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温州:调控起变 谁敢效尤?
2013-08-16   作者: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字号

  22个月房价在同比下降,全国70个城市中唯一一个房价在连续下降的城市,房价领跌全国,而部分豪宅的房价与几年前相比几近腰斩,温州或将成为松绑楼市限购令的第一城。曾经以炒房团著称的浙江温州的楼市,今天为何遭遇寒冬?曾经的领涨,今天的领跌,温州房价仅仅是个案,还是具有样本意义?它会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什么样的信号?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刘戈共同评论。

  房价领跌全国,昔日炒房团为何会遭遇寒冬?从领涨到领跌,温州房价是否只是个案?

  温州楼市一直备受瞩目。鹿城广场是温州标志性的豪宅项目,开盘均价在4万元左右,2011年楼市火爆时,鹿城广场的二手房价格,曾高达每平米八九万元,6月份,已经跌回了开盘时的起点。

  王辅兴(温州某房产中介加盟店工作人员):鹿城广场也叫锦玉园,当时市场高位时,挂牌价已经将近九万,成交据了解七万多,七万五以上有成交的,后来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价格跌下来,大部分挂牌价都在五万多,成交大概在四万六左右,四万二三。

  香缇半岛,京都城等项目,近来的价格也在大幅回落。

  香缇半岛小区保安:这里(香缇半岛)的房子,比开盘的时候卖得便宜,开盘时这里炒到五万多,六万多,现在三万多。

  陈鸿(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研究员):疯狂到什么程度?一个号,一个楼盘开盘的顺序号,都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爆炒到,价值一分钱不值的(号),爆炒到三十万,五十万,甚至都有成交,那么这个市场是疯掉了。

  此后,房价暴涨的温州成为了房地产限购的城市。2011年下半年,温州楼市开始降温,2012年,房价出现了明显的降幅。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温州市唯一的5月和6月房价均同比下降的城市,2011年9月以来,温州房价连续22个月同比下降。

  刘戈:温州的城市人口占比较小 楼市远远供大于求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温州有它的特殊性,它当时涨起来和现在跌下来都是因为它本身房价就是建立在沙滩上,它的基础不是本地经济的发展。要是论制造业、服务业,温州和浙江其他地方相比,无论是总量,人均,比宁波、绍兴这些地方都差的很远,它的钱来自于全世界的温州人,所以这个钱的投机性就非常强。当他们预判到未来价格会很高的时候,那就会全部投入进来,一旦有什么信号让信心动摇,那就做鸟兽散,它的这个特征特别的明显。

  其实温州的特征是一个大农村小城市,听起来这个城市有九百多万人口,是很大的一个城市,但它真正城区的那部分城市人口占的比例很低。由于海外的钱很多,所以周边很多市镇里,在农村的宅基地里也盖了很多房子,那些房子没有统计到商品房里,其实那些房子的面积是很大的,远远超出了当地的需求。而当地的人口来说,这几年基本上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增长率,所以已经远远供大于求了。

  马光远:房价的走势是流动人口的走势 而温州人的特征是走出去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是一个基本面全面的变化,实体经济本身的一个变化,中小企业因为这两年很困难,钱很紧张,很荒;第二是房地产基本面的变化,供需差不多基本已经平衡了,有房子的人在温州非常多。按照温州以前的限购政策,你有房就不能买房了,这样供应出大量的房子就没人买,所以几重因素导致现在连续这么长时间一直处在下跌的状态。但我特别要强调的是,房地产房价的下跌绝对不是一个反常现象,现在很多人看到温州的房价下降好像很奇怪,如果说它的基本面,它所有的因素导致它跌的话,我觉得这个跌才是很正常的,反而全国这么多的城市房价一起往上涨,这才是不正常的。

  从温州房价本身的供需基本面来看,你现在如果去温州,很少有人会告诉你,他没有房子。我曾经多次去温州开会,接我的司机都有四套以上的房子。那么一般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我想就很清楚。再有,新进入的人口在大多数情况下,现在看中国的房价,很多城市之所以大家一直看涨,是因为未来还有很多人口进入,而温州没有刚需,因为该有房子的都有房了;第二,有房子的人又不让买;第三,新进入的人口又太少,所以房价的走势事实上是流动人口的走势,温州人是走出来,不是走回去。

  聂梅生:温州松绑限购令实际上是在刺激需求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温州的情况是这样,它前期的房地产的供应量是比较大的,所以销售的速度比较慢。在为数不多的今年上半年房价下跌的城市当中,温州是一个,它实际上是处在滞销的情况下。它原来不许购第二套房,那么存量房就盘活不了,它只有盘活了存量房以后,才能够使整个温州房地产的一手房、二手房的存量才能够消纳、才能够活起来。我觉得,它现在实际上是刺激这种需求,如果需求刺激了以后,它整个的房地产市场才能平稳,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这样,它有它的特殊性。第二,温州在房地产如果积压了这么大量的问题,那么它必须去解决,不解决的话,对它整个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大量的资金压在这个地方,必须使它活起来,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能够传导到需求,但这种办法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城市都有的。

  刘戈:北京的限购政策实际上留了一个大缺口 不像温州彻底和坚决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温州的房子更多的是用来投资的,它就是一个投资品,所以这种投资品的特性就决定了它受外界风吹草动的影响特别严重。从2008年7月到现在,温州房价的顶峰在2011年4月份,而在2011年3月14号,温州出了限购令的细则,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不论是温州的户籍人口,还是外来人口,只能再买一套房子,是全国最严格的限购政策。有了这个政策以后,由于它本身就是一个投机性非常强的市场,所以立竿见影,那上就下跌,在半年的时间里下降了将近30%,现在基本上处在一个比较平缓的区间里面。再有,温州的限购政策当时比国务院要求的更严厉,因为它当时涨的太快了,所以它有点矫枉过正,所以这个限购令打的很准。

  我们再看北京,我们把北京和温州两个城市的房价曲线叠加起来,北京在2010年5月份采取了限购政策,当时在半年以内房价有所下跌,之后慢慢地回升,北京为什么没有像温州这样的下跌?一方面,它可能有其他一些更综合的因素,但是是不是北京的限购政策实际上一直留了一个大的缺口?就是说北京市民可以买两套,也就是说它的限购政策不像温州这么彻底,不像温州这么坚决。

  马光远:禁令三令五申 部分地方政府仍存侥幸心理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这个转折点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一个是限购等于把有购买能力的人的购房,房子跟钱给切开了;第二,2011年,温州的中小企业,包括民间借贷出了很大的问题,钱跟钱之间挤压,挤压的结果是,造成一个踩踏效应,最受伤的除了中小企业以外,就是房地产。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市场尽管从三万已经掉到两万多,但是两万二的房价在全国仍然能够排进前十。也就是说,从城市面貌和发展状况来讲,温州我真的不敢恭维,两万二的房价仍然是比较高的。

  以前温州的限购政策现在从全国来看,从政策的正当性来看,我觉得是矫枉过正,大家买一套,比如有一些改善性的需求就根本没法买。那么北京跟温州真的不一样,北京未来整个的预期都不一样,因为它是首都,而且很多人讲未来的流动人口还有多少多少会进入北京。我觉得温州之前的限购政策本身既然矫枉过正的话,政策随时纠正都是可以的,而且我认为现在温州这么一个市场,我一直强调它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它跟北京不一样。既然正常,比如说供需平衡,有一部分的人在投资、投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市场既然正常了,你为什么还要限购?

  刘戈:房价趋稳之后 也就是限购政策退出之际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当时大家理解的所谓限购都是一个暂时性的政策,包括温州政府自己也解释,为什么当时我们定的这么严?是因为我们认为可能就是几个月的事,现在因为已经坚持这么长时间了,我们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也就是说,它因为当时涨的太疯了,所以对一下把自己绑的太紧了。我基本上同意,温州供求的这个平衡,在这几年的房价走势图上,我们看到温州的这根曲线上去以后,然后下来平着走了很长时间了,而北京的曲线一直在往上走,所以什么时候它也走平了以后,那也就是它的限购政策该退出的时候了。

  限购本质上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政策,但是这个阶段有多长?像马老师刚才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像温州这样的城市,可能当时的政策定过严,所以显得效果非常的明显,那么达到了平衡,这退烧药吃了,然后烧退了,那后面就进入到正常程序。现在哪个城市先把烧退下来,那哪个城市就可以先退出,退出来以后也不能完事大吉,后面其他的一些税费和政策也跟上、衔接上,那么我们就回到一个正常状态。

  马光远:限购应该坚持到供需基本平衡为止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现在整个房地产市场已经在分化,全国性的一刀切的限购政策已经没有必要。因为有些城市肯定是松绑,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说温州的松绑导致北京出现松绑的话,那么北京一定要警惕。因为对北京来讲,这两个市场完全不一样,北京需求跟供应还没有平衡,需求量很大,供应仍然跟不上,但温州的供需已经平衡,价格规律是主要的规律。温州这个市场本身,我觉得维持限购根本没必要,那么把限购取消掉以后,赶快上房产税,赶快上别的政策。

  我不认为温州是特例,因为全国的房地产市场都是不一样的,该限购的一定限购。比如说北京,我认为还应该坚持,坚持到什么时候为止?供需基本平衡为止,但是温州已经平衡了,就没必要了,它这个市场我认为是很健康的。平衡就是看基本供需,就是温州无论是存量房,还是增量房,还是库存,基本上已经供应都大于需求了。

  马光远:限购不应全国一刀切 必须上制度性的长效机制 这样未来我们将不会再谈及调控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想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未来整个政策最起码有两个特点,第一,因地而制宜,不同地方的房价背后逻辑不同,不要搞全国一刀切的政策;第二,都必须上制度性的长效机制,这几年我们搞房产税的试点,最好的地方应该是温州,这个市场本身涨涨跌跌,整个供需很平衡,又有很多钱,市场又很活跃,在这个地方不搞房产税在什么地方搞房产税?做长效机制,它应该搞试点。就是你要真正退出限购的话,那么你上房产税,我想温州市政府肯定会同意的,所以未来整个市场的调控,我们以后可能谈到房地产的话,不会谈到调控两个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追星捧腕 公款别掺和! 2013-08-15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金价有猫腻? 2013-08-14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银行存款利率上演“涨停板” 2013-08-13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有多少钱可以玩收藏? 2013-08-12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五评化解产能过剩 2013-08-0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