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3-02-05   作者:记者 王帆 刘彤 曹妍/里约热内卢 莫斯科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1.巴西环保首入宪法 严格惩与处 2.多措并举治理生态环境 3.俄罗斯拨巨资改善空气质量 

  环保首入宪 严格惩与处
  巴西“死亡之谷”变“生命之谷”
    记者 王帆 刘彤 里约热内卢报道

  上世纪60至70年代,巴西在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巴西奇迹”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化工基地库巴唐市一度变成“死亡之谷”。在此背景下,巴西在世界上首次用整章篇幅将环境保护写入宪法,纳入行政、刑事和民事范围,并催生出一部堪称世界最严厉的环保法,严格执法和惩处。同时,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参与和协作,推行严格的环保官监察制和环保许可制,拒绝将经济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之上,库巴唐市也从“死亡之谷”再次变成“生命之谷”。

  重度污染将库巴唐市变成“死亡之谷”

  库巴唐位于巴西东南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圣保罗州,面积14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3万人。立足于便利产供销一条龙的地理位置,库巴唐从上世纪50年代起经历了一个快速工业化过程,朝巴西乃至拉美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方向发展,以航空燃油和化肥为主要产品,高污染企业陆续进驻。
  当时,巴西社会环保意识淡薄,圣保罗州的环境保护法规缺失,不少企业大肆从海外购入因重污染而被他国淘汰的廉价设备用于生产。1976年圣保罗州环保法规出台时,库巴唐市已有18家重污染工业企业落户并运营。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库巴唐市的工厂工人和附近居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增多,环境问题开始引起当地媒体和政府重视。到70年代末期,工业园区附近山上大批植被死亡乃至物种消失,引发当地社会的全面恐慌。据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载:“1977年,为了监测(库巴唐市下属的)帕里西镇30家重工业工厂每日喷出的钢云和废气,该镇安装了一台监测装置。18个月后,这台设备由于负载过重而报废。”到80年代初期,库巴唐变成了一座“死亡之谷”,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十大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


  里约热内卢南部的科尔科瓦杜湾。新华社/EPA欧新

  减排治污令“生命之谷”焕发新颜

  严酷的现实让库巴唐人开始行动起来。1983年,当地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出台。在1985年至1994年的治理第一阶段,库巴唐市重点控制主要污染源头企业的“三废”排放,在短期内取得戒效,并在1992年获得联合国授予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典范城市”称号。1994年起,库巴唐将治理重心转到恢复植被和城市重新规划,并启动针对环境事故的应急预案。在20多年时间里,当地企业共投入10亿美元用于治污。
  如今库巴唐工业园区内有54家从事石油化工、冶金和化肥生产的企业,每月的大气颗粒物排放量骤减至300吨,仅为当年的1%。虽然在巴西国内依然属于高污染城市,但作为重工业汇聚之所,库巴唐治污已取得可观的成绩。在新的规划下,工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城市四周树木漫山遍野,花鸟鱼虫再次回到了库巴唐人的身边,尤其是这里引以为豪的特色物种——美洲红鹮重新繁衍起来,“死亡之谷”变成了“生命之谷”。
  从2006年起,旨在创建宜居环境的《联合国21世纪议程》成为当地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超越党派政治为政府、企业和民众所认同。在从环境治理迈向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库巴唐市崭新的城市建设规划以及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发展政策逐步成形。

  多措并举治理生态环境

  圣保罗州前环保局局长希古·格拉齐亚诺等认为,库巴唐从环境破坏到生态治理的转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严格环保立法和执法,推行独具特色的环保官监察制和环保许可制,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参与以及重视依靠科技减污降耗等,都对库巴唐从“死亡之谷”再次变成“生命之谷”作出了贡献。
  首先,严格立法和执法及惩处,确保环保的权威性。1981年8月,巴西公布《国家环境政策》,为环境保护确定了基本法则,建立了国家的环境管理体制。1988年,巴西在新宪法中专门增加环境一章,规定了国家政权及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等,将环境定义为人民的共同财富,本质是保证人民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质量。1991年,巴西环境部正式成立,成为内阁中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强有力部门。
  在《国家环境政策》公布后的几十年间,巴西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法律,把环保纳入刑事、行政和民事范围之内。其中,在刑法中设立了“破坏环境罪”。在此罪目下又包括“破坏动物群罪”“破坏植物群罪”“环境污染及其他环境破坏罪”“破坏公共秩序和文化遗产罪”等罪名。犯有以上罪行者,将被判处1至4年徒刑,并罚以重金。
  行政制裁则主要包括:按天计罚,即对违法者以每日危害幅度累计计算罚款额度,由环保主管部门执行罚款;不享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包括违法者不得享受政府提供的经济支持和财政优惠待遇,不得参与官方信用系统提供的资助项目;停业关闭,当发生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时,政府不仅可以让企业停业或关闭,污染者还必须承担赔偿和修复的责任。
  其次,在政府管理方面,巴西的环保官监察制和环保许可制较具特色,拒绝将经济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之上。巴西大中型企业中都常驻有环保部门官员,他们在有关环保事务上说一不二,要求企业整改,企业就必须执行,否则就要停业。巴西任何一项工程项目上马,必须先取得环保部门的3个许可证。这些许可证分别为《先期许可证》,适用于项目实施的预备阶段,包括在选址、设置和操作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动工许可证》,即项目实施前的批准程序;《运营许可证》,批准项目的实施以及污染控制设备的运行。
  尽管严厉的环保法律和严格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但巴西政府在执行环保方面坚定不移,拒绝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使经济发展价值超越社会发展价值。
  第三,政府、企业和民众三方共同参与和协作。在治理之初,为让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方为了环保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库巴唐市设立了一个长期对话机制,让政府官员、企业主和民众代表坐到一起各抒己见、商量对策,逐步消除相互间的不信任,为各方精诚合作创造了条件。现在该市有1800多名来自各行业的环保顾问参政议政,这使得环保政策的民众基础十分稳固。
  第四,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科技含量。为了避免因治污而停工停产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平稳运行,同时又实质性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当地非常重视用低能耗、低污染设备替换老旧机。依靠技术力量降低污染。截至2011年,上世纪80年代初划定的所有初级污染源已完全得到控制。官方数据显示,库巴唐市至今已连续13年空气污染程度处于警戒线以下,同时园区产能提高了近40%,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环保与生产的兼顾。


  莫斯科河畔的克里姆林宫。新华社/俄新

  限制企业排放 发展绿色经济
  俄罗斯拨巨资改善空气质量
    记者 曹妍 莫斯科报道

  俄罗斯自上世纪90年代起即开始监测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公开透明,对于空气污染的规定较为严格。与此同时,政府拨巨资改善空气质量,未来计划采取限制企业废弃物排放、发展“绿色经济”、保护森林等措施。

  国家对空气污染规定严格

  首都莫斯科市是俄罗斯空气监测重点区域,和世界其他主要城市相比,莫斯科空气质量处在正常水平。据荷兰学者敦克拉尔等人对世界部分主要城市2001年至2006年间的细颗粒物(PM2.5)水平进行测算,莫斯科和纽约空气污染水平相当,略好于伦敦、巴黎、东京,不如温哥华和悉尼。
  不过俄罗斯对于空气污染的规定较为严格,按照该国标准,2011年全国约58%的城市空气污染水平被评定为“高”或“极高”,首都莫斯科市也被评定为“非常高”。
  俄罗斯每年都会发布包括空气质量在内的环境质量报告。2012年度全俄环境质量报告尚未发布。根据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俄罗斯各地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按照该国制定的标准,总体状况仍不尽如人意。
  2011年俄罗斯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共有27个城市,多以石化、冶金、化工等为支柱产业。大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是工业气体排放和汽车尾气,在莫斯科市等部分大城市,汽车尾气已超过工业气体排放成为首要污染因素。此外,近五年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俄罗斯全国氮氧化物浓度降低,但强致癌的苯并芘浓度增高。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俄罗斯空气质量尚可,污染并不严重,这也有其地理和气候原因。以莫斯科为例,城市周边地势开阔,污染物不易聚集;植被茂盛,绿化面积超过城市面积1/3;冬季降雪量大,污染物易随降雪沉降至地面等。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夏季常发森林大火,空气污染水平也会急速恶化。

  空气质量监测启动早信息发布公开透明

  俄罗斯很早就开始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在信息发布方面公开透明。截至2012年初,俄全国252个城市共设立了683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重点监测区域首都莫斯科市最早开展空气质量监测。
  莫斯科市1993年起开始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布相关信息。监测站点和监测指标都在逐年增多。目前莫斯科市共有30个正式运行的监测点,分布在全市各个区,既包括公园、绿地等空气质量较好区域,也包括工厂和主要干道等污染严重区域。
  莫斯科市监测点对20多种污染物进行监测,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作,每20分钟收集一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温度、压力、湿度等气象参数,以确定污染物如何扩散。这些数据实时发回信息中心,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莫斯科环保部门官方网站实时更新各个站点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民众可以随时查询所监测各种污染物对人体的实时危害程度。此外,莫斯科每周、每月、每年都会发布该市的空气质量报告,供媒体和民众查询,资料和数据比较详实全面。
  目前俄罗斯尚未对细颗粒物(PM2.5)开展监测,可吸入颗粒物(PMlO)监测也只在首都莫斯科进行。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预计未来可能将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纳入监测范围。

  将打造“绿色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俄罗斯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一是明确将打造“绿色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俄已经批准2012年至2020年国家环境保护计划,旨在发展“绿色经济”,减少企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该计划内含5个子计划,与空气污染有关的包括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等。
  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以2007年为基准,在减少有害物质排放、自然保护区面积增长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
  二是立法对污染企业实施收费和高罚款。目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一系列法案正在俄国家杜马讨论,预计将于今年通过。这些法案提出一些鼓励手段及强制措施,以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使用先进技术、提高废弃物回收率。
  三是加强森林保护。俄罗斯通过了2013年至2020年国家森林经济发展计划,要求加强森林保护,国家财政计划为此拨款5258亿卢布(约合1077亿人民币)。这项措施也对空气质量改善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根据这项计划,俄罗斯将建立现代化的森林火灾预警和扑灭机制、保持森林储备面积、对森林进行恢复重建、增加森林保护人员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