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是稳房价前提
2013-09-25   作者:李佳鹏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楼市正进入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在“地王”频现、房价连涨等因素影响下,购房人看涨未来房价的预期大幅升温,部分购房人甚至开始恐慌入市。在楼市调控关键、敏感期内,应加快推进市场信息公开透明,营造公开公平的交易环境,这不仅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更有利于消除和减弱“伪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
  目前房地产市场总是被各种传闻、数据、判断和争论笼罩,信息混乱、发布不透明、基本数据缺乏,让购房人难以对未来走势做出合理预判。而开发商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规操作屡见不鲜,但频频奏效、收益颇丰,归根结底在于买卖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加之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的博弈、作祟,导致许多购买力非理性地涌入市场,造成“一房难求”、“供不应求”的假象,直接促使房价上涨,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严重扭曲了供求关系。
  事实上,信息凌乱、缺失和失真已成为楼市乱象丛生重要原因。住房空置率便是房市信息数据严重缺失的一个缩影。住房空置率指标是衡量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核心指标,也是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定期公布住房空置率早已成为不少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我国户均住房套数、人均住房面积、各个城市住房闲置情况等至今仍是笔“糊涂账”,这必然使得楼市调控效果打折扣。
  实践证明,信息公开透明是房价最好的“降温帖”。成都通过开通“成都透明房产网”,将全市各种房源信息集中在网上公布,购房者随时可查。今年成都又开通了“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系统”,实行商品房销售现场信息披露,要求开发企业将“可售房源及价格”等信息在销售现场公示,既防止了开发商“一房多卖”和“捂盘惜售”等情况发生,也有效抑制了一些购房者的投机性购房冲动。
  但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严重制约了房地产市场信息公开、透明及联网。住建部承诺的实现全国50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大限已过,最终进展却依然缓慢便是一个例证。如果没有坚定打破既得利益格局的决心,不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住房信息公开、透明乃至联网将成为一句空话。
  当前房地产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楼市能否走得平稳,与购房人心理、购房预期有着紧密联系。要真正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监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及时公布入市楼盘价格数量、供地计划、地块详细信息等,使市场对潜在供应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非理性看涨房价情况发生,同时,要重点加强市场异动监测,对房地产开发商违法违规行为予以重拳查处,这是保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失灵,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8月一线城市楼市再现两位数涨幅 专家吁建稳房价预期长效机制 2013-09-19
· 北京拟建房价观测点助“稳房价” 2013-03-22
· 市场供应较充足 稳房价有基础 2013-02-22
· 众多市民聚集成都二手房交易会看房市信息 2009-05-31
· 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调查:房市信息知几何 2007-12-2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