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第三方支付需要健全的游戏规则
2013-03-22   作者:杨涛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第三方支付又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主要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其中,网络支付被定义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借助网络为付款人提供支付服务的行为。
  随着整个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合作并存。而从长远来看,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间还是合作大于竞争。一方面,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毋庸置疑的主角,即使从支付市场的份额来看,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的影响也有限,银行的核心盈利仍然来源于存贷款利差收入。另一方面,双方还有巨大的合作空间,比如支付安全问题,以及在跨行支付、跨境支付、移动支付等方面,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可以充分合作。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导向逐渐重视国内消费,第三方企业在该领域中将大有可为。
  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主体,是零售支付体系。对比美国的零售支付体系,可以发现其在经历许多根本性的变革,如:支付工具在从纸币急剧性地转为电子货币;支付过程在经历残酷的技术性变革;支付风险也在发生变化;市场结构不断变化,集中程度越来越高;支付成本上升并逐步成为舆论的焦点;非银行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加入了支付链条等。
  由此可以看到,我国第三方支付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具有了国外发达经济体的上述某些特点。当前,应该说第三方支付到了需要大力发展,也是即将腾飞的时期。具体来看,一是消费方式转变、信息技术发展,导致第三方支付需求快速膨胀,但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仍落后于客户需求。二是制度和监管环境落后于行业发展。当前行业发展迅速,各类非银行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型业务不断产生,但是基本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和业务标准、监管部门的日常动态监管能力,都还有待完善或构建。三是新型的网络支付文化尚未建立起来。在全球化时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支付行业一跃走向了前沿领域,但是相应的行业文化、支付文化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导致了低效率垄断与野蛮生长并存的局面,还缺乏对网络支付行业、乃至整个支付行业如何实现产业链协调、达到共赢的探索与思考。
  要推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从制度层面尽快确定更加合理、更加健全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不是行政规则,而是市场化的监管和运行规则。再就是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信息与金融的有效结合,还有需加强基础研究,尤其是金融、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的交叉研究,为其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不得不承认,第三方支付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也对传统银行业的“自大”提出挑战。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支付市场的变革,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对于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转型,乃至对经济金融稳定、货币金融政策、消费结构转型,都有深远的影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第三方支付在改变金融业态 2013-03-19
· 第三方支付迎接"万亿"时代 行业"淘汰赛"不可避免 2013-01-17
· 第三方支付 银行发力“零售客户现金管理” 2012-12-19
· “第三方支付”牌照告别稀缺 2012-08-28
· 第三方支付代销基金企业靠硬撑 2012-06-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