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桎梏亟待破除
政策引导低效 资金支持不畅 技术创新欠缺 团队建设存忧
2013-01-11   作者:记者 邓华宁 王民 孙洪磊 任峰/采写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京、津、冀、苏等地调研了解到,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动力进入深刻调整期,各地倾斜资源努力培育创新型经济,创新环境明显改善。然而,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所必须的“团队、技术、资金、政策、市场”等要素,依然存在不匹配现象,其深层次矛盾有待破解。

  政策引导:重审批轻服务,优惠政策操作难

  记者采访四个省市的60多家科技型企业,听不少企业反映,当前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存在三种现象:一是“毛面玻璃”现象,看得到、够不到;二是“最后一公里”现象,优惠政策操作难,有许多企业对于本行业的优惠政策几乎不了解;三是冷热不均,大企业频受照顾,小企业难享阳光。

  一些企业反映,科技、产业、金融等部门出台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政策很多,但是能够“直达”企业的服务不多。许多企业对于本行业的优惠政策知之甚少,也不知道从什么渠道了解。还有的优惠政策操作性不强。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办公室副主任颜振军表示,国家有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150%的政策,但企业实际申请中不知如何操作,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
  有的企业反映,硅谷的公司没有哪家是靠两三个人做大的,都是靠并购重组,包括苹果公司也如此,因此国外鼓励科技小企业并购。而我国的税收政策不利于并购,只要涉及资产增值,先交所得税,这严重阻碍了高科技公司做大做强。
  “重审批、轻服务也是政策执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董事长王德禄介绍,10多年前互联网刚刚起步时,没有部门管,而现在,企业要办一家网站,要经过10几个部门审批。一些企业反映,有的政府部门认为出了政策就是出了政绩,再没有动力出实施细则。而各个部门之间有“泾渭分明”的部门利益,互相争利益,难以形成合力。不少创新政策受行政体制限制存在突破难,部门权力分割现象突出,一些部门受制于管理体制掣肘难以创新,缺乏总牵头人,难以形成合力。
  企业还反映,尤其涉及到资金的政策,容易出现寻租、商业贿赂问题,让一些没有人脉关系的企业看得见、够不到。

  资金支持:创业成本畸高,资金渠道不畅

  不少企业人士反映,科技型企业创办成本近年来增长很快,创业门槛不断提高。而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天使基金、风险投资、金融信贷、社会资本等与创新企业的需求“对接不畅”,成为影响创新创业的突出瓶颈。

  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原主任、“中国电谷网”负责人马学禄说,上世纪90年代创业,只要方向对、思路对,有技术、有一定管理能力,有5万元就可以跟着行业成长起来;2000年,有几十万、百八十万也能干成相当规模;现在,没有500万至1000万,基本什么事都做不了。资本已经发展到高度垄断阶段,创业难度非常大。
  在资金成本方面,大企业资金成本低、中小科技企业成本最高。据知名财经专家叶檀介绍,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扶持大型企业。比如光伏领域,根据已披露的企业年报,江西赛维2011年末负债高达60亿美元,负债率为87.7%;天合光能负债总额17.3亿美元,负债率60%;英利新能源负债总额为32.4亿美元,负债率74.3%。尚德的银行贷款从2005年末的0.56亿美元攀升至2011年底的17亿美元,不到7年暴增近30倍。而国有银行为这些光伏企业提供大额贷款的现象比比皆是。与大企业相比,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高、缺乏抵押物的特点,与银行稳健经营的要求形成“天然对立”,导致资金“价格”高、时间成本也高。
  中关村、江苏省科技厅等反应,科技型企业在种子期最需要资金支持,但国内风险投资、天使基金、私募基金等存在“二八现象”,即20%的资金投资于种子期企业,80%投资于即将上市或快速成长期的企业。

  技术创新:缺乏可持续性,研发与产业不对接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国内创业环境、市场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对国际一流人才吸引能力有限,不少创业者凭借一两项技术或创意办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归国博士、江苏苏晶公司董事长范嘉苏说,顶尖人才是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跨国公司往往会以丰厚的待遇留人。另一方面,国内的市场经济环境仍然不完善,与发达国家市场环境相比存在诸多差距。比如,市场垄断、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国际顶尖的技术、营销、管理人才回国创业的数量有限,国内一流的创新型企业数量还很少。
  常州市委副书记戴源介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弱与否,决定着能否持续发展。不少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凭一两项技术或者一两个创意来办企业,可能获得短期快速发展,但长期持续研发能力严重不足。这就会出现“小老头”现象,有的企业10年前产值2000万,10年后还是这么多。
  新奥集团首席技术官甘中学介绍,尽管近年来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但是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阻碍因素没有完全打破,国家技术成果还是多数在学校和科研院所内,科技成果和科技资源不能完全与市场共享,民间资本获得科技资源难度依然很大。这种科技研发链条与产业链条的“不对接”现象,造成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虽然科研成果丰富,但转化率低,尤其是具有行业分水岭意义、能形成巨大市场的重大创新产品太少。

  团队建设: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员工流失率高

  北京市经信委副书记梁胜介绍,各地近年来为吸引领军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也吸引了大批人才创业。但是从人才结构上看,目前的创业人才主要是技术型人才,以海归、大学教授和研究机构研究员创业为主。懂市场、擅管理的人才匮乏,严重影响到创业效果。

  “我们这几年在为海归创业者提供人才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好的项目因为经营管理跟不上,难以投产。即便是已经投产的企业,也有的因为企业架构、管理机制无法理顺,处于‘一团乱麻’的状态,生产效率低下”。无锡“意派管理”公司总经理鲁岚说。
  “很多小企业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颜振军表示,由于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者多半是科技工作者,同时又要从事管理和经营,当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后,就会暴露出管理能力的不足。技术人才多数不擅长市场营销,造成企业夭折或发展停滞。
  “另一个人才瓶颈是员工流失率高。”鲁岚介绍,目前企业员工“85后”、“90后”比例越来越高,而这些“新生代”打工群体流动性越来越大。根据企业调查,企业三个月内的离职率居高不下,有的企业甚至达到50%。
  深圳一家企业的高管张勇说,现在企业最头疼的事就是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几乎每个月,张勇都要去人力资源市场招人,几乎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流失一批员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科技部:推动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2012-06-20
· 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的非正常死亡 2009-04-16
· 李昌: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根子在金融体制 2007-03-06
· 民营科技企业家的无奈:能下"金蛋"的母鸡没钱养 2007-03-06
· 一位民营科技企业家的无奈:能下“金蛋”的母鸡没钱养 2007-03-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