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康隐形眼镜陷质量门
行业老大地位或受冲击
2013-02-06   作者:赵陈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新闻将全球最大的眼科药品与医疗器械专业公司爱尔康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该报报道,英国一名消费者因真菌感染接受多次手术无济于事后,最终摘除了左眼球。而导致其左眼遭感染的原因是佩戴了爱尔康公司生产的隐形眼镜。日前,该消费者已向爱尔康公司提出指控。

  据了解,此次涉事镜片是爱尔康旗下“DAILIES”系列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名为“视康多水润天天抛”,目前全国不少地区均有销售。

  对此,记者多次致电爱尔康(中国)眼科产品有限公司,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有行业专家透露,尽管爱尔康是隐形眼镜行业最大的制造商,但对于中国市场,爱尔康无疑是个后来者。“质量门”事件的发酵,很可能影响爱尔康日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中国市场的后来者

  爱尔康中国官网显示,爱尔康是全球最大的隐形眼镜及其护理产品的制造商。

  据了解,这次在英国被曝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DAILIES系列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名为“视康多水润天天抛”,是爱尔康日抛隐形眼镜中的明星产品。

  由于爱尔康(中国)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联系爱尔康视力保健会员俱乐部。相关工作人员称,国内在售的“视康多水润天天抛”镜片的产地应该是德国,与英国同类产品产地不同。“视康多水润天天抛”产品严格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测,至今还没有发生过产品召回问题。

  对此,安邦咨询集团的医药行业研究员夏庆认为,爱尔康进入中国比较晚,“质量门”事件一旦发酵,对于这个尚处于品牌建设期的 “后来者”会有一定影响,可能对其市场份额产生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爱尔康是全球医药巨头瑞士诺华制药集团旗下的子公司。2008年,诺华以516亿美元收购了爱尔康全部的股份。

  在收购爱尔康之前,诺华在眼部护理方面也有所涉猎。诺华旗下的隐形眼镜生产商视康(CIBAVISION)是诺华剥离医疗营养品与婴儿食品之后,保留下来的唯一一个非制药业务部门。

  不过,视康的表现似乎并没能让诺华满意。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fKAsia发布的2007年涵盖中国三大主要城市(上海、北京和广州)的隐形眼镜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视康拥有的市场份额仅为5%,远不及强生的34%和博士伦的26%。

  对此,有分析称,也许正是因为视康的“成绩”太过一般,才促使诺华下决心花大价钱并购爱尔康。

  并购完成后,爱尔康、视康公司和诺华公司的眼科业务单元合并成一家眼保健公司,因此爱尔康也成为了诺华的第二大部门。

  但这样的合作目前似乎并没有在中国市场奏效。北京某连锁眼镜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非彩色隐形眼镜中,强生、博士伦、海昌和卫康销量比较靠前,爱尔康旗下的视康品牌产品进入中国比较晚,价格相对偏高,销量一般。

  行业第一或面临挑战

  这几年,隐形眼镜及其护理产品行业并不缺产品质量问题的新闻。

  2006年,爱尔康护理液被北京市卫生局查出卫生指标不合格,随后爱尔康(中国)称将在全国范围内对涉及不合格批号的护理液产品作召回处理。而另一行业巨头强生也曾多次召回其隐形眼镜产品。

  尽管当前爱尔康的 “质量门”尚无定论,但是博士伦已经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吃过苦头。

  2006年年初,博士伦因质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召回润明水凝全护理液,随后的2007年3月份,博士伦再次宣布召回12批于2006年3月生产的润明除蛋白护理液。

  接踵而至的召回事件后,博士伦在2007年5月宣布以45亿美元的价格整体出售给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当时博士伦还将8.3亿美元的债务转给了华平。

  对爱尔康而言,除了当下的“质量门”,还有一件事情让其烦心。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有意出售旗下博士伦业务,而雅培、强生和赛诺菲都表现出了竞购意愿。这3家企业中,强生在隐形眼镜产品市场占有不小的份额,一旦与博士伦牵手成功,对于如今行业排名第一的爱尔康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对于出售的事宜并不知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商务部有条件批准诺华收购爱尔康 2010-08-16
· 强生宣布召回50万盒日抛型隐形眼镜 2010-12-03
· 不规范使用隐形眼镜现状不容乐观 2007-10-17
· 专家警告:隐形眼镜应避免沾染自来水 2007-08-15
· 时尚隐形眼镜正在变成眼睛的杀手 2007-02-1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