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关禁用 “特供”“专供”物品
2013-03-3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字号

  五部门联合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或制售“特供”“专供”等标识物品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审计署、国家工商总局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
  通知明确,“特供”、“专供”等标识包括:含有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名称(包括简称、徽标)的“特供”、“专供”等标识,如“××部门特供”、“××机关专供”;同时含有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名称与机关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名称的“特供”、“专供”等标识,如“××部门机关服务中心特供”;含有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密切关联的重要会议、活动名称的“特供”、“专供”等标识,如“××会议特供”、“××活动专供”;含有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密切关联的地点、标志性建筑名称的“特供”、“专供”等标识,如“××礼堂专供”。类似“特供”、“专供”的标识还包括“专用”、“内招”、“特制”、“特酿”、“特需”、“定制”、“订制”、“授权”、“指定”、“合作”、“接待”等标识。
  通知指出,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审核预算资金用途,严禁申报、分配预算资金用于涉及“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规范采购行为,严禁采购涉及“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完善财务制度和支出流程,严禁报销列支涉及“特供”、“专供”等标识物品的经费支出;强化审计监督,将涉及“特供”、“专供”等标识物品的事项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定期对社会上盗用冒用本部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信息进行筛查,将发现的问题或线索,及时向工商等职能部门投诉举报并配合做好打击工作,采取适当方式消除不良影响,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知强调,对使用涉及“特供”、“专供”等标识物品的单位,由相关职能部门或其上级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通报批评。对自行或授权生产销售涉及“特供”、“专供”等标识物品、牟取不当利益的单位,由有关部门依法依纪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大吃大喝“内需”少点也罢 2013-03-29
· 不能以消费低迷放松“禁酒令” 2013-03-29
· 走出消费低迷还靠真实内需 2013-03-28
· 公款吃喝,不过是GDP的水分 2013-03-28
· 住房信息不再神秘 “以人查房”自然不再 2013-02-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