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长期高不成低不就 棉农弃棉种粮
棉纺行业前景更趋严峻
2013-04-07   作者:记者 袁军宝/济南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又到一年种棉时”。虽然国内棉价每吨高出国际三五千元,但棉农“弃棉种粮”的趋势仍没能扭转,今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将继续明显减少。而纺织企业,在棉价内外差明显,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的背景下,已由“去库存”进入残酷的“去企业”阶段。专家认为,我国棉纺织企业需走出低端同质竞争困境,细分市场、追求高附加产品将是“突围”的主要路径。

    棉价内外每吨相差5000元 棉农积极性仍很低
    3月中旬的鲁西北,在大片绿油油麦田的装扮下,春意盎然。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种棉花的时节,但《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却发现,原来应该预留的棉田,大多都变成了麦田。
    “原本这一片都是棉田,但现在种的很少了,基本都种小麦、玉米了。”山东临清市金郝庄镇农民金庆利说,这两年棉花价格低,收益不行,自己今年就把去年四亩棉花地都上了麦子。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9月份,国家上调棉花临时收储价格至每吨20400元,折合成籽棉,每公斤在8.7元左右。但由于各地棉花衣分低,达不到这个等级,目前收购价一直只有8元/公斤左右。
    据当地一些棉农测算,除去种子、化肥、人工、租地等成本种棉每亩的收益只有500元左右。而种小麦、玉米一年两季,不仅每亩纯收益要高出三五百元,还能省出劳动力外出打工,这种收益差异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从今年棉农种植意向调查来看,德州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还将下降13%左右,只有110万亩左右,而2008年的种植面积为290万亩,下降幅度超过60%以上。”德州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说。全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调查,今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6751.5万亩,减幅6%。
    虽然棉农抱怨棉花价格过低,但相对国际棉价来说,棉价并不低。数据显示,3月初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报价约为1.5万元/吨,而国内价格为2万元/吨左右,价差近5000元,这让下游的棉纺织企业大喊棉价不合理,难参与国际竞争。

    下游纺企形势依然严峻 将进入淘汰整合阶段
    “前年是去库存、去年是去产能、今年直接是去企业”,说起棉纺织企业的生存形势,一些业内人士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
    影响企业经营最直接的是国际相对较低的棉价,纺织企业产品价格难提高。卓创资讯棉花行业分析师孙立武说,棉价占到整体成本的50%-60%,目前高配32棉纱市场价26500元/吨,每吨亏损1000元/吨以上。
    除了原材料,最让企业头疼的莫过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招工难”。山东耶莉娅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此还建立了一个新厂区,但受制于“招工难”这个新工厂至今没能完全运转起来。“我们曾打算引入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工人,但最后也没能成功。”公司董事长袁文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为留住工人,近年来公司工资每年增长15%以上。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的纺织企业压力越来越大,越南、印度等地的劳动力成本只有每月60美元至100美元,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普遍达到3000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进口纱量同比增加69%,但纺织服装出口同比仅增长2.84%,比2011年下降17.20个百分点。
    一些企业反映,外需不振情况下,国内竞争更加激烈,“竞标时有的企业甚至互相串标,把价格压得根本没有利润可言。”此外,电费上涨、人民币升值也都加剧了企业经营难度。
    据山东省省纺织工业协会数据,山东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去年亏损面6.97%,增加1.42个百分点。马俊凯分析认为,今年的棉纺织形势仍难有大的好转,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开始倒闭破产,今年棉纺织行业整合、淘汰或是趋势。

    细分市场赢得高附加值成企业“突围”路径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空前的困境,纺织企业都在想尽办法压低成本,尽可能开拓市场求得生存,但从发展较好的企业来看避开同质低端竞争,在细分市场中以核心竞争力赢得高附加值,成为纺织企业突围的重要路径。
    袁文和说,企业近年来的稳步发展,主要得益于公司做精做专工作服团购业务,靠质量和信誉赢得了大量回头客,目前公司产品在金融机构、航空公司等行业的工作装市场一直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而在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明凤看来,精准的市场定位、细分优化市场结构是企业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的关键。“我们根据产品品质的不同,积极搭建有层次的营销体系,力争使每个品牌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市场定位,保证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为帮助纺织企业渡过困境,山东省经信部门和一些纺织企业建议,通过调整或者取消棉花进口配额和滑准税的双重管理限制、改革目前的棉花收储制度等措施,不断缩小内外棉价差;支持鼓励棉纺企业按需求储备棉花,以保证合理配棉降低成本,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公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一些企业为稳定原材料价格,已开始“走出去”,在海外购买生产基地,山东如意集团去年下半年已成功收购澳大利亚库比棉花农场。“在棉价持续倒挂的情况下,纺织企业出海谋求产业一体化将是较优选择。”孙立武说。
    对于棉农利益来说,马俊凯等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应继续实施棉花收储政策,尽快在新棉播种前提高2013年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以调动棉农植棉积极性,并参照粮食直补政策办法,尽快建立棉花直补机制,按照补贴不低于100元/亩标准,对棉农实施直补,以稳定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国内棉花自给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