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两会热议小微企业“突围”
创新“驱动”转型
2013-01-29   作者:记者 王晓明/吉林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融资难、用工难、经营难、发展难……备受关注的小微企业,近两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银行,都给予了充分关注与扶持,但其生存发展面临的“四难”仍未根本破题。
  正在召开的吉林省两会上,如何引领小微企业真正走出困境,引发众多代表委员的热议。很多代表委员认为,“外力”只是辅助,练好“内功”才能治本,应着眼提升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统筹规划转型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

    小微企业“四难”依旧

  “全国超过4000万家小微企业,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50%的税收和80%的就业岗位。”通化市工商联主席 潘巍说,但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四难”还没有根本破解。
  融资难仍然普遍。虽然近几年国家不断提升围绕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银行与企业间的对接也有所增多,但融资难依然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民建吉林省委员会在一份团体提案中说,吉林省八成以上中小民营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
  民建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赵暘说,总体上缺乏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信贷模式和信贷管理制度,尽管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也只能满足极少数企业需求,而面向中小企业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还无法承担起中小企业融资重任。加之小微企业自身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抵贷资产不足、信用能力不高以及不确定性风险较大等因素,难以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民建吉林省委常委付诚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水平上浮,部分中介服务费偏高,导致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据调查,目前吉林省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时基本享受不到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通常实行基准利率上浮30%-50%甚至更高的政策,加上有的商业银行实行存贷款挂钩、提前扣除利息、搭购相关理财产品等,实际贷款成本接近或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2倍;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由于经营成本和风险较高,其贷款利率一般是银行基准利率的3-4倍;民间融资成本则更高,一些地方的民间借贷利率年息在25%-30%之间,短期民间借贷利率有的高达60%-100%,致使企业处于“必须用、用不起”的两难之中。
  用工难也依然让小微企业头疼。小微企业招不进、留不住职工,有经验有能力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受地域限制,都往发达地区及大企业流动,企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明显匮乏。潘巍委员说,以通化市为例,107户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显示,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28.3%。而这些企业中,能够找到全部所需员工的企业仅占调查总数的5%,能够招到部分所需员工的企业占18.3%,招不到员工的企业占5%。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营 难也是目前困扰小微企业的突出问题。由于应对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弱,很多小微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处于微利或无利状况。潘巍委员说,小微企业规模虽小,但五脏俱全,运营中各种生产资料价格逐年上涨,导致本身微利的空间逐渐变小。主要表现在企业房屋租赁费用和企业用工费用不断增加。
  很多小微企业属于家族、封闭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再加上管理落后,缺乏远景规划,导致部分小微企业长期不能发展壮大。从吉林省情况看,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者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各机关下海从事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人员,二是国企改革后下岗工人的二次创业人员,三是失地农民利用土地出让金为资本从传统农业转化为市区工商业户,四是新生代创业者。

  “自主创新”是突围之本

  专家认为,中小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主体,与大企业相比,新技术研究开发的风险和费用,通常超出中小企业的能力范围,但中小企业由于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因此创新求存的动力也大,其组织结构安排灵活富有弹性,在创新效率和周期上明显优于大企业,但目前整体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在一份团体提案中说,吉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很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数量更少。同时,制约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较为突出,在体制、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缺乏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条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十分有限,缺乏创新主体地位的物质基础;缺少留住精英团队、核心人才的体制机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中小企业往往因为创新机制不健全导致核心团队和人才大批流失,无力进行持续性的创新研发。
  抗风险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所需的持续性动力。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周期一般较长,而创新技术和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后续开发空间是否充足,此类问题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往往因为抗风险能力差而主动或被动的放弃持续性创新。
  部分代表委员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是中小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议支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鼓励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创建研发中心,引导优势资源的互补式发展模式;利用财税杠杆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完善税收抵扣、减免和加速折旧等政策,保证政策落实的执行效果。
  强化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通过政府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科技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重视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非债权融资,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
  促进创新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尽快完善和落实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创新成果提供流转平台,对于重要技术成果,政府出面对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给予信用增级,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成功率。

  政策“驱动”转型升级

  依靠自主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是小微企业“突破”的必由之路。在吉林省工商联的一份团体提案中说,当前受国际经济波动、国内经济下行和要素制约加大等影响,小微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谋生存、求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
  据吉林省工商联调查,吉林省1/3中小企业有转型升级愿望并具一定能力,2/3中小企业既无愿望又无能力。转型升级面临着动力不足不想转、方向不明不会转、风险太大不敢转、支撑不够不能转等问题。
  一方面,企业内部缺乏转型升级的动力。企业家对转型升级认识不足,转型升级方向和策略不够清晰,缺乏资金与人才保障,科研开发体系薄弱。
  另一方面,企业外部缺少转型升级的助力。存在政府扶持不够,企业税费负担重,政策优惠利用不充分,服务平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存在社会服务不足,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专业的中介机构和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
  代表委员们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把创新的重点放在技术、管理、组织结构、工艺的变革上。鼓励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到产业园区集中,将产业集群培育成创新的载体。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各种媒介打包宣传吉林省名牌产品;鼓励具有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企业利用商标专属权质押获得政府贴息支持;选择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产品作为重点培育目标,培养一批,带动一批。
  潘巍委员建议,加强联合重组,鼓励行业内和跨行业联合重组,通过并购联合等方式开拓省内外市场,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管理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现代营销理念,引导企业采取商业特许经营、虚拟经营、品牌代理和电子商务等先进营销手段,拓展国内外市场。
  采用直接减免、降低税率、加速折旧、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向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支柱行业、高科技企业及高附加值的企业倾斜,向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中小企业倾斜。建议全面清理和整顿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付诚委员建议,全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优势传统产业纳入金融重点支持规划,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予以贴息支持,以减税或资金补贴形式引导企业增加技改投入;政府和行业协会搭建平台推动形成产学研联盟。
  强化支柱、优势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促进龙头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产业引导等服务,鼓励和引导各类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和价值链与龙头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冻力”十足亟待转型——极寒天气下透视吉林经济 2013-01-23
· 吉林协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2013-01-23
· 吉林政法机关创新举措协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2013-01-22
· 吉林:政法机关“四个坚持”服务小微企业 2012-12-21
· 吉林:组建200余个“律师流动诊所”进小微企业开展“法律体检” 2012-12-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