脚班的踩地戏,直到深夜收场。

  吃“知四肉”。“知四肉”指清代坯房师傅熊知四为工人利益而“打派头”(罢工)争取到的每人每月四两猪肉。为纪念他而形成的一种行业饮食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八在成型坯房举行。吃饭时,领头把知四牌位供奉在晒架塘的料板上,然后焚香燃烛,放鞭炮,作揖祈祷。礼毕,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每人一份用大蒜、豆豉烧的“知四肉”。

  烧太平窑,指每年中秋夜昌江沿岸瓷业工及儿童共同参与的象征性烧窑活动。中秋节前,窑工领着小孩开始上柴船讨柴,到河边拾渣饼叠起一座座渣饼窑,叫“太平窑”。中秋晚上升火,当渣饼烧红了浇上烧酒,顿时一片火焰升腾,接上又洒上谷壳,点点火星四射,再燃放爆竹,一片欢声笑语,达到高潮。沿着河岸太平窑一座接一座,人流不息,十分热闹。这种活动现在已经演变成民众欢庆节日、举办婚礼寿庆的一种重要礼仪。

  景德镇瓷器行业习俗历史悠久,是不可多见的活态传承样本,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行业文化特色以及重要的民俗学价值。如,对自然的向往、对师长的推崇、对技艺的重视、对献身精神的肯定等。而烧太平窑,则融合汉民族节日与行帮习俗为一体。这类习俗既有历史传承性,又有广泛群众性;既能满足人们追求喜庆吉祥的心理,又适应了增强行业凝聚力的需要。。

  2006年,“景德镇瓷业习俗”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景德镇陶瓷界一千万可买大师称号 2013-01-29
· 千年景德镇:青白瓷高仿产业链 2013-01-28
· 景德镇陶瓷以萝卜价起拍:艺术水平退步 2012-10-29
· 景德镇"大师"遍地 瓷器仿冒成风 2012-10-24
· 伊万里与康熙景德镇窑青花的区别 2012-10-1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