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城市市长探路新型城镇化 中原经济升级何方
2013-05-27   作者:李童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字号

    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寻找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的驱动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城镇化,尤其是“新型城镇化”成为经济转型中的关键词,也被视作未来中国经济的驱动力量。
    十八大报告中八次提到了城镇化,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最大发展潜力就在城镇化。俨然,推进新型城镇化已经从各个层面标注在决策层的日程表上。
    在城镇化的道路上,中国已经有过不少探索,并形成了“成都模式”、“天津模式”、“广东模式”等多条思路。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城镇化必然需要新的内涵。
    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主体,中小城市该如何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节奏该如何把握?优势资源何在?如何突出“新”字?围绕这些问题,数十位中部地区城市市长和跨国企业代表在第八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可持续发展市长论坛——2013市长与跨国公司对话会”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城镇化破题有道 以人为本是核心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参加本次市长论坛的多位政商人士均表示,在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中,最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包括医疗、社保、教育、人才等“人”的问题。
    “身体进城,权益不入城”是广大农民工无法尽享城市福利的写照。大量的农业人口虽身处城市,却未能与城市人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他们在城市生活,却难以融入,被称为“边缘人”。
    新型城镇化不是“地产化”、“投资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才能真正提升社会发展的质量。李克强曾强调,新型城镇化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意味着农民工应当享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权益等。
    洛阳市市长李柳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洛阳下一步计划把农民工市民化提上议程,目前洛阳的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居民在医疗、社保的转换以及子女就学方面基本没有障碍和差别,急需解决的是保障性住房的问题。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人才引进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2.21亿。有专家表示,城镇化正是养老事业发展的契机。洛阳市常务副市长吴中阳指出,“如果这个产业能够做好,那么未来市场的空间非常大,盈利的空间也非常大。”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有市长谏言,各地可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抓好特色产业的发展。比如一些生态环境优美的乡镇,可以发展“农家乐”、“生态游”、“天然氧吧”等项目,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

    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升级之路有迹可寻

    淮北是安徽最北部的一个中等规模城市,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生的煤电能源城市。淮北市长黄晓武坦言,“一旦我们的资源枯竭,而新的产业没有形成替代,旧的产业又无法支撑,这是我最担忧的。”
    如今,淮北已经开始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目前非煤产业的总产值已经占到整个工业的60%以上。然而,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大量的煤炭工人同样面临着新的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这考量着政府的智慧。
    与资源型城市一样,在一些有着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同样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工业曾经是这些城市的财富和优势,而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工艺的更新换代以及发展过程中所来带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使这些依托工业发展的城市又站到转型的十字路口。
    “传统工业给洛阳以往的城镇化发展带来了不少机会,未来工业发展依然是洛阳的优势,当务之急就是产业转型升级,比如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工厂要搬出市区,一些工业排放物也必须转化为终端产品才能流出企业;在工业制品方面,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未来的方向。”李柳身道出了洛阳这个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首批重点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路径。
    河北省邯郸市常务副市长张瑞书表示,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只要企业的领导者足够重视,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到位,企业能够和城市和谐相处。

    城市病有方可解 宜居可望又可及

    城镇化就像漫长的马拉松。起步是经济数据的提升,过程是生活品质的改善,终点是宜居程度的最大化。
    “晚上11点时,路上还在堵车;第二天早上起来,看不到很透明的空气;中午吃饭,很担心食品安全。”这是中国大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病逐一显现出来。
    “在经济不富足的时候,人们希望把财富填满。但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更关注生活的品质,郑州就到了这样的阶段。”河南省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说,现在我们不仅要关注产业增长,更要关注平衡、包容、和谐增长,“城镇化的目的是让郑州更加稀疏,而不是更拥堵。”
    如何更科学的发展?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生活了6年的德国大陆商用车集团中国区总裁范瑞鑫,描述了一幅非常宜居的生活体验。干净的环境、“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安全的生活体验以及配套设施的可获得性都能够给我国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有人说,环保和经济发展是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在中国,很多地方都面临这样的困境:环境保护好了,经济就发展的不好。两者如何权衡,江西省南昌市副市长肖玉文心里有杆秤,“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如果得不到金山银山,宁愿守住绿水青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商业银行当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 2013-05-22
· 冯奎:新型城镇化只能是政府有限主导 2013-05-17
· 新型城镇化应循序渐进 2013-05-17
· 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急于求成 2013-05-17
· 新型城镇化只能是政府有限主导 2013-05-1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