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63亿非法吸存 银行理财屡成幌子
2013-01-14   作者:夏心愉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字号

  [ 对当前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如何在法制层面进行约束并予以规范,是当务之急 ]

  如果厨房有蟑螂,那肯定不止一只:继华夏银行支行前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事件后,银行员工借银行理财之名私卖外部产品,甚至非法集资以牟私利事件屡被曝出。
  谎称理财产品、巧借公职身份、私用客户关系、悬高息做诱饵、理财款却被打入外部户头——在一个个案件中,所用“桥段”相似。
  近日,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二十一世纪支行前副行长马益江及其同伙鲁泊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一审在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开庭。案件主角马益江涉嫌在任支行副行长期间伙同他人非法吸存累计总额达到63.95亿元,所幸这批款项暂未查出涉及银行资金。
  浦发银行总行相关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第一时间对涉及的业务进行了全面排查,没有发现银行资金卷入,马益江非法吸得的存款是受害人自其他银行账户划出,并被存入私人的银行账户内。
  该人士并称,浦发银行会配合好司法机关工作,并以此为戒,持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管理。

  累计未偿还款项超10亿

  马益江于2009年9月1日至2011年10月21日在任期间吸存后将资金用于放高利贷等,资金链断裂后,估计累计未偿还款项超过10亿元。具体情况还有待法院判决认定。马本人则于2011年10月离行,此后被公安机关羁押调查。
  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具体的资金路径为:存款户经马益江介绍把款项存到其父马老群账户后,马益江将马老群账户的资金转到其同伙商人鲁泊麟账户,鲁泊麟根据存款量转利息款到自己旗下的谷爽账户,再由谷爽将利息款转到马益江之母丁爱仙账户,马益江从丁爱仙账户打利息给存款户。
  媒体调查称,马益江非法吸存的手法一是向普通存款客户推荐所谓“理财产品”,二是以银行年末月末突击冲量为借口;给出的月息为2分左右,在资金链紧绷时高至6分。让众储户放心的是马益江的支行领导身份。

  银行理财屡成“幌子”

  这样的情节也反复出现在类似案件中。在工行金华分行商城支行前员工钮华私售案中,钮华以银行理财的名义揽储,但储户的钱款却经钮华安排存入其同学金琳影的私人户头,私下用作存单质押贷款。吸引储户们的除了钮华的工行员工身份外,还有他们预期中的10%收益率。
  为何银行基层干“私活”现象屡屡出现?某中型银行一支行理财经理吴某向本报记者坦言,在理财经理圈子里,银行外的私售邀约不罕见,“会有一些市面上的‘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之类的,投了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并成立各种名目的理财产品,或者干脆就是高利贷公司的融资计划,因为这些公司没有网点销售渠道,单靠几个客户经理到处拉拉业务。”她说,银行内部享有正规银行客户资源的人,往往成为这些公司搭建销售渠道的“攻关”对象。
  从基层薪酬绩效管理体系来看,吴某自曝,曾有一名投资公司的项目主管接触过她,请她向银行客户推荐该公司产品,“一旦向客户推荐成功,1000万以上大单提成7个点,几乎相当于我在银行3年的收入。”
  据悉,一般银行基层零售业务人员酬劳包括一份基本工资,在此基础上实行一种由行员等级和薪点积分作为指标的“以岗定薪”制度;另一部分是与“创造利润的多少”直接挂钩的“计件工资”,实行“按劳取酬”原则。其中,基层员工因行员等级较低,岗位定薪的月基本收入仅三四千元。
  此外,招商银行一位资深理财经理此前告诉本报记者,国内的理财市场还处于半市场化阶段,一方面,投资者教育还很欠缺,有的投资人不能理解高收益必然带来高风险的思路,不了解正规银行业务的合规步骤,而过分相信银行员工的个人承诺。
  对当前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如何在法制层面进行约束并予以规范,是当务之急。现行国内银行业推行缩短管理半径的体制,使得分支行兼具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上述资深理财经理称,银行的总分行制度造成分支机构责任大、权力也大,“关着门做事外面很难察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浦发银行托管股权基金规模超1400亿 2012-12-14
· 浦发银行否认涉入赛维危局 对光伏业授信仅17亿 2012-11-30
· 浦发银行欠款50罚息20元 全额罚息引争议 2012-11-23
· 浦发银行不良贷款骤增“事件”缠身 2012-08-17
· 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拟高派现 2012-06-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