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存量要以“分权式改革”为纲
2013-07-15   作者:张茉楠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无论是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几乎都是靠增量来刺激增长,但事实证明,由于大量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增量对于存量的调整没有太大效果,反而因为过度刺激带来了一系列风险隐患和政策后遗症。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新一届政府将未来政策重心指向“存量”。当前中国存量资产并不少,但期限错配、结构错配和方向错配导致了大量不良资产、闲置资产和沉淀资产,这是中国经济低效率、金融低效率以及财政金融高风险的重要原因。
  盘活存量的根本在于“存量改革”。不改革,现有的存量格局不可能打破,存量资产也不可能盘活。改革不能“零打碎敲”,必须抓住“牛鼻子”,做到纲举目张,才能有的放矢,根本解决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问题,真正让存量释放出增长效率和活力。
  笔者认为,推动分权式改革是盘活两个存量的纲,即通过推进财政分权来盘活财政存量,通过金融分权(利率市场化改革)来盘活货币存量。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财政体制变迁历程,地方财政收支经历了由“盈余剪刀”向“赤字剪刀”的转变。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从1993年的78%下降到2011年的52.1%,而地方财政支出的占比则从1993年的72%上升到2011年的84.8%,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倒挂”比较严重。特别是在“GDP至上”与过度竞争背景下,地方政府纷纷寻找其他财源以弥补收支失衡,于是,“土地财政”成为地方财政的普遍模式,“软预算约束”问题日益严重。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有投资饥渴症的地方政府通过表外贷款、银行间债务融资等形式与其对接,大量资金流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一方面,导致包括政府、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部门负债率大幅上升,资产负债表明显恶化。截至2012年底,审计署所审计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38475.8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4%,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大量增量资金投向投资驱动型领域,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也导致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大幅降低以及财政资源的错配。
  可见,必须从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入手化解潜在风险。决策者下一步应以推动“分权式改革”为纲,重新调整中央和地方财力事权分配,逐渐改变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主体、以土地储备作为抵押支持、以银行信贷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开辟新的财源来取代“土地财政”。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所导致的存量资产配置扭曲和效率低下的深层次问题。
  同样,盘活货币存量的本质也在于改变金融资源错配的局面,进而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而这也是一个“金融分权”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利率市场化无疑是方向和突破口。
  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绝不仅仅是放开利率管制那么简单。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政府对金融资源的过度垄断,改变政府隐性的担保制度,这将有望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的“二元金融结构”。
  归根结底,要想真正盘活两个存量,除了市场化导向下的财政金融分权式改革,别无选择。(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遏制房租持续上涨要盘活存量 2013-07-12
· 压缩资金链条,盘活社会融资存量 2013-07-12
· 慎重以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 2013-07-12
· 盘活存量金融资产 资产证券化渐行渐近 2013-07-12
· [“盘活两个存量”笔谈之四]改革是盘活存量贷款唯一途径 2013-07-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