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市场鱼龙混杂
2013-08-16   作者:记者 孙亮全/太原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除了山寨的充电器,手机“充电宝”最近也被频频爆出问题。记者调查发现,“充电宝”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稍不留神,权益就容易被侵害。
  记者日前在太原市的一些数码商场发现,商家销售的“充电宝”品牌琳琅满目,容量从2200毫安到18000毫安不,价格从几十块到数百元不等。
  在某科技大厦负一楼的手机卖场,记者随便来到一家柜台,售货员介绍了一款售价为160元的11200毫安“充电宝”,该售货员表示“充电宝都存在‘虚容’的问题”,“电池为2000毫安的手机可充电4次,实际容量差不多有七八千毫安”。
  而谈到3C和质保问题,该售货员表示是“正规厂子的货”质量没有问题,他们的商品“不发热”,也“从没有消费者找回来过”。他们这里也不开具发票,问起质保期限,售货员说“应该是半年,或者3个月吧,反正一般没有问题”。
  当记者将价格砍到100元还嫌贵的时候,售货员从柜台拿出另外一款外形相似,容量一样的“充电宝”,售价仅为前一件的一半(50元)。该款“充电宝”分别用中、英、日、韩四国语言介绍了“充电宝”的使用方法,但记者并未看到任何3C认证等质量保障方面信息,甚至连生产厂家、地址、电话都没有。
  在一家品牌手机卖场内,最便宜的某品牌10000毫安充电宝的售价为250元,销售人员表示,他们所有的商品都是“从正规渠道进货,具有3C认证,一般额定充电次数是500次”。并且开具商场的正规发票,质保的期限为一年。
  深圳市一件电池生产厂商肖先生表示,由于制造移动电源不存在技术壁垒,几乎所有的电芯、电路板都可以在普通电子市场直接采购,造成了制造商准入门槛过低。
  “一个一般的充电宝不过百十块钱,用段时间不合适就丢了”。太原市民刘凤民说,即便出了问题,一般消费者不会去找售后或者消协,“太麻烦,也不一定能解决”。
  “目前国家并未出台相关的生产标准和行业标准”山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最好购买正规厂家生产,三包齐全的产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手机充电设备市场鱼龙混杂 消费者应多留"心眼" 2013-07-19
· 手机晒太阳就能充电 2013-05-09
· 泛滥成灾 充电器变身“环境杀手” 2012-10-29
· 为啥抽屉里尽是充电器? 2012-02-20
· 苹果正在开发无线充电系统 其设备将摆脱线缆 2011-06-2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