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牡丹江对俄经济开发区欧地希焊接机生产车间,技术工人正在组装调试产品设备。公司已成为中国第二大专业生产电焊机的制造商。产品不仅在中国畅销,还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2012年产值达到3.6亿元。 |
大红灯笼高高挂,喜庆的对联门上贴,新春佳节期间,牡丹江经济开发区的江南新城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气氛。
美丽的牡丹江像银蛇一样蜿蜒环绕着牡丹江市,十年前,江北是牡丹江市主城区,江南则是城市郊区。2002年,牡丹江经济开发区整合后,就把发展方向确定为牡丹江城市发展和产业集聚的核心区、示范区,从而实现牡丹江人“一江居中,两岸同兴,建设山水园林城”幸福愿景。江南新城也应运而生。
春节期间,记者在开发区党办主任陈玉强的陪同下,从市区驱车前往牡丹江南岸的江南新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牡丹江市城市新地标建筑之一的兴隆大桥。陈主任介绍说,兴隆大桥是黑龙江省东南部最大的悬索桥,在国内来说,属于悬索桥设计的典范。大桥全长2600米、最宽47米、双向8车道。从空中俯瞰犹如天上彩虹落人间。在桥上散步的市民高兴地对记者说:兴隆大桥是城市的新景观,走在大桥上,就能感受到牡丹江日新月异的变化。
过了大桥向东行驶不久就来到一座颇具时尚气息的雪白色宏大建筑前,这是牡丹江国际会展中心。经理程宝东介绍说,从空中俯瞰,会展中心就像是一朵洁白晶莹的雪花,全新演绎出“中国雪城”的品位。去年秋季在这里举办了“中国·牡丹江第五届黑木耳节”,当时熙熙攘攘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市民李迎春连续逛过5届黑木耳节,见证了黑木耳节由地方展会到省级再到国家级、国际性的“四级跳”。他告诉记者,牡丹江在这届黑木耳节上被授予“世界黑木耳之都”的荣誉,让他感觉非常自豪。国际会展中心还举办过国际石油钻采装备展览会、国际木业博览会等国际性盛会,房展会、车展会等展会更是频频布展。
走出会展中心,再沿着宽阔的镜泊湖路向南走,可以清晰感受到江南新城的巨变。就在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平房区,能看到的最高建筑也不过是几座孤零零的旧式筒子楼。刚参加过市里“逛新城”活动的市民李大爷看到上海绿地、领秀城、世茂南外滩、彩虹湾等新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时,连连惊呼,“想不到发展这么快,一年一个大变样!”
车辆驶到江南公租房施工现场,记者看到22栋公租房已经全部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这是牡丹江最大的公租房项目。前年牡丹江市共谋划了三个公租房项目,其中江南公租房项目是施工进度最快的一个。该项目于2011年10月份开工,计划建设公租房2352套,项目总投资39600万元。22栋公租房今年底可全部交付使用,届时2300多户“夹心层”住房困难群体将喜迁新居。
一路向南,以前长满枯树的荒地看不见了,随之拔地而起的是牡丹江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区。产业园区重点依托牡丹江市在农业科技、机械制造等方面的产业基础和科研力量,引进俄罗斯在航天机械、新材料等方面的领先技术。牡丹江对俄地缘优势将在这里得到放大。
陈主任兴奋地告诉记者,开发区已经成为投资者的福地,产业集群建设正突飞猛进,高新技术、循环经济、对俄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也都加快了建设步伐。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产业集群就会为牡丹江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实现牡丹江人再造一个牡丹江经济的梦想。
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中到了傍晚,夜幕降临,江南新城年味更浓了。华灯初上,五颜六色的彩灯、流光溢彩的冰灯、不时升空的礼花,美丽的新城让过年的人们充满兴奋,歌声、鞭炮声、人们幸福爽朗的嘻笑声不时传进耳内;高挂的大红灯笼、随风飘入煮熟饺子的醇香使人品味到浓浓的年味。
在江南新城,记者处处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激情和活力,也彰显着牡丹江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