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3-08-01   作者:记者 方家喜/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1.宏观数据阶段性走弱 2.结构性调整总体势头良好 3.经济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编者按: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仍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虽然步入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但基本面和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依靠投资和扩大产能驱动增长的动力趋于减弱,原有的发展模式需要转变,必须加快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深化一系列关键制度的改革。本报为此连续两天推出系列稿件,探究中国经济转型的挑战及走向,敬请关注。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大体可以用总体平稳、错综复杂来概括。当前国际和国内、长期和短期、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交织,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同时并存,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有的错综复杂局面。从国内看,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动力偏弱,化解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财政金融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宏观数据阶段性走弱

  近一个月来,陆续公布的宏观数据让各界对经济增速有了更多的关注。7月10日,中国6月外贸数据公布后,业界一片哗然。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6月中国外贸进出口额为3215.1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下降2%,其中出口1743.2亿美元,进口1471.9亿美元,分别下降3.1%和0.7%。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进出口“双降”主要原因之一是外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抑制我国出口的扩大。郑跃声表示,“在接受月度调查的近2000家出口企业当中,今年以来每个月都有45%以上的企业反映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同比在下降。而6月底已经有49.2%的企业反映新订单金额同比减少。这个数据较上个月扩大了1.9%。”此外,七成左右的企业反映成本上涨的压力在加大,贸易环境出现恶化。
  商务部的有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共有12个国家对中国发起了22起贸易救济调查。“出口增速比一季度要下降,市场份额在丧失。市场份额丧失很大程度上跟竞争力下降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认为,近年美联储宣布量化宽松退出政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货币流出很大。而中国基于出口竞争力的贸易加权汇率升值更明显,这导致了出口产品特别是低端产品的竞争劣势。
  此外,中国生产要素近年持续价格上涨,导致工资等出口成本在持续上升。成本增加导致加工制造业优势在削弱,外企已经逐渐将生产基地从中国向具有更低成本的国家转移。
  拉动经济的另一架马车——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则也呈现一定阶段性弱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3.1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4%,其中工业投资5.57万亿元,仅增长16.4%。与历史同期相比,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下滑0.3个百分点之时,工业投资下滑了7.4个百分点。
  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湖北、福建等地的调研中,记者发现不少地方工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工业投资增速已经低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增速。广东固定资产增速18.8%,而工业投资增速仅有7.3%;湖北固定投资增速27.9%,而工业投资增速只有24.3%;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8%,工业投资增速仅为10.4%。
  专家表示,工业投资占到固定投资的40%。尽管不能将投资驱动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稳增长还是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尤其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都需要有资金保障。市场一旦形成悲观情绪,会传染到投资环节,如果不加以引导,投资增速甚至可能会滑落到16%以下。
  虽然目前工业投资乏力,而因地方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驱动导致的地方债务危机问题却在上半年浮现,为投资拉动敲响了警钟。今年6月,国家审计署公布了《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38475.81亿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亿元,增长12.94%。
  国家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研究员杜相乾表示,地方政府适当借债有利于发展经济,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所贷资金的用途不够公开和透明,而这很可能导致部分资金的浪费、腐败和无效投资,再加上债务管理上缺少科学的债务确认标准,很容易造成社会公众的种种疑虑和担忧。
  最近,惠誉将中国的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A-降至A+,理由是担心政府债务膨胀及影子银行扩张损害金融稳定。这是自1999年以来,中国主权信用评级首次被一家大型国际评级机构下调。根据惠誉发布的主权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地方债务规模为12.85万亿元,占GDP的25.1%,在2011年底23.4%的基础上增长1.7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冯兴元表示,“中国政府全部的负债率,即中央跟地方的负债加起来除以GDP,至少达到69%,广义赤字率超过了3%。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能再像2008年那样,继续依赖通过赤字财政扩大政府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地步,否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与此同时,消费增长却一直提振不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家庭消费的比重持平于35.7%,而2003年的这一数字是将近45%。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认为,当前这种“投资每年增加1%,消费每年减少1%”的状况,必须改变。
  低收入是中国消费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社会蓝皮书》显示,1979年至2011年,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均为7.4%,比人均GDP增速低1.4个百分点。但是,短期内改进收入分配状况,涉及众多交错的改革,一时难为。

  结构调整总体势头良好

  最近公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表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内需继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上半年,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中西部经济加速上扬、能耗水平下降,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资料照片

  今年以来,全国夏粮产量增长1.5%,再获丰收。我国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第二产业高0.7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上半年,各地加大结构调整的步伐,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网络购物等服务业发展较快。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6%,比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速度高出2.3个百分点,这表明新兴产业发展势头不错。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得到增强,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结构调整步伐较快,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工业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继续得到改善。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倍数比是2.83,与去年同期相比缩小0.08。
  调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面临的结构问题包括: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强;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产能过剩、现代服务业水平不高;资源环境约束强化,重大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任务依然繁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我国内外需求萎缩,国内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不仅钢铁、水泥、石化、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等新兴行业领域也面临较大过剩压力。他说,我国经济运行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表明依靠投资和扩大产能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趋于减弱,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走不下去,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令人担忧的日趋紧张的投资不少还是投向了一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从统计局提供的分项数据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在自身体量很大的情况下,前5个月仍能保持20%、30%的增长。
  据福建省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人士说,一些地方还在利用低价工业用地或厂房、税收返还、补贴、违规贷款、压低水电价格等途径,吸引已经处于过剩行业的企业在本地投资或扩大产能。有企业反映,部分地方政府为企业制定了经营目标,要求扩建产能和产量,如果不照办,企业在许多方面就得不到照顾。
  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从调研中了解到,尽管纺织业已属于严重差能过剩且效益下滑的行业,但中西部有些地区建好了专门的工业园区进行招商引资,有的给予土地优惠,有的给予政府补贴。
  “针对今年国内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恢复过快的现状,各地要警惕非高技术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说。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水泥、钢铁、平板玻璃、电解铝等四大行业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形势严峻。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多个部委近阶段将完善“组合政策”,加强银行审贷管理、实施差别电价、能源消耗总量限制、问责制、新老产能挂钩等对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约束作用,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工信部、中国企业联合会的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约270条,其中停产冷修的约30条,产能利用率约79.9%,连续三年持续降低。金融危机以来的房地产和汽车救市政策,使玻璃市场大幅扩容,投资猛增。2009年至2012年底,全国共新建浮法玻璃生产线近100条,目前在建、拟建生产线仍有30条至40条。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电解铝产能为2700万吨,产量为20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4.07%;市场销量1902万吨,产销率95.1%;电解铝企业亏损面达到93%。2003年以来电解铝产能年增幅在25%左右,原铝消费年复合增长为17.5%。根据在建产能测算,2015年全国电解铝产能可能超过3300万吨,新疆等西部地区还有大批拟建产能。
  工信部数据还显示,2012年有216条在建水泥生产线,预计到2013年建成投产,届时新型干法水泥将达到31.33亿吨。假设2013年需求量增长到24亿吨,富余程度也将达到30.54%。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表示,“有关行业产能过剩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行业对地方GDP、税收和就业的贡献度很高,各地均将其列入支柱产业。被调研企业都着重提出,地方政府在推进本地企业产能扩张、阻碍本地企业退出或被兼并中起到关键作用。这使得中央历次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无法落地,相反还加速了地方产能的扩张。”

  五方面不确定因素

  学者和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增速减缓和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的同时,下半年国内经济也积累了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毛振华教授认为,“非预期性”下滑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一大特点,他还强调,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无法依靠政策宽松与刺激重返持续复苏的轨道。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深层次资源错配与体制扭曲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不确定因素积累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二是影子银行与监管套利;三是房地产泡沫;四是严峻的产能过剩;五是流动性泛滥。
  在目前复苏乏力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大幅调低了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去年底,该所曾预期今年中国GDP增速9.3%,但其发布的2013年中期预测认为,今年中国GDP增速将达8.1%。即使这样,这个速度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仍过于乐观。
  有关研究报告认为,我国今年下半年经济依然存在增速反弹的基础,但回升力度有限,今年全年的经济走势将呈现出“前弱后稳”的趋势,并面临比较强的不确定性。
  宏观数据显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效应并未如期出现。今年产能过剩问题对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带来不利影响。据介绍,中国新政治经济周期的开启使各级政府的增长意愿和投资冲动依然很大,从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增长目标来看,70%的省市、增长目标依然超过了10%。但从实际数据来看,地方项目投资并未出现明显增长。
  国务院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称,目前经济运行中呈现出多个数据冲突现象,比如中长期贷款上升,但工业用电和铁路货运指数均有所下降,这表明货币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渗透较弱。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地方政府和工业企业负债过高,导致大量融资用于支付利息,并没有用于投资再生产。
  防范金融问题始终受到管理层高度重视。最近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严密防范金融风险”,要“深入排查各类金融风险隐患”,“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其态度之坚决从字里行间皆能体会。
  “这次发布的‘金十条’突出了‘调结构’和‘防风险’这两大重点,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两个关键点。”来自国泰君安的宏观分析师表示,“《指导意见》还明确指出了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规范银行理财,防范‘两高一剩’行业转型引发的资金链断裂风险,防止民间融资、非法集资、国际资本流动等造成的风险扩散等风险点。”
  兴业银行的研究报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数据的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的预期再次强化,金融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更加显现。但我国货币规模在持续扩张了多年之后,金融体系的实际杠杆率不断上升,大量资金未能进入实体经济。加之国内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客观上存在去杠杆化的要求。在全球危机的进一步的蔓延和深化背景下,这些风险隐患会不会爆发,会不会出现一些苗头性的、趋势性的问题,成为影响今年经济和金融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就成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一些‘老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增强。”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说。
  王一鸣表示,在出口、房地产等既有增长引擎动力有所减弱的情况下,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基础设施和国有投资推动。部分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有所上升,一些地方平台融资渠道更加复杂,加之房地产市场、社会资金和民间借贷、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等问题仍需重点关注,防止金融风险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
  《指导意见》中将“严密防范金融风险”列为一章,其中提出的政策对策十分具有针对性,可谓“对症下药”。具体看,关于如何防范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的金融风险,《指导意见》主要从三方面就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出要求:一是要提高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二是要严密盯防相关重点领域。三是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  
  此外,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下半年,在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的过程中,首先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动态变化,综合运用数量型、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其次,要进一步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与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有机结合。对于金融支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关键是区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地执行差别化政策。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产能过剩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帮助其加快发展;对于产品虽然在国内供大于求,但是在国际市场上有销路、有市场的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方式支持其跨境投资经营;对于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等方式,促进其实施兼并重组;对属于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通过保全资产和不良贷款转让、核销等方式支持压产退市;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严禁提供任何形式新增融资,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分类解决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
  再次,要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