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希望田野上的“中国梦”
2013-05-22   作者:本报记者 吴晓东 黑龙江农村报记者 吴凤卿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巴彦城镇新貌规划想象图
    黑龙江省以外的人,很多不知道有个巴彦县,尽管这个县离省城哈尔滨市区不到百公里。
  但凡一个地方譬如一个县要有名气,总需要些条件,诸如历史人文、物产资源、风光景致等等,当然今天更少不了一个要素——经济实力。
  如果我们将时钟拨回到农业“以粮为纲”、中国人基本靠谷物填肚皮而且经常填不饱的时光,巴彦的情形就不一样了。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大粮仓黑龙江省就有一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呼海巴拜,绥化在外”。“呼”是呼兰,产粮大县;“海”指海伦,中国著名的大豆之乡;“巴”就是巴彦县,盛产玉米;“拜”是拜泉,粮豆薯都有名气,再加上绥化,都是粮仓中的粮仓。
  “俺们那阵子老厉害了”,老巴彦人这样回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巴彦县曾以商品粮总产全国第四的骄人成绩,被国家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县委书记为此进京领奖。这份荣耀,丝毫不逊色于如今的经济十强县、百强县。
  然而,这是历史。
  随着世事的变迁,巴彦县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
  2013年春天,记者再访巴彦,惊喜地发现这个著名的产粮大县已经告别了延续多年的低速徘徊。特别是近三年来,巴彦县通过实施“兴工、强农、扩城、惠民”的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后发而上,强势崛起,2012年八大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黑龙江省跃居前列,开启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向着实现“强县富民建小康”的巴彦人的“中国梦”,迈出了扎实有力的一步。

  往昔“龙兴之地”:富贵村庄 百年沧桑

  巴彦,古称巴彦苏苏,是满语“富贵村庄”之意。
  巴彦历史悠久,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便有了茅舍炊烟,墟里村落。隋唐时期,为靺鞨黑水部,辽金时期为“生女真”之地,属上京会宁府东北境。元代初,为帖木格斡赤斤的封地。清朝时为王室和贵族猎取采集貂皮、人参、珍珠的风水宝地,也曾被视为“龙兴之地”而予以封禁。清咸丰十一年(1861),朝廷公开招民兴垦也就是开荒种地,巴彦的农业优势由此奠基。同治元年(1862),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请清廷批准,在巴彦设呼兰厅理事同知衙门。史学家将这一年视为巴彦建制的开始。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呼兰厅为巴彦州。民国初改州为县。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1月5日正式建立巴彦县人民政府,宣告这块黑土地历史上第一个人民政权的诞生,巴彦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巴彦土地肥沃,林茂草丰,被誉为“龙江粮仓”。这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商品猪、商品鱼、大豆出口基地县和秸秆养牛示范县。巴彦曾是全国上交商品粮超过13亿公斤的四个县之一。350万亩沃土良田盛产大豆、玉米及其他经济作物。粮豆总产稳定在20亿公斤以上,品质、产量、商品率均列全国排头,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水稻、大豆、玉米已取得绿色标识。巴彦畜牧业发展迅猛,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黑龙江生猪生产第一县。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生猪专业合作社,实施了生猪标准化养殖工程,是全国生猪生产十强县和全国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县。

  今天“龙江粮仓”:科学发展 精彩嬗变

  尽管是个传统农业大县,但巴彦人并没有放弃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憧憬和追求。他们从自身实践和外部经验中逐渐悟出,农业非但不是发展现代经济的障碍,反而是依靠科学技术实现新型产业化的重要资源和基础。县委书记邓宏图告诉记者,巴彦三年来所以能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于矢志不渝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2011年,一份满载巴彦振兴希望的宏伟蓝图新鲜出炉——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统筹城乡、惠及百姓、符合实际,具有巴彦特色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
  宏图激起千层浪。一年多的时间,巴彦大地风生水起,龙腾虎跃。统筹城乡发展,打造新巴彦,逐渐开始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和积极实践。
  依据自身优势,巴彦县开始加大巴彦工业园、兴隆工业园区畜牧业立县主导产业链的发育力度,以期提高承载和吸纳能功,提高农民就业水平。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的巴彦工业园,重点以肉食品加工和饲料加工为主,已有江苏雨润肉食品集团和哈尔滨市海都集团的生猪加工、养殖、饲料及哈三联包装等13户企业入驻。目前企业年实现产值8.3亿元,利税3000万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5亿元。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兴隆工业园区,重点以粮食加工、木材加工和生物制药为主。已有隆森木业、祥瑞大豆和科丰牧业播可润生物菌肥项目等29户企业入驻。
  结合县情实际,依据建设区域现状、人口规模、产业分布、生产生活便利、中等城市建设布局、经济发展后劲等方面要素,巴彦县确定了全县打造2城16镇(乡)404个社区的城镇化空间布局规划,着手加快推进县城所在的巴彦镇的“西移”和“南拓”。按照《巴彦镇建成区2010—2030年总体规划》,巴彦镇建城区面积将达到21.8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兴隆镇借助被确定为国家级综合发展改革试点镇和全省“百强镇”的机遇,推进兴隆镇、兴隆林业局“局镇共建”,加快农林结合的现代化兴隆新城建设,未来兴隆镇建成区面积将达到12.2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其它8个建制镇也出台了鼓励农民向城镇及中心村(屯)集中的优惠政策,每个镇计划吸纳人口1万人以上,以加快村屯社区化建设进程。
  县长王春华向记者介绍,2012年是巴彦县经济发展态势最好、经济增长幅度最大、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最好的一年。具体呈现五个方面特点: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横向与纵向双突破。从纵向看,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高位运行,实现两位数增长。从横向看,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八大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综合排位第四名。二是项目建设实现了增量与增速双跨越。全县共实施项目434项,总投资183.6亿元,完成投资102亿元。其中,向上争取主渠道项目313个,到位资金12.7亿元,增长12%。三是招商引资实现了规模和数量双推进。全县共洽谈对接招商项目121个,到位资金16亿元,占计划的106%。顺兴皮线光缆、富裕酒业、宏业木业、雨润、宏博重工等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关联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落户巴彦。四是农业结构实现了调整与成效双优化。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喜获丰收,实现九连增,连续六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启动建设了雨润生猪屠宰、饲料加工和养殖项目,引进了七合、正邦、大江、宝迪等生猪产业化发展项目,全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总数达到77个、特色养殖小区达到16个。生猪和特色经济动物饲养量分别达到408万头和102万只,分别增长28%和104%,巴彦县已成为全省生猪养殖第一大县。五是工业经济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9家,新增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39亿元,增长40%。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4.5亿元,比2006年增长166%,年均递增17.8%;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6亿元,比2006年增长477.8%,年均递增38.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8亿元,比2006年增长440.6%,年均递增3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3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325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11.5%和110.8%,年均递增14.1%和15.9%。

  未来“宜居新城”:美丽家乡 幸福梦圆

  巴彦县的同志介绍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规划,在巴彦,具体说就是“四个进一步明确”:
  第一,进一步明确“总目标”——打造生态宜居中等城市,建设美丽幸福新巴彦。把整个巴彦县做为哈尔滨一个次中心城市规划,做好“三个定位”:区域定位是建成哈尔滨都市圈次中心城市;发展定位是建生态强县、创全国生猪第一县;城市定位是把巴彦打造成生态宜居中等城市。
  第二,进一步明确“总战略”——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深入推进“兴工”战略,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上实现新突破。今后五年,将加大巴彦工业新城和兴隆工业园区建设力度,使更多的项目入驻园区。到2016年,新上超亿元工业项目50个、超5000万元工业项目100个,实现产值180亿元,利税15亿元;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50%,吸纳40%以上农民就业;深入推进“强农”战略,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实现新突破。巴彦是传统的农业大县,针对农业大而不强,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民收入结构比较单一的问题,巴彦县确定了“大粮食、大畜牧、大加工”的发展思路,全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实施“两扩一减一稳”(扩水稻、扩经济作物、减大豆、稳玉米)工程,全力调整种植结构。到2016年,粮食产量达到50亿斤以上,种植业结构调整可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3600元。在畜牧业生产上,主攻生猪规模饲养和特色养殖两大产业。到2016年,生猪和特色养殖产业可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7000余元,种植业和畜牧业调整可使农民人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8万元以上,实现翻番。在此基础上,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到2016年,省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40户,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实现“强县富民”目标;深入推进“扩城”战略,在提高城镇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城镇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16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深入推进“惠民”战略,在和谐巴彦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提高城乡群众生活质量。到2016年,建设惠民项目121项,平均每年建设20项以上,城镇医疗保险和城乡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第三,进一步明确“突破点”——培育强县主导产业,实施项目攻坚。按照哈尔滨市委全会对巴彦的战略定位,根据农牧业为主的县情实际,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把畜牧业确定为立县产业。按照“大粮食、大畜牧、大加工”的要求,突出生猪、特种动物养殖优势,突出产业化经营,突出绿色特色品牌,突出可持续发展,力争2016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700万头,2020年达到1000万头,打造全国生猪第一县。到2016年,畜牧业产值达到68.8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其中生猪产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70%。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绿色健康猪达到100万头以上。生猪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进一步提高,促进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
  第四,进一步明确“总标准”——办实事、抓落实,让人民满意。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提升医卫水平,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大力维护社会稳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巴彦县正在强势崛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巴彦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生猪生产第一县”、“中国生猪产业强县”、“全国有机食品示范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县”,其综合评价指标将有望跻身“全国百强县”的行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哈尔滨市巴彦县法院超标配车 相关问题正在调查核实 2013-05-02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博中心落成 2012-10-11
· 巴彦淖尔市加快项目建设 旅游业发展渐入佳境 2010-04-12
· 巴彦淖尔:传统农业大市的“突围”之路 2009-12-16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加强消防建设 2009-10-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