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撒弥天大谎 称不知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
2013-04-16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字号

   万福生科事件继续发酵,证监会扩大约谈范围波及原平安证券投行高管。平安证券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主动参与了万福生科造假上市全程。2012年上半年该公司一募投项目因技改停产,同年中报并未披露该项目停产情况。“停产”本身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但平安证券却大有敢撒弥天大谎的气魄,掩盖了公司的停产情形。
  市场传闻平安证券或因数次造假前科,被证监会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平安证券否认,称“目前,我们还在尽力配合证监会的调查,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收到证监会出具的相关函件或通知。”。

  平安证券撒弥天大谎 帮万福生科隐瞒停产情况

  据股市动态分析报道,从2008年开始到2011年的4年多时间里,正是万福生科上市的关键时期,维系如此长时间的造假,同时骗取上市资格,有没有可能只是万福生科单方面所为,而平安证券只是“被动”的辅助了公司上市?
  至少从目前来看,找不到平安证券非主动造假的理由,更多的迹象显示平安证券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事实上是主动的参与了公司的造假上市全程。万福生科“出事”后的公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该公司募投项目循环经济型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上半年因技改停产,其中普米生产线累计停产123天,精米生产线累计停产81天,而淀粉糖生产线累计停产68天。同时,2012年中报中,万福生科其并未披露该项目停产情况。
  “停产”本身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但平安证券却大有敢撒弥天大谎的气魄。在平安证券的上述跟踪报告中,在“募集资金项目的进展情况表”项下,吴文浩、何涛对循环经济型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技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的说明为“募投项目进展均为正常状态”,掩盖了公司的停产情形。
  用“专业判断能力欠缺”根本无法解释平安证券的这一行为,更本质的原因则集中在平安证券的职业操守方面。事实上,这也解释了平安证券为何在万福生科造假上市的整个过程中进行了“持续督导”却仍得出了万福生科财务独立、财务状况公允的结论。

  深陷“研报门” 深圳证监局认定平安证券三宗罪

  据股市动态分析报道,2011年在市场上曾掀起轩然大波的平安证券发布鼓吹海欣股份的研究报告,致使海欣股份股价短时间内暴涨,另一方面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管”)却在大宗交易市场频繁对倒买卖一事,经过两年的调查取证,目前已有定论。
  深圳证监局认定平安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至少存在不谨慎、不客观;撰写过程受到平安资管干涉和影响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深圳证监局要求平安证券增加对发布研究报告的合规检查并处分有关责任人,并要求平安证券于月底前落实具体方案。
  事实上,自2009年起,随着骨干员工的陆续跳槽,平安证券研究所已逐步走向衰落,而此次深圳证监局对“研报门”的盖棺定论,恰好再次反映出平安证券研究能力的不足和独立性的缺失,这对目前已经风雨飘摇、负面满天飞的平安证券而言,犹如雪上加霜。

  否认保荐资格被停三个月 激进模式让平安证券自食恶果

  据理财周报报道,近日,一则关于平安证券或因数次造假前科,被证监会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的传闻引发市场巨大关注。平安证券否认了这一说法。“目前,我们还在尽力配合证监会的调查,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收到证监会出具的相关函件或通知。”平安证券回应称。
  而多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证监会在立案调查万福生科过程中,对薛荣年、曾年生等目前转投华林证券的前核心高管进行过问话。 4月3日,证监会通报,对万福生科立案调查,现场调查已经基本结束。
  平安证券曾盛极一时。“平安模式”以狼性、高效著称,一度令业内侧目。“原投行管理团队在带动平安证券投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在过度追求行业第一的目标导向驱使下,激进的管理风格显现弊端。”平安内部人士如此评价,“过于注重项目数量和经济收益,埋下比较大的风险隐患。”
  激进的投行模式,也让平安证券付出了巨大代价,并随后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三分之二投行人员离职,储备客户大范围流失。据平安证券统计,加上主动放弃的项目,其流失和清理的客户多达150多家,付出了十亿计的巨大代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胜景山河万福生科 平安证券屡"犯事" 2013-04-15
· 平安证券IPO保荐奇观:造假变脸多获利更多 2013-04-12
· 万福生科案罚单渐近 平安证券红黄牌猜想 2013-04-12
· 传平安证券或因万福生科案被暂停保荐资格 2013-04-11
· 平安证券或遭史上最严厉处罚 2013-04-1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