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跌下“神坛” 国产品牌难“窃喜”
2013-08-07   作者:记者王秀琼 郭信峰 黄歆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字号

  新西兰“肉毒杆菌”乳制品风波持续发酵,中国的年轻爸妈们面临两难:是仍然信任一度标榜“百分百纯净”、近期却频现质量问题的洋奶粉,还是选购更便宜的国产奶粉?
  一位网民的自嘲或许能代表他们的无奈。新浪微博用户“人生亦是修行”写道:“买头奶牛吧!自己喂粮食,纯天然、无公害、没有任何激素。奶喝着也就放心了。等到孩子长大后,牛奶还能拿去卖,如果不想麻烦直接把牛卖了也赔不了钱。如果奶牛再生两个小牛,你就赚大发了!”
  暂且不论“买奶牛”现不现实,跌下“神坛”的洋奶粉在国内市场销量受损似乎已成必然。“肉毒杆菌”事件曝光后,新浪网的一则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截至6日下午5点,在5.7万多名参与者中,78.9%表示不会再购买涉案品牌奶粉。
  但业内人士认为,即使个别品牌短期受到冲击,长期来看洋奶粉整体市场不会有太大损失,此次事件给质量标准仍落后于国外的国内乳企带来的更多是警示,而非可以“幸灾乐祸”的机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内奶企的问题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很多国内企业做了突破底线的事情,让消费者对它们的怀疑和对洋品牌的认可根深蒂固,不可能因为洋奶粉的几次问题就改变国内消费者的看法。”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东方艾格奶业分析师陈连芳说,国外奶粉出现问题被曝光已经很多次,但都没有影响到国外奶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因此这次事件只会让消费者去买别的洋品牌,也不会买国产的。
  奶源质量标准低、监管不严格被认为是国内奶粉品牌“翻身”的主要障碍。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进口奶粉走俏,连带着掀起了海外代购奶粉的热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奶粉44.5万吨,同比增加24.8%,其中自新西兰进口奶粉占83.3%。
  同时,许多国内企业也为了“避嫌”,从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进口奶源。
  “如果行业里的人都不相信国产奶源,消费者怎么能相信?”王丁棉说。
  此外,他认为,与中国相比,欧美国家的食品监管标准更先进,效率高得多,处罚也重得多。中国需要完善乳制品质量标准,加大对违规的惩罚,否则中国奶粉企业不会作为。
  “乳制品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产品,哪一个程序稍微有疏忽,都会出事。但现在国内乳企出了质量问题,经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用付出那么多成本,所以无法迫使企业投入更多来解决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问题。”他说。
  王丁棉告诉记者,“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乳业检测已经比以往严格很多,大中型企业都有自检程序,但此次恒天然受污乳粉通过层层关口流入国内,说明中国企业和监管机构在检测手段和程序上仍存在漏洞。
  国内消费者也注意到,此次“肉毒杆菌”事件是恒天然自检发现的。尽管从发现问题到公告召回时间太长,被批评为拖延,但其“自揭短处”的行为仍值得国内乳企学习。
  河南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中对记者说,他的企业从2008年后增加了十几项产品自检。他认为,中国乳品质量这两年来已有很大改善,但仍需要很长时间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要踏踏实实在奶源上加大投资,建立全程质量管理。
  “对于此次事件,国内企业不应该存在侥幸心理,还是要做好内功。”他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洋奶粉的神话不会自动破灭 2013-08-07
· 洋奶粉风波引发中国企业三大反思 2013-08-06
· 中外奶制品行业质量问题大事记 2013-08-05
· “洋奶粉”被指信批违规 律师发起集体诉讼无人响应 2013-07-31
· [网民关注]洋奶粉反垄断调查有助行业回归理性 2013-07-0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