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民间资本做金融 门槛多高?
2013-08-27   作者: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字号

  近年来,小微企业融资难,民间借贷风险高,以及银行的利差大、盈利高等问题常常见诸于各大媒体。那么这些问题如何一一解决?如何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未来金融改革到底会走向何方?我们面临的金融风险又是什么?利率、汇率、多层次的市场,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特约评论员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著名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金融改革提速,它至今离市场化还有多远?经改路线该怎么走?利率市场化能否成为关键突破口?

  神木县因煤而兴,因煤而富,但是如今,煤价连跌十个月,神木,一度活跃的民间借贷因此陷入停滞。而一些卷入高利贷漩涡的当地百姓,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在神木县广场上,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市民,有的几十万养老金打了水漂,有的农民借出的大半生的积蓄,还赔上了女儿的嫁妆。

  记者:要回来了没有?

  陕西神木县居民:没有,哪能要回来。

  记者:借了多少?

  陕西神木县居民:三四百万。两分的利息。光利息就砸进将近上千万,所以啊,动也动不了,家里头开支也开支不开,房子也到期,银行贷款都到期了,连个住处都没有,听天由命吧,能混一天算一天吧,能有啥办法。我们小区里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百分之八九十,甚至是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

  截至今年7月11日,神木法院已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771件,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量,更是2011年的四倍之多。

  同时在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宣布,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曹远征:对负债类金融机构要严格监管 不允许进行集资活动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第一,金融是有风险的,金融本身就是个风险活动;第二,地下金融可能风险更大,因为不透明,没有监管。其实地下金融倒不是贬义,它是一个现象,它有合理的一面,但它也有风险的一面。

  其实我们看到,有一些信息,金融业是不掌握的,银行是不掌握的,只有民间了解,比如你们家有几斗米,有多少东西,然后我知道我该给你放多少钱。这种融通活动历来都有,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只不过我们说,它的风险在哪?如果你是靠负债,我借别人的钱再去放贷,那么它风险就出来了,这种叫存款金融机构的风险,其实现在我们看到神木出现的事,就是很多人是拿银行的钱,或者是借亲戚朋友的钱又去放债,那么这叫负债类,这时候它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这种通常在金融监管里面,负债类的金融机构需要严格监管。

  其实我们看到,现在民资进入金融领域是这样的,我们说它是满足它的正常需求,这正常需求举例来说,最重要是它的相互融资的活动,如果这个融资活动不是借钱过来的,不是负债的,那么它是没有什么风险的,所以我们鼓励小贷公司,鼓励社区银行这种机构,但是对负债类金融机构是要严格监管,也就是说不允许你进行集资活动,集资活动一定需要有一个监管。

  刘戈:利率市场化会改变整个的竞争格局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因为低成本的一些储蓄,最后发生的贷款的话,一般来说都是大企业能拿得到,小企业或者不太正规的那些项目是拿不到这个钱的,所以他会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来拿。我们的利率市场化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民间借贷,最后导致崩盘的现象,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也就是说,当我们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市场,最后它的利率是根据供方和贷方的需求来形成的话,那么我们的监管也会覆盖到这样一个市场里面,死角没有了以后,那么这种大规模的民间借贷导致的这种崩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其实很多人觉得,金融市场是块肥肉,这几年的确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那么我们的利率是怎么变化的?从1983年到今年,这30年的时间,中国的利率的变化,银行获得的差价,在80年代到90年代末,银行的利差是很低的,到了2000年以后,是急剧的上升,这几年达到百分之三点几的利差,那么达到这个利差的时候,银行原来是吃葱油饼的,现在就成了馅饼。这几张馅饼吃起来很香,但是如果我们利率市场化了以后,那么这根线一定会掉头向下。也就是说,这个利差就不是现在这些银行所吃的这个利差了,那么这个时候你作为一个新的竞争者,你的竞争力是什么?所以利率市场化会改变整个银行、金融业内的竞争格局。

  曹远征:利率市场化是竞争性金融市场和企业的自主定价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金融好像就是个融资的活动,但金融核心是风险,如果你没有风险的把握能力,那么从事金融会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问题。金融最重要的是风险的定价,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风险把握控制如何。在这个意义上说,由于存款类金融机构风险非常之大,所以要严格监管,严格控制准入标准的,那么其他相对来说是可以放开的。现在很多民间投资者认为是金融就是一马平川,没有什么风险,只有高收益,是不对的。比如神木事件,这就证明它是风险是巨大的,风险的管控是最重要的。

  第二,正因为防范金融风险监管中一定有这么一个要求,就是说不能自己给自己贷款,不能自己给自己融资,因此想借办金融机构来获得融资的便利化的想法几乎是做不到的,对贷款集中风险度,对股东贷款是有严格控制的。

  过去,银行都做利差业务,比如说比较低的存款成本,比较高的贷款利息,然后中间有个利差的收入。那么利率市场化的含义是什么?是竞争性金融市场和企业的自主定价,那么一旦竞争起来,这个利差是会变薄的。从去年的6,7月份,央行放开存贷款利率的浮动限度以后,整个利差在急剧收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利率市场化更体现金融市场的本质,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存在的价是风险定价,而不是垄断利差的收入,那么利率市场化恰恰是改变了,因此对新进入金融机构的来说,风险的定价能力,风险的把控能力是最重要的。

  曹远征:利率市场化就像是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了 中国金融业真正面临深刻的变化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利率市场化不外乎是两个含义,第一就是形成一个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是竞争性定价;第二,各个金融机构有自主的定价权。这两个会在三个方向出现变化:第一,利率水平会有波动;第二,它一定是风险定价的示范,然后不同企业,不同的风险会有不同的价格;第三,这个定价的过程一定是金融产品多样化的过程,因为每个金融产品风险合约。那么你在个过程中会发现,由于利率市场化改变了传统经营结构中间的间接融资,而是向直接融资方向转变,其次,它改变在间接融资中间银行千行一面的局面,开始各有各的经营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率市场化只是新的金融竞争格局的开启的一个事件。

  像阿里巴巴推出了余额宝,我认为是一个很重大的挑战。互联网是个理念,它还不是个技术,它对我们传统银行的经营理念是很重要的一个挑战。从民间金融来说,可能在两个方向它是很有机会的,一个是信息对称化程度,特别小微企业对称化程度要比大银行好得多,因此它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可能比我们更有优势,这可能是它的最重要的客户群;第二,像阿里巴巴这种互联网金融出现,它在支付端挑战银行,那么互联网金融是个新的概念,很多网络公司确实做的很好,在这种情况下,这很可能是民间金融新的一个进入形式,它重新在塑造整个金融格局。

  其实,利率市场化像是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了,这个按纽一按,然后它会冒出很多东西,然后这时候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产品格局在发生变化,那么中国金融业真正在面临深刻的变化。

  刘戈:大约在2015年到2017年 我们的利率市场化彻底完成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利率市场化要很多条件,不是光有利率市场化金融改革就万事大吉。比如原来的地下金融,你覆盖不到的地方,如果现在让它浮出水面,你能管得了吗?怎么管?这些新的主体和在体系内的这些主的行事风格、成长背景都不一样,能不能管得了?现在,大家对于利率市场化到底是一个金融改革的结果,还是改革的第一步众说纷纭,但是互相之间其实是离不开的,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光让某一项改革往前走,所有的这些配套需要齐头并进。此外,现在新的一些来自于互联网的新的竞争形势让原有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现在大家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预期,也就是说,利率市场化这条路肯定是要走了,什么时候完成,各种专家的意见不一样,人民大学的陈雨露教授在《大金融论纲》里给了非常明确的判断,是2015年到2017年。我们看看在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走过的利率市场化之路,很多国家在整个过程当中都有过很多的反复,最近这一轮利率市场化,德国是以最快的速度,在五年之内完成的。日本和美国用十五六年时间完成;印度和韩国时间大概是二十二三年的时间。如果我们参考印度和韩国的数值,那么我们国家利率改革的开始应该标志是在1996年,那个时候银行间的批发业务开始市场化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也给它一个二十二三年的时间,那到2015年到2017年的时候,我们目前定义下的利率市场化彻底完成。

  孙立坚:我们的市场并未成熟 存款利率市场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当中国今天存款保险制度还没有推出,当中国的消费者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完善,那么我们预计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需要一段的时间。另外,利率的市场化需要债券市场的成熟发展来配合,那么怎么样提供一个利率的合理水平,这就需要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来完成。但现在中国的债券市场,国债、企业债和金融债的市场都是分割的,没有打通,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合理的利率的曲线,我们只有把所有的债券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一体化的市场,那么这个市场的当中反映出来的利率水平才是真正的市场的利率水平,监管部门就会有的放矢,所以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来讲,要加快我们其它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一评金融与实体经济 政府性债务 出路在哪里? 2013-08-26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QE欲退还休 危机山雨欲来? 2013-08-23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网络推手 在为谁牟利? 2013-08-22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经济适用房 如何上市才公平? 2013-08-21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进口车价 谁说了算? 2013-08-2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