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依旧拄拐棍的英国绅士们
2013-08-27   作者:纪双城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字号
    拐棍,这个在17世纪时欧洲绅士必备的物件,在以车代步的今天并没有被彻底送进博物馆,不少欧洲的绅士还在坚持拄棍出门,象征自己对传统生活理念的坚守。而与此同时,拐棍也融入更多先进技术元素,成为西方新生代指尖缠绕的时尚装备。
  
  英式领导力象征
  
  英国女王拿镶钻权杖,女王夫婿拿名贵拐杖,都被看作英国领导力的象征。提到丘吉尔这个老首相,英国年轻人给你的关键词往往是:“领带,雪茄和拐杖”。如今坐落在伦敦国会大厦对面的丘吉尔铜像就是这样的设计:身穿大衣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左肩高,右肩低,右手拄着拐杖,显得很吃力。他虽弓着背,但光秃的头还是倔强地抬着,面部表情严肃,眉头微皱,眉宇间显出坚毅的性格。其实和丘吉尔同时代,或是更早之前活跃在英国政坛的前首相们,像格莱斯顿等人,都曾经被当时的媒体留下高举拐棍向民众致意,或攥紧拐棍怒不可遏地在议会上向政治对手表达不满的历史瞬间。不少上年纪的英国人,心里还是认为令人信服的领导人手中不能没有拐棍。记得2010年,年过40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副首相克莱格上台时,记者问过伦敦一些老人,对这些年轻的政治领袖怎么看。老人们说,对他们没法放心,因为他们手里连根拐棍都没有。
  
  拐棍用处的变迁
  
  拐棍在世界各地被使用的目的,最初就不一样。在北美地区拐棍最早是牧羊人用来方便自己在泥泞草地里行走的工具。从17世纪开始,欧洲人就已经明确拐棍的作用,主要就是装饰自己。
  18世纪的英国诗人亚历山大?波普曾经在作品中将欧洲绅士们手中的一根根拐棍形容为“如盘绕云端的手杖”,因为这一根根拐棍上不仅镶嵌着金银珠宝,其本身的材料也有不少来自昔日欧洲殖民地国家,所以这些拐棍也记录了欧洲国家对外侵略的历史。
  欧洲人的拐棍文化和假发文化、服饰文化相辅相成地发展多年之后,设计上也有了一些革新。当时的欧洲工匠们耗费大量心思设计出各种拐中剑,让那些时刻提防敌人或者不得不为名誉而和对手决斗的欧洲绅士们,随时可以抽出武器。这些剑客或者“拐棍客”的决斗场景,从大仲马和小仲马的小说中,都不难读到。
  进入20世纪,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少老兵收到军方随养老金一起送来的拐棍。英国军方的用意是让这些老兵,尤其是腿部受伤的人,能够拄着拐棍,挺起腰板生活。在当时,不少拄拐棍的老兵见面时,用拐棍相互一碰表示问候。久而久之这种见面方式也有了一个说法叫作“sticktostick”,这个说法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坚持,坚持”。
  
  拐棍科技含量高了
  
  正是因为一根拐棍足以代表人生,拐棍文化在欧洲一直都没有因为先进交通工具的层出不穷,而消失不见。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觉得,手中有一根拐棍,或是收藏一根拐棍在家,感觉挺好。去年,英国王室博物馆就展出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的一顶礼帽和一根拐棍,如今拍卖价已经超过10万美元。
  在伦敦销售高档时装、珠宝的街区,高级拐棍店铺也跻身其中。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为受伤士兵生产拐棍的老字号“詹姆斯?史密斯”,至今仍然把拐棍当作主打商品。这里出售的拐棍可以依照顾客的喜好,订制不同材质和款式。拐棍上刻上飞鹰或是猛狮,完全遵照客人的意愿,你如果要求刻一个自画像在上面,也没问题。
  一些顾客还会让店方为自己在拐棍上安装数字音乐播放器、探照灯、全球定位系统等等,这些都不是难事。当然这样的拐棍价格往往都要三位数甚至更高,一般登山拐棍仅卖二三十英镑,订制的高级拐棍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取货。
  在欧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时下都非常迷恋“蒸汽朋克”文化,希望生活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还能感受维多利亚蒸汽火车年代的氛围。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活环境,其实已经通过好莱坞一部部科幻大片再现出来:捧着先进的电脑,同时胳膊上又挂着一根复古拐棍,让人觉得很酷,欧洲拐棍文化继续传承有了文化基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男士必读:绅士风度守则 2012-09-13
· 像上流社会绅士们那样享受雪茄 2012-09-12
· 绅士帆船的魔幻海上生活 2012-08-30
· 鲜花绅士 米兰秀场描绘色彩风情 2012-06-28
· 银行ATM机出错不妨学一学“英国绅士” 2012-05-2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