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3-06-25   作者:李凡 刘恺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1.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符合双方利益 合作空间广阔 2.多途径提升合作水平 3.俄罗斯:创新经济在坎坷中前行

  中俄两国于2013年3月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两国建立双边关系合作机制以来,特别是两国于2012年6月签署《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之后,对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联合声明》提到将中俄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而技术创新又是中俄两国发挥巨大合作潜力的重要推手。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均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核心战略。近年来烟台高新区中俄科技园、黑龙江省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和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合作园等诸多中俄科技合作基地的建立昭示着两国在不断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俄在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领域加强交流,必将使得两国的技术创新在交融中从更高的起点发展。

  中俄技术创新“务实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开放经济下,中俄都须在金砖框架下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时代,技术和创新的发展速度对生存来说至关重要,新兴国家急需探索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获得经济发展的最大利益。全球协同创新的发展加速了经济自由化,谁能够更好地利用分布全球的创新资源并从中受益,谁就能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中国的科技创新资源相对稀缺,科技创新发展的结构和模式亟待合理,急需全面而高效地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俄罗斯科技基础雄厚且拥有参与全球治理的独到经验。俄罗斯希望在G20框架内,发挥金砖国家与八国集团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利用更广泛的全球创新资源,把国内经济潜力转化为国际政治实力,增强本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分量,也提高其同发达国家对话的筹码。
  对于中俄共同所属的金砖国家,它们基于彼此在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和在科技领域的互补优势,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五国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合作,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增添了新的国际合作平台。德班会议后,新的科技创新合作环境为中俄技术创新“务实合作”提供更丰富的创新资源,利于两国提升创新能力。
  中俄技术创新政策目标趋同
  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条件,在许多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俄罗斯却没能有效地将它的世界级科学能力转化为社会财富。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俄罗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仅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0.31%和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0.03%,如何将技术创新能力有效转化为财富一直是俄罗斯未来改革发展所追寻的目标。
  中国在科技创新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采取了有计划的科技体制,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科研项目上,为中国科技力量的显著突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998年,中国提出依靠科技实现民族复兴的国策,2005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2006年进一步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并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还拟定了从2006年开始未来15年如何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
  中俄两国在技术、人才、市场和资金等科技创新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利于两国各取所长、互通有无。双方基于共同的发展目标展开合作,可以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合作战略当中实现互利共赢。正如俄总统普京批准的新版《俄对外政策未来构想》所说,两国将延续平等信任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积极发展所有领域的合作。
  中俄技术创新领域面临相似的技术壁垒
  据统计,在全部的技术领先主题中,美国技术领先占比达50%,随后是欧洲和日本,技术领先占比达30%,俄罗斯技术领先占比达10%,即俄罗斯在全球只有约10%的创新是真正的创新,而中国除了一项“汉字处理技术”外,其余全部落后于其他国家,这表明中国和俄罗斯在全球都处于必须实现经济赶超才能真正崛起的发展格局当中。但中俄两国都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出口管制。在国家层面,许多技术领先国,尤其是美国,严格限制其对新兴国家的高科技贸易往来,以防止关键技术外泄可能对国家利益造成的损害。美国等技术领先国家还就跨境技术交易,相继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条款和规定;在企业层面,技术出口管制也存在,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都不愿意提供高技术,以限制潜在竞争对手,这些因素显著影响着中俄技术创新的发展。中俄两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便开启了经贸合作的先河,有深厚的合作传统,金砖框架下,中俄通过技术与资金等科技创新要素的双向流动一定能推动两国技术创新领域的“务实合作”。



  第24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的高新技术展区,机器人舞蹈吸引了参会者的眼球。哈洽会是惟一被写入中俄两国元首会晤联合公告的展会。记者王建威/摄

  未来合作空间广阔

  中俄双边贸易的不断发展
  跟中欧、中美贸易的高总量不同,中俄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只有560亿美元。2012年,中国对俄罗斯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达88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较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但双边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还不到0.5%。虽然中俄之间贸易的绝对值不算很高,但是增速却非常快。2012年8月俄罗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举措降低了俄罗斯市场的准入门槛,也规范了中俄两国的贸易行为,进一步扩大了中俄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中俄双方已确定在2015年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新近德班会议上签署的《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框架》将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中俄技术发展的互补性
  从支持研发的侧重点看,俄罗斯侧重于基础研究,而中国则侧重于应用研究。据统计,俄罗斯政府研发经费的13.1%用于基础研究,而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仅为5.2%。从两国的研发实力来看,中国的科研基础设施和研究成果数量颇多但总体水平较低,而俄罗斯在许多研发领域诸如航天技术、军事技术和能源技术等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甚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但是科技发展不平衡。两国经济社会和科技需求的差异与失衡使得中俄的科技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互补空间。
  两国即将开展的战略性大项目合作颇为引人关注,合作方式将包括联合研发、联合生产等。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重中之重。另外,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俄罗斯正在振兴远东开发西伯利亚,而中国在区域结构调整中,谋求缩小地区差距,比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经济。两国在经济和技术互补性加强的基础之上,资源开发和产业合作也都会取得全方位的进展。
  中俄经济稳定增长
  在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减,欧洲出现二次衰退的背景下,2012年,金砖国家框架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7.8%,俄罗斯经济总量已恢复到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国内生产总值保持3.4%的增幅,高于同期巴西和南非的3.2%和2%。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两国技术创新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俄两国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俄罗斯在重工业领域中具有领先优势,而中国则在轻工业领域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两国在未来的经贸和科技创新合作中,合作意愿进一步契合,规模也将逐步扩大。另外,中俄两国经济的协同进步利于突破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关系的束缚,只有扩大合作才会更有能力抵抗国际负面力量。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明确提出,俄罗斯将继续加强与中国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各领域合作。

  多途径提升中俄技术创新合作水平

  借助中俄旅游年,加强中俄青年高层次的交流与互换
  中俄两国近年来交往频繁,继2009、2010年举办了“俄语年”和“汉语年”之后,2012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旅游年”,2013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旅游年”,这是中俄两国之间重要的人文领域合作。借助中俄旅游年的平台优势,中俄两国的青年可以在建立和维护良好友谊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学习,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知识储备军。因此,中俄两国应当借助旅游年的契机,拟定详细的中俄青年关键学科专业的交流和互换计划,推动建立中俄两国高校学分互认体系,探索在校生在两国企业实习、培训以及就业的路径,使中俄两国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更加“务实”。
  增进中俄两国科技企业间互访,为中俄企业投资提供技术咨询
  在中国和俄罗斯经贸、政治、军事关系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中俄企业在交流中会找到更多的利益共同点,企业间跨国投资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两国政府应对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引导和鼓励其与对方企业及科研机构合作,在共同学习和研发中突破关键技术。中俄可建立共同基金,对联合科研的项目予以重点资金支持,对于市场反应敏捷且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给予特殊孵化资助。同时,两国政府可以定期举办中俄科技交流会,制定高级别科技企业人员互访计划,及时了解两国间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向。
  通过技术预见,寻求深层次技术领域合作
  俄罗斯选择未来关键技术主要依据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克服对进口的依赖等因素。当前,俄罗斯科技发展的八个优先领域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纳米技术,生活系统,资源利用,电力及能源,运输和航空安全,安全及防御技术。鉴于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开采,技术预见表明俄罗斯应当关注传统的经济领域,包括能源、农业、天然矿物处理。中国技术预见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目前是依据技术的重要性、技术实现的时间、影响、国内技术水平、商业化和产业化等方面的情况确定未来发展的主题。中国应不断借鉴俄罗斯的先进经验,综合考虑本国在经济转型时期的需求、能力和社会特点,确定适合国内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并将技术预见的结果转化成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战略,从而探求与俄方更深层次的合作。
  寻求金砖国家范围内更大范围的务实协同发展
  在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俄务实合作是两国共同应对新机遇和挑战的重要途径。金砖国家在G20甚至更大的全球框架中可以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战略合作,这无疑有利于中俄两国扩大务实合作的范围。中俄高度重视金砖国家这一新兴市场国家合作平台的作用,将金砖国家平台列为外交政策中颇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近期金砖五国召开的第五届峰会决定设立发展银行和外汇储备库,金砖国家之间更加务实有序的合作将极大推动金砖框架下各个国家的发展。峰会还确定推动实施金砖国家光缆项目,这将极大提高金砖国家的网络安全并促进金砖各国的通讯技术发展。
  

  俄罗斯:创新经济在坎坷中前行
    记者 刘恺 托木斯克报道

  摆脱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对能源和原材料出口的过度依赖,一向被俄罗斯视为建设创新型经济的优先任务。事实上,早在1999年,俄罗斯就出台了关于创新活动和国家创新政策的联邦法律,确立了俄罗斯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2011年,俄罗斯还推出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创新俄罗斯-2020》,提出到2020年使创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越油气行业。
  无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在努力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高效创新型经济的战略目标,并为此采取了种种举措。不过,愿景固然美好,可对于经济结构长期失衡、配套体系建设滞后的俄罗斯来说,要将愿望化为现实却未必一帆风顺。
  斯科尔科沃被称为俄罗斯“硅谷”,其5大优先研发方向是信息技术、太空技术、生物技术、核能和节能。这一构想中的俄罗斯“创新心脏”成立近三年来,尽管营造的声势颇大,也有一批世界著名企业入驻园区,但很难说取得了多大实效。近日,斯科尔科沃创业基金会高层曝出滥用资金的丑闻,更为斯科尔科沃的未来蒙上阴影。
  有分析一语中的:斯科尔科沃承载了太多政治和经济热情,事实上,单凭一个斯科尔科沃并不能使俄罗斯走上创新之路。
  业内人士认为,俄罗斯建设创新型经济的优缺点同样明显。从优点和发展潜力来看,俄罗斯高等教育基础雄厚,拥有较好的科学和技术文化传统,在航天、核能、计算机程序设计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建成部分世界级科研中心。另外,俄罗斯在各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城,托木斯克州、鞑靼斯坦共和国等地制定了明确的创新战略。更重要的是,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俄推进创新型经济建设的政治决心很大,并拥有动员相关资源的能力,相关部门在制定和运用创新政策的工具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不过,在看到潜力的同时,也同样需要正视缺点。整体而言,俄罗斯没有形成产、学、研有机整合的创新体系,梅德韦杰夫本人也承认:“(尽管)俄罗斯民族非常富有创造力,但问题在于我们的确不善于用发明创造来赚钱。”
  在莫斯科物理技术大学创新研究所科研负责人尤里·阿莫索夫看来,俄罗斯对创新产品的需求不足是限制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能源价格保持高位固然使俄罗斯赚取了大量美元,但也在客观上抑制了企业特别是能源企业的创新动力。
  从市场条件看,俄商业和投资环境不佳,缺少创新激励体系,特别是竞争不足,国有大型企业依靠垄断地位优先获取借贷资源,而应该在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在配套体系建设上,俄知识产权立法滞后;在人才储备上,优秀科技人才的流失严重。另外,官僚主义和腐败同样是创新发展的阻碍因素。 
  只有培好土,创新之树才能茁壮成长。创新发展的前提是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经济环境。为此,就必须放松对投融资的管制,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开放与宽容的社会氛围。正如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俄罗斯和亚洲项目主任尼古拉·兹洛宾所说,对俄罗斯来说,营造创新氛围才是技术革命的主要任务。拥有科学城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自由的创新氛围,一切都将是创新发展的仿制品。
  对于中俄创新合作来说,在推进技术交流合作的同时,应该优势互补,将俄罗斯的创新研发能力和中国的制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在不久的未来,随着科技合作的深入,也可以尝试成立风险基金,共同推进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