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召开的“绿色中国梦”责任论坛上,来自中国地方基层的环保案例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高度赞扬。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说,中国地方基层政府推动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是中国在环保领域对世界所作的贡献。
论坛上,《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案例集》受到联合国官员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入选的案例包括江苏省无锡市、重庆市开县、四川省古蔺县、海南省琼海市、江西省会昌县等20余个中国省级以下的基层地方政府,其中既有国家级的贫困县,也有新兴的产业基地;既有位于边陲的小城,也有处于内陆的工业新区。他们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的智慧和努力,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经济转型的缩影。
其中,早在宋朝便有“烘炉打铁”记载的广东省揭阳市进行的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引人注目。据悉,揭阳正从全国闻名的“五金生产基地”,转向建设“金属生态城”。中德合作的金属生态城建成后,可削减揭阳市区70%的工业污染负荷,同时,这一模式还将应用到揭阳市的纺织印染、凉果食品、模具、塑料等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参加论坛的专家称,联合国正在大力倡导金属循环利用,来自中国揭阳市的环保举措与国际趋势相呼应。
此外,在论坛上,西安浐灞生态区的环境改造引发与会者热议。浐灞生态区通过8年的努力,将昔日的垃圾场,成功改造成绿意盎然的生态湿地,并以此为基,重点打造以金融服务为核心,以旅游休闲、现代商贸、会议会展为支撑的产业基地。目前,该区已有重点产业项目40多个,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施泰纳对已经连续发布四期的《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案例集》表示赞赏。他说,很高兴看到中国环保的“新点子”,看到中国和世界交换其在环保领域的经验。目前,环境规划署正和中国紧密合作,探索适合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相关新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计划制定全球统一水质标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水资源专家日前在“明月行动·绿色中国梦”专家研讨会上呼吁,在全球水资源污染加剧的情况下,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当关注水源保护。
与会的联合国官员表示,环境规划署计划设立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来为各国确定水质安全与否提供参照体系。环境规划署环境政策执行司水处官员Youngseok
Lee谈到,在韩国、肯尼亚等国,人们存在一个瓶装水和自来水水质之争。有部分韩国人认为,饮用水应该用瓶装水,而自来水则应该用于饮用之外的用途,如洗菜、洗衣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政策执行司淡水生态系统处助理项目官Eric Hoa说,人们更倾向于相信瓶装水的质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项工作就是确保人们所饮用的水是令人满意的,确保水质不受污染。Hoa透露,环境规划署计划设立一个全球统一的水质标准,以使人们有统一参考,来确定饮用水是否是安全。
会上,来自中国的昆仑山矿泉水有限公司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水领域的两位专家就水源保护进行了深入交流。Youngseok
Lee对昆仑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在水源地四级卫生安全防护措施、无污染管道等水源保护技术、措施表示出极大兴趣。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2年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第五版公布的数据,亚太地区在2008年仍然有超过4.5亿人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