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配套细则
2013-03-08   作者:记者 陈莹莹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收入分配改革配套细则何时出台,行业垄断如何打破,隐性收入如何管理……这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收入分配改革不仅包括居民收入倍增,还涉及医疗、教育、环保、养老、社会保障、消除垄断等领域。国务院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明确了改革方向,接下来需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出台相关配套细则,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而且,收入分配改革应成为未来考核政府行为的约束性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将极大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释放内需潜力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60万亿元。

  “收入倍增”将催生巨大消费需求

  专家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大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必将催生更大的消费需求。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基本可以完成。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称,根据相关研究测算,按照年均14%-15%的增速,到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翻一番,达到32万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60万亿元左右。“收入分配改革将对内需和消费的拉动带来新契机。”她说,数据显示,收入快速增长将对消费增长产生根本支撑作用。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增速超过1979年-2011年的7.4%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时期之一。其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2年的4.8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4万亿元,年均增长16.1%,也步入了快速发展期。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郑功成称,在收入分配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有稳定的制度安排来提供理性的安全预期。“有了预期就会有信心,就能够化解不安与焦虑,也就能够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郑功成表示,近一年间,他到北京10多家企业做调查,发现许多一线普通劳动者每月收入只能拿到2000多元。因此,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持续任务,况且十八大已经明确提出到2020年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的倍增目标,所以宜作为此轮收入分配改革的首要目标。
  多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们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就,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否推进和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可以缓解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也可以让中低收入者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用来在健康、教育、文化等方面扩大消费。”

  改变初次分配不公格局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搞好收入分配改革,首先要打破行业垄断造成的初次分配不公的格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以初次分配作为重点,另一种意见是以二次分配作为重点。我的意见是二次分配也重要,但首先是初次分配。”
  厉以宁直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初次分配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但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形成市场经济规律下的分配。“原因有很多,包括历史原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等等,但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中国经济生活中,行业垄断严重阻碍了市场中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
  对于如何控制高收入、消除隐性收入,不少代表委员建议,应通过法律、税收等手段,使收入分配更透明、更公平。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在改革中消除部分行业的过度垄断因素,提升相关收入分配制度规则的透明度,对于并非由市场竞争性机制产生的国企高管的薪酬和职务消费要加强上限约束和规则管理,对于“劳务派遣工”的待遇保障问题,应强调规范、透明和适当提高标准。
  他认为,应抓紧落实再分配税收机制,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以及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以便于应收尽收和降低税收成本。改革完善房地产税。完善房产保有、交易环节税收制度,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税务水平,合理调整部分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将部分高档娱乐消费和高档奢侈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院长迟福林建议,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体系,加快居民个人收入记录和统计,争取尽快覆盖所有的城乡居民;其次是加快建立规范的现金管理制度,健全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体系,包括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完善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制度等。

  社保等配套改革需提速

  专家认为,普通居民长期的低消费率与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紧密相关。如何在社会保障方面落实和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目前看来,已经刻不容缓。
  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反映,对许多中低收入人群而言,虽然收入相比以往已经上升了不少,但是考虑到未来养老的因素,总是觉得“钱不够、不敢花、不敢病、不敢老”。的确,中国人的养老是个“伤不起”的话题:养老金“双轨制”长期存在;基础养老金水平偏低;机构养老僧多粥少,公办养老院住不进,民办养老院住不起,家庭养老,护理照料又没有形成完善的支撑体系……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认为,养老“双轨制”甚至是“多轨制”,有失社会公平,希望政协加强调研和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尽快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除了养老金“双轨制”待遇差别问题,还包括应对老龄化的资金安排,养老金空账、缺口、投资运营、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转移接续、退休年龄、多层次养老保障等问题,以及如何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大病保险等。
  贾康建议,未来应抓紧落实再分配领域的社会保障建设,“十二五”期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性作用,加快健全居民医保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规模,优化供给机制。另外,还应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财力支持;加大对教育、就业、扶贫开发等支出,加强对困难群体救助和帮扶,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建议,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增加养老金的“厚度”。应健全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提高企业缴费税优幅度,并对个人缴费部分采取延迟纳税的方式;借鉴国际经验,将养老金由“非强制”转向“半强制”,并逐步转向“强制”,可先要求国企及其他已经盈利的企业必须建立企业年金,待条件成熟时,要求所有单位都必须建立,实现“强制性”;拓宽养老金的投资范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有部分资金投资于长期性投资项目,并允许定向配置大型企业债券、金融债,使养老金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收入分配改革要增加一线劳动者收入 2013-03-07
· 郑功成代表:收入分配改革是对现有利益格局的大调整 2013-03-07
· 迟福林贾康谈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倍增≠平均翻番 2013-03-05
· 把收入分配纳入总体改革框架 2013-02-28
· 优化资本市场软硬环境护航收入分配改革 2013-02-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