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衡阳交通区位区 |
这是一座水边的城市,湘江、蒸水和耒水三江汇流于此;
这是一座山边的城市,巍巍南岳衡山秀黛江南。
这是一座厚实的城市,是战略投资者眼里“天生搞工业的地方”;
这是一座灵韵的城市,是琼瑶笔下白云深处的故土,是洛夫诗里“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这是一座悠远的古城,是湖湘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被喻为“蓝墨水的上游”。
这更是一座文明的新邑,近几年有3人入选央视“感动中国”,有12人入选“全国英模”,有38支达10多万人的文明志愿者。经济社会发展跃入全省第一方阵,居民幸福指数一直稳居全省前列,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信息化50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等……
追梦之城:创建赢在理念
雁城衡阳,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奥区。今天,作为湖南第二大城市、湖湘名城、湘南重镇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怎能不与文明深情相约?
文明,正是这座城市的应有之义,也是这座城市的追寻之梦。
近几年,几乎每年年初,衡阳市委常委会都要专题研究和部署文明创建工作;每个周末的“全民劳动卫生日”制度,从八九年前一直坚持到了今天;敢于自审,衡阳新闻媒体的创建曝光台也是从未间断;特别是今年初的衡阳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专题研究创建文明城市和文化强市工作,明确提出通过几年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
市委书记童名谦多次指出,要从战略高度看待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引领,实现“四城同创”。
坚持战略性创建、常态化创建、人文创建、民本创建和统筹创建,衡阳在创建文明城市的理念上深邃而独到。
“进决策、进部署、进规划”,这是对创建文明城市的高远筹谋。衡阳市“十二五规划”,衡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创建文明城市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先后出台《衡阳市创建湖南省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和《衡阳市文明市民守则》,为文明城市创建描绘出更加清晰的路线图。
衡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突出主旋律、争当排头兵、造福老百姓”总的发展目标,彰显了文明的内核,也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家世界500强和16家大型央企竞相落户衡阳,衡阳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数和投资额一直稳居全省前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朝阳产业集群”,让衡阳产业之城的地位更为凸显;1个飞机场、四个航电枢纽、8条高速、9条铁路,衡阳的交通优势全国罕见;三江六岸、西南云大、东西南北畅通工程,衡阳的城市格局和生态已完成了质的飞跃!前三季度,衡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6.5亿元,增长12%;实现财政总收入151.7亿元,增长21.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稳居全省前列。
书香之城:创建源在人文
“在说文化的时候,我不能不用我的角度来颂扬一下衡阳,而且我也想用我的影响力,希望外地的人都到衡阳来。”
这是著名学者余秋雨开启“石鼓书院大讲坛”的感言。此后,王世明、邵宁、陈晋、于丹等几十位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先后登台讲学,场场爆满。
石鼓书院是唐宋四大书院之一。千年之后,“石鼓书院大讲坛”,带动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和知识的洗礼。衡阳有3000多所文明市民(村民)学校;近三年创建了800多家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2009年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以来,图书销售额在全省一直居前两位,活动中编印的《百首诗词颂衡州》、《农民工宝典》等书籍早已一本难求;2012年的理论学习“五创四评”活动,省里把现场会放在衡阳召开。
书香衡阳、学习之城、人文之城,这些雅名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对文明的崇扬。
今年初的“文明在心中·短信传真情”活动,80多天共发送文明短信7830万条;《文明市民守则》、《衡阳市文明交通守则》、《衡阳市文明礼仪常识》等文明教育资料,共印发590万份;全市领导干部文明知识考试,科级以上干部87000多人次被测试;“文明知识巡讲团”巡讲650场次;今年以来创办文明创建新闻专栏50多个、网页200多个;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社区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336个;与文明教育相关的“文明礼仪在心中”、“中华经典诵读”、“喜迎十八大,欢歌颂雁城”、“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等活动,从海选到决赛,从城市到乡村,举办1860多场……这种热度,这种广度,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素质高度。
2012年6月27日下午,衡阳90后小伙付辽宇以飞人刘翔的速度,从4米多高的阳台上纵身跳下,双手接住三楼坠楼的小男孩,自己却当即受伤。付辽宇的事迹传开后,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竞相报道,众多网友热赞他是“最帅小伙”、“最帅90后”。这是衡阳今年开展“身边雷锋、衡阳好人”主题活动中涌现的一个典型。
“衡阳阿甘”王鑫也是其中一个。他是一个患有先天性口吃、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搬运工,从2007年开始,王鑫坚持做义工从未间断。他省吃俭用,经常到食堂吃别人的剩菜剩饭,却把几年辛苦积攒的5000元,换做了50套崭新的课桌椅,亲自送到自己的母校草后街小学。
在常宁市西岭镇小松柏村,53户村民6年风雨不改,轮流照顾瘫痪村民廖社云,同样感动了无数人。
因为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近些年,衡阳的典型一次次感动中国、影响深远。“80后大学生的典范”李春华、汶川地震的“烈士老师”谭千秋、“张海迪式的轮椅天使”李丽、救助44名乘客的全国抗冰救灾先进个人刘吉桂,爱民楷模陈声伟……在衡州大地上,初步统计活跃着十万余名志愿者,他们在助学、助残、敬老、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5月至今,关于衡阳精神的征集评选活依然热度不减。两万多条衡阳精神表述语、200多人次的投票评选,这本身就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奋发、激昂、协作的文明精神。
蝶变之城:创建重在环境
这里是生态优美的衡阳。满目碧透,四处绿染,新修的三江六岸风光带,如三条玉带轻绕着雁城。
乘着快艇畅游湘江,你会有一种置身都市桃花源的感觉。两岸美景不断划过,你会发现,绿色湘江正在与城市交融,与百姓互动。这里,正在成为宜居城市的典范。
坚持开展“十万乔木进雁城”、“三边”造林、封山育林和城市通道绿化行动,城区新增绿地面积385.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9.2%,全市城市化率提高到47%,达到全国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走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衡阳节能减排走在全省前列。202个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纳入国家规划,湘江干流水质达到三类标准,蓝天白天、空气清新,在衡阳寻常可见。
在湘江之畔,低碳生活示范区正悄然兴起。路灯由顶部装有的太阳能电板供电。树木都是小区业主挂牌认养,枝干上还特别挂牌标有该树每年释放多少氧气、消减多少二氧化碳。
这是都市气质的衡阳。衡阳先后实施了“三年塑城”、“大城战略”、“新雁城”等战略,强力推进“三江六岸”美化工程、东西南北畅通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千家万户民心工程;新建或重修了体育中心等亮点工程18个,新修或改建衡州大道等城市主干道21条,改造背街小巷311条;建设衡阳大剧院、市民文化广场建设、文化创意园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重新修订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空间由120平方公里增加到271平方公里;启动“西南云大”都市经济圈建设,“一核多中心”的城市新格局正在形成。
这是诚信公正的衡阳。衡阳初步建立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创建了省级金融安全区。普遍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广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着力构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诚信体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办事程序,提高了行政效能和群众满意度。衡阳的群众工作、党建创新、党务公开、干部考德、差额票决选人、首创党建先锋频道等经验在全国被大力推介。
这是法治安居的衡阳。大力实施“五五”普法,被评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三统一”民主制度、“三在前”协商制度等,深度推进“法治衡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和平安创建活动,落实维稳责任制,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民本之城:创建惠在民生
检验一座城市是否文明美好,不仅要看砖石垒砌的高楼,更要看老百姓脸上洋溢着几多幸福的表情。近年来,衡阳致力民生改善打造幸福之城。在城市,背街小巷改造、“四场一厕”建设、公共服务六进社区、棚户区改造等家门口工程一年一接力;在农村,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广播电视,“五通工程”暖民心。
在市区,体育健身器材不是放在体育馆里,而是放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市民可以随时享受健身服务。这里是蒸湘区立新二社区的全民健身广场,东区的塑胶篮球场成为年轻小伙运动的最佳场所,而西区的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一大早就迎来了喜爱运动的社区居民。居民王咏梅每天都会到这里来锻炼身体。她乐呵呵地说:“锻炼身体比原先要方便多了,晚上跳舞,打羽毛球,各种运动都可以做,好开心的一天。”
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服务群众。安居、乐业、医疗、文化、就学、社会保障……衡阳的决策层深知,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是创建的根本目的和最终追求。
衡阳的“民生接力”更是广为瞩目。从2008年的背街小巷改造,到2009年的“四场一厕”建设,2010年的公共服务六进社区,2011年的万套保障房建设,直至2012年的片区改造,民生接力棒从未间断。衡阳市着力改造老城区的成熟居民片区是一项攻坚战。今年,示范片区提质改造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财政补助资金4414万元,覆盖41个社区,受益人口达45万人。
5年来,衡阳用于社会民生支出累计317.2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42.25%、45.99%、48.66%、49.68%和65.6%。在这组跳跃式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民生画卷。幸福一直写在老百姓的脸上,洋溢在万千民众的心里。
务实之城:创建优在机制
“数字衡阳”项目的建设,是衡阳打出的一张“王牌”。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提升衡阳的文明程度。根据设计方案,其中平安城市系统,新建1400个高清监控点、30个卡口系统、人像布控比对报警系统等项目;数字城管系统方面,将建设监管无线数据采集(城管通)子系统、12319呼叫中心、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等;智能交通系统方面,将通过智能指挥、道路监控系统、流量检测等手段,提升现代交通管理能力。应急指挥系统方面,着重搭建应急指挥平台,加强监测预警、指挥调度……衡阳市还将与中兴网信公司合作,进一步推进数字医疗、数字社区、数字校园、数字家庭、数字办公、数字水利、数字环保、数字政务项目,有人比喻这是向衡阳飘过来的八朵美丽的“云”。
衡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数字衡阳建设之后,整个政府的管理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并且每一个部门业务单位的数据都能做到共享。数字衡阳是全省的第一个以云计算中心建立整合平台的一个示范工程,将会在湖南起到示范的作用。
闻鼙鼓而思良将,以党风政风促民风,是衡阳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的又一“法宝”。市委市政府调整充实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下设“五组一办”,每个专业组和创建办公室分别由一名市级领导担任组长,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健全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文明城市创建予以有力的经费保障。同时,按照“政府策划、市场运作”的办法,广开渠道、多方融资,突破资金瓶颈。健全考核机制。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严格考核。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问题突出的单位和领导,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整改;对创建工作不积极,影响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局的,严肃追究责任。围绕死角盲区、薄弱环节、难点问题进行督查,做到一周一通报,一月一小结,一季一讲评。同时,改变了重通报、轻反馈,重督查、轻整改的状况,将整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大干部忠诚履职、奋发有为,潜移默化地凝聚着创建的力量,推动了衡阳市各项工作精彩跨越。
“文明创建是一个永恒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是一项艺术精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衡阳一路走来,奔向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懈,拥抱文明的胸怀无限宽广。
万里衡阳雁,蒸湘诗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