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收现付”消弭养老金缺口
专家谈养老金制度改革
2013-02-25   作者:记者 李唐宁/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2011年养老金空账2.25万亿元,14省收不抵支……在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层出不穷的“缺口”版本不断加重着社会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担忧。但在近日举行的“社保30人论坛”上,有专家指出,目前讨论最多的“空账”这一缺口的概念实际上并不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性造成威胁,对这种由制度设计造成的问题,建议用逐步过渡到现收现付制的方法加以解决。
  “养老金缺口实际上是个伪命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金昌在会上表示,“空账问题起因是我国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制’,目前这一模式已被证明是无力继续推进的。而如果最终我们重回现收现付制,空账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养老金制度有两种: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简单说,前者是工作的人交钱养活已经退休的一代人;后者是每人设立一个账户,工作时将养老金放到账户里存起来,退休以后花自己存的钱。
  而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统账结合”制度被称作“部分积累制”:基本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部分由单位负担缴费,用于当期发放;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长期封闭积累,产权个人所有。
  对于将社会保险作为退休后最重要经济来源的城镇职工来说,个人账户资金未来能否兑现显然至关重要。而目前最引人关注的缺口问题,便是因为现阶段制度本身没有能力把个人账户全部“做实”而导致的:目前个人账户名义上约有2.5万亿元,但其中有2.25万亿元已经不得不被用于目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有成为空头支票的可能。
  那么为何不采取措施补上这个窟窿?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多种因素导致“空账”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消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需要天量资金,仅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实在是做不起,做不实;二是由于投资体制落后导致收益率低下,个人账户坐实的钱只能存银行和购买国债,多数年份收益率大大低于CPI增幅,资金运用低效也使得各级政府积极性不高。
  郑秉文认为,应该正视目前出现的问题,对统账结合制度实施再改革。“空账仍在扩大且趋势非常明显,建议应顺势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改成NDC(名义账户制)。通过测算表明,如果逐步改为NDC,到2070年效果是非常好的。”
  郑秉文介绍,“名义账户制”建立在现收现付制的基础之上,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待遇确定型的现收现付制。它为每个职工建立的个人账户,并在“名义上”进行记账管理,而不需实际存入资金。它的实质是待遇水平与寿命预期挂钩,可以应对老龄化危机。
  而这一方案得到了诸多专家和官员的支持和认同。张金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现收现付制不存在所谓的资金缺口问题,而仅仅存在每年支付养老金的资金是否充足的问题。一旦出现资金不足,那么可以采取延长退休年龄、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提高缴费比例等方式解决问题,操作更有可行性。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也表示,目前情况下,单纯划拨国企股权和利润充实养老金的办法不足取,应倒逼养老保险制度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改革,而转向NDC是一个较佳的解决办法。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也表示,目前养老金的收支状况只能满足对现收现付的需求:“这个没有缺口,15年以后都没有缺口。”
  但尽管如此,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金的隐性债务问题仍十分严峻,而对此目前在制度上并无应对措施。郑秉文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应做一个官方的隐性债务测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至此,仅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首创精神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精细的、一揽子的顶层设计,而首先做一个测算是非常必要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养老金最低最高相差50倍 2013-02-24
· 中国居民养老金最低两百最高一万 相差近50倍 2013-02-24
· 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 2013-02-24
· 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不能满足需要 2013-02-24
· 社科院绿皮书:近40%受访者认为养老金过少 2013-02-2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