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治河:中西部乡村共同富裕的一个样本
2013-07-10   作者:记者 江时强 袁志国 皮曙初/武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尧治河村村民的别墅群
    湖北尧治河村,曾经是与世隔绝的深山沟,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吃的供应粮,穿的烂衣裳,点的煤油灯,住的破草房。”这是20多年前人们对贫穷的尧治河村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的村民家家住别墅,户户有小车。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底,尧治河村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2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尧治河的变迁为我国中西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诸多启示。

  村官创业:“吃祖宗的饭要想着子孙的碗”

  尧治河村龙门口小区41号,是一栋颇具特色的别墅,两层楼高的大理石拱门衬出了它的气派。别墅的主人叫孙开林。尧治河村的致富之谜都集中在这个“吃祖宗的饭要想着子孙的碗”的村官身上。村民们说:“孙开林确实有眼光、有干劲。”
  尧治河村,地处鄂西北房县、神农架、保康三县区交界处,这里曾经是与世隔绝的深山沟。1988年,贫穷落后的尧治河想开办磷矿厂,民办教师孙开林被推选为矿长。“要想富,先修路,山里有磷矿,只要把路修通了,致富就有希望。”孙开林找到当地农行贷款7000元,买来炸药和雷管,在沉寂千年的深山峡谷中,炸响了向贫困宣战的第一炮。 
  1993年10月,孙开林当选尧治河村党支部书记,他和村委班子提出了“开发小水电、改造当家田,建园调结构、植树满山川”的长效发展目标。孙开林说:“矿有开完的一天,吃祖宗的饭要想着子孙的碗。”大山赐予尧治河的除了磷矿,还有丰富的电能。孙开林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在他的一再请求下,邻县的房县桥上水电公司派来技术人员进行踏勘,结论是可建4级径流式水电站,但投资需要2600万元。面对如此巨额的投资,孙开林有孙开林的办法,他提出开放办电、先易后难、梯级开发、引股上山,让尧治河家家户户成为电站股东,有钱的用钱入股,没钱的用力气入股。 
  如此稀奇的想法,让刚富起来的村民想不通,有人编顺口溜骂他:孙开林瞎折腾,当个书记磨死人,今天修电站,明天入股份,一年四季忙不停,把我们累得吭吭声。但是,当这个首家村级股份制电站正式启动,一、二级电站当年投资、当年收回,实现利润80多万元,村民们手中的股份变成哗哗的钞票时,村民们说:“孙开林确实有眼光、有干劲。”
  凭着这样一股子精神,尧治河打通了通往外面的路,艰苦的付出也因此为尧治河打开了发展的门。如今担任保康县委常委、尧治河村党委书记的孙开林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优秀村官、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村民受惠:“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之路”

  今天的尧治河村已经今非昔比。到目前,这个昔日的穷山沟已拥有村属企业22家,村固定资产超过20亿元。这和该村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之路密不可分。
  小平南巡之后,保康县开始推广温州模式,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当时尧治河已经办起了一个磷矿和小水电,集体经济有了一些积累。上级领导找到孙开林,希望尧治河解放思想,对村集体经济进行改制实现民营化,但孙开林认为尧治河穷乡僻壤,太穷太偏远,绝不能杀鸡取卵,而只能靠发展集体经济才能更好地让大伙富起来。针锋相对之下,孙开林一拍桌子:“你们认为我们村党委跟不上形势那就跟不上形势,反正一条,尧治河的集体经济模式不会变!”
  村民朱国凤说:“如果当时私人化了,谁会花钱把尧治河变这么好?谁会给村民搞搬迁建别墅?”
  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努力和坚持下,尧治河的集体经济之路越走越好,共同富裕的日子越来越殷实。现在的尧治河村民富到什么程度?有个细节可以说明。村民朱国凤说,只要是村里搞什么项目要大家入股,政策出台后一两天就能募集到几千万的股金。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制,尧治河160多户村民已户户是村办企业的股民。村党政办主任吕泳和说,一个家庭的股份少则有五六十万股,多则有七八十万股,现在村民每年从集体企业享受到的红利有6000万左右。虽然引入了股份制,也引进了一些战略合作伙伴,但至今尧治河的集体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村融结合:现代金融助力山村发展

  1988年,孙开林决定带领村民开山修路,但钱是个大问题。找了一圈下来,7000块钱的缺口依旧没有着落。这个时候,孙开林找到了农行保康支行信贷员王定传。王定传说:“当时7000元相当于自己150个月的工资,别人都不愿意借,但我们决定借,因为我了解孙开林。”孙开林对此至今心怀感激:“这7000元,对我们来说不亚于今天7个亿。”
  在7000元的帮助下,尧治河打通了通向矿山的路并赢得了“第一桶金”。因为了解,他们无意中走出了一条村融结合新探索的路子。从此,尧治河发展的每一步,都会打下农行的烙印:矿石销售,矿粉加工,筑坝办电,收购电站,开发旅游,公司上市。
  据农行襄阳市分行行长李建华介绍,25年来,保康农行有一支金融服务小分队常年活跃在尧治河村,随时了解村里的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为尧治河量身订制一系列金融服务产品。
  1995年,尧治河村决定发展小水电。除投入全部村级积累、引入村民股份外,但还有300万元缺口。保康农行小分队由分管领导带领,拖着皮尺爬山越谷,丈量房产,最后决定,以村委会房产和机械设备作抵押,贷款290万元。
  尧治河水电公司经理王鱼先说:“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农行当时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但我非常佩服他们的眼光,如果没有当年这290万元,就没有尧治河村如今的10座水电站。”
  2005年,尧治河村收购保康县五座改制水电站,需要流动资金7000多万元。经过实地调查评估,并得到上级行的支持,保康农行又实现两个率先:一是率先推行改制企业重组贷款,发放流动资金贷款3700万元;二是率先推行电费账户收费权质押贷款,发放3500万元。两笔贷款前后只用了15天时间,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金融需求也更旺盛,房产、设备等等常规的抵押担保无法满足需要,一些想打入尧治河市场的金融机构只能望而却步。尧治河化工股份公司财务总监邹文昌说,2009年,农行提出了“采矿权抵押”的新概念,一举突破抵押贷款“小打小闹”的瓶颈,贷款规模可达到5亿元,目前余额超过2亿元。现在,他们又在研究,如何开发以探矿权作抵押的金融产品。
  迄今,农行已累计向尧治河投放贷款超过10亿元。最近,保康农行又与尧治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给予一年5亿元的授信。
  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导张秀生说,尧治河模式就是现代金融与农村经济深度融合,金融在全方位服务中敏锐发现市场,不断创新产品和改进服务,满足“三农”需求。
  农行湖北省分行行长姜瑞斌则认为,尧治河村的变迁,为金融服务“三农”提供了鲜活的基层样本。

  致富启示:大山深处的共同富裕之路

  在保康县,像尧治河这样有着磷矿资源的村有30多个,其中10个村的资源比尧治河还多,但是最富裕、最和谐的却是尧治河。独领风骚的尧治河究竟给人带了什么样的启示?
  孙开林说:“如果当年把尧治河搞成民营的,我不是几千万家产的问题,至少也是上十亿的富翁,但村民不可能个个都能像现在这么富足。”而实际上,用村党政办主任吕泳和的话说,现在孙书记的收入在村里只能算中等偏上。
  共同富裕必须家家富,人人富。尧治河村民的房屋不管是从茅草房到砖房再到统一规划的别墅,还是户户的高收入,其背后都是集体经济的身影和共同富裕的目标。160多栋别墅一栋的造价近40万元,几乎是免费分给村民。按照尧治河的“分房”政策:家庭成员在本村企业上班的工资总和超过8万的,不享受补贴;家庭成员在本村企业上班的工资总和2万以下的,只交2万元;其他的交6万元。这一政策主要是照顾老百姓,因为村干部及担任企业高管的基本都超过8万。村民钟光菊笑道:“几十万的房子只出6万跟没出一样。”
  2008年,村里拿出500万购买集团公司的股份,无偿送给村民,一个家庭能得到多少,则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得一分可获5000元股份,最高10分。这些股份虽不能转让出售,但可以继承。为抚养孤儿和孤寡老人,村里建起了福利院;为了方便学生上学,村里建起标准化的寄宿学校,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一律寄读,一律免费。
  尧治河村虽然身处大山深处,但村民已经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而且从村里走出的大学生也有90%回到村企业上班或在家创业。村民钟光菊说,儿子华中师大毕业后在武汉工作月收入虽然也有5000元,但现在正准备带着媳妇回尧治河工作生活。这位几乎没读过书的农村妇女告诉记者,村里发展旅游为自己创造了挣钱的机会,现在家里养的野鸡、种的杨桃基本都是卖给游客,去年光这两项一年的收入也有30多万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将启 打造“升级版”新农村 2013-05-31
· 拍卖“最美乡村生活” 2013-05-10
· 农业部决定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2013-02-22
· 乡村利率:农商行高调高息揽储 春节再送礼品 2013-02-21
· 乡村里的淘宝店主 2013-02-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