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2-12-19   作者:记者 牛海荣 杨琪/纽约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1.多层市场满足多样需求 2.保障信息充分披露 3.培育成熟机构投资者 4.链接:首先考虑投资者回报 

  美国资本市场已走过200多年的历程。总体来看,美国股票市场构建了灵活包容的多层市场,可以满足不同规模和背景的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同时,美国通过立法要求充分披露信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推出“40lK”计划和引导养老金等资金入市,培育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引导重视价值投资的长期投资理念。

  灵活包容 多层市场满足多样需求

  美国股市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包容性。它可为不同企业发行不同类型的有价证券,以满足不同规模和不同背景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按市场范围划分,美国股市可分为四个层级:第一级由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全国市场构成,是向大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的全国性市场;第二级是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是向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的全国性市场;第三级是由波士顿股票交易所、芝加哥股票交易所、太平洋股票交易所等组成的地方性股票交易所,构成区域性交易所市场;第四级由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板块和粉单板块组成,是向实力暂时达不到前三级市场的小型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的非交易所市场。
  从资本市场结构看,美国股市从第一级到第四级上市公司的数量大致呈金字塔状,结构相对稳定合理。这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是适应不同规模、行业、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融资需求自发形成的,是市场自然演进的结果。
  从企业融资角度看,由于企业的发展阶段、规模、收益和风险特征不同,分层次的证券市场结构不仅适应了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要,低一级市场还对在该市场交易的企业起着比较、选择和推荐的作用,将那些经营业绩突出、市场表现不凡的企业推荐到高一级的证券市场,从而保证了公司质量,奠定了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从投资者角度看,可以直观地判断不同市场的风险,根据各自投资的金额、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选择不同的市场作出投资决策。
  从市场组织者角度看,可更加突出主板市场的精品市场地位,保证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质量,而次级市场的建立又可为主板培育上市公司。同时,由于不同规模、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的风险不同,可以对不同市场实施不同的监管标准和方法,降低管理成本,有效控制风险。

  完善立法 保障信息充分披露

  信息不对称是股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美国通过立法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美国国会1933年通过《证券法》,1934年通过《证券交易法》,并成立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两部法律分别对信息的初次披露和持续披露作出明确的立法规定。而美国证交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证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得到充分披露,要求上市公司更加迅速和及时地向公众披露关于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方面的重大变化。
  1989年,美国证交会规定发行公司必须披露目前已经知晓的发展趋势、事件和可以合理预见将对公司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并允许公司披露预测的未来发展趋势或事项,以及目前已经知晓的发展趋势、事项或不确定因素的未来影响。
  1995年,有关法案进一步采用了修正的安全港规则,规定了预测性信息披露的免责制度,以减轻预测性信息披露者的潜在诉讼风险,进一步体现了对预测性信息披露的支持。美国还颁布相关法律,降低信息披露的成本,鼓励全面的信息披露。
  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信息披露制度产生深远影响。针对新的网络信息冲击,美国证交会建立了网络化下的信息披露制度框架。
  鉴于投资者有时很难在太多复杂难懂的信息中找到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美国证交会在1998年3月制定规则,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的某些章节,特别是封面和风险披露部分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包括避免长句、采用日常用语、多用图表表示、不使用法律和商业术语等,以增强传递给投资者的信息的易解性,从而在法律规范中确立了信息披露的易解性原则。
  2000年8月,针对选择性披露问题,美国证交会确立了信息公平披露规则,以使投资者能够公平地获得任何未公开的重大信息。
  在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重大财务丑闻爆发后,2002年美国出台的《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直接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提高公司透明度为根本立法思想,并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

  重视价值投资 培育成熟机构投资者

  重视价值投资是成熟股票市场的标志之一。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重视提高企业价值的公司治理理念和股民的价值投资行为已形成良性互动,企业为得到股民的长期投资而注重提高公司业绩,股民也体会到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益处,从而较少从事短线炒股。而且,美国的主要股权掌握在专业机构投资者手中,它们是市场投资者的主体,小股民的投资行为对股市影响不大。
  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已集中持有所有股份公司50%以上的股票,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以及保险公司成为股份公司股票的集中持有者。养老基金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同时也成为共同基金和保险基金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此外,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推出“40lk计划”。根据相关制度,如果雇员每月拿出一定数额的工资存入养老金账户,其服务的企业也会往这一账户存入相应资金。这一安排鼓励了人们在限定额度内尽可能多地存入养老金。不过,根据提取时间限制规定,如果59岁之前提取要交罚款,还要交很高的税。因此,这一制度安排使美国多数民众的企业年金源源不断地进入资本市场,而且一放就是30年,成为美国资本市场最稳定的基石。
  对此,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认为,养老金入市,不是一个简单的去买股票的概念,更不是救市,而是一整套制度安排,需要政府循序渐进地推进实现,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资本、创新企业和民众来说都是好事。
  祁斌认为,在关于养老资金投资的制度安排中,有三个原则最为重要:
  一是专业投资,即通过筛选和委托专业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不鼓励民众自己到市场去投资。
  二是组合投资,在包括国债、公司债和股票等多个金融市场中进行不同资产类别的组合投资,并根据不同性质养老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和风险承受度,进行不同比例的配置。从美国的情况看,被称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绝大多数投资国债,几乎不投资股市,也因此规避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成长性和回报率较低;而包括“401K”在内的企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和商业保险等第三支柱,在股票、债券甚至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私寡股权基金(PE)、风险投资(VC)等各种资产类别中投资,投资回报率高,在过去几十年实现了不俗增长。
  三是长期投资,美国养老体系的大规模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30年后显现出强大的社会效果。在过去30年中,美国民众的“401K”计划中的养老资金与美国道琼斯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90%以上。

     美国股市8年内7000家公司退市
  链接:上市公司必须首先考虑回报投资者

  在美国股票市场上,规范的上市标准和优胜劣汰的退市制度,使股价变化能够充分反映投资者的投资意向变化,进而促使上市公司重视提高业绩和公司价值以回报投资者。同时,通过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防范违规造假,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退市制度选优汰劣

  “大进大出”是美国股市优胜劣汰机制及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体现。在首次公开募股(IPO)发审制度上,美国股市采用以诚信和法制为双重约束的“注册制”;在退市标准上,同时采用财务退市标准和市场化退市标准。正因如此,美国股市实现了大浪淘沙,培育出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如微软、英特尔、苹果及IBM等。
  美国股市的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大体对称。例如,上市标准包括财务标准(如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与市场化标准(如股东人数、股价、市值、公众持股)两大系列。同样,退市标准也对称地设计为财务标准与市场化标准两大系列。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均规定,如果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该公司就会收到退市警告。
  1995年至2002年的8年间是美国股市从极盛走向平稳的重大转折时期,其间经历了2000年前后网络泡沫破灭以及2001年“9·11”事件带来的巨大冲击。在这大牛大熊的8年间,美国股市共有7000多家上市公司退市,创下股市发展史上退市纪录之最。
  根据对7000多家退市公司情况的分析,退市原因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因并购或私有化原因自动退市;二是因达不到持续挂牌的财务标准或市场化标准而被迫退市;三是因法人过失或违法行为导致退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国股市市场化程度高,股价变化能够充分反映投资者“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的结果,因此股价退市标准和市值退市标准成为美国股市退市制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美国退市削度的最大特色。
  近年来,纽约证券交易所每年大约保持100-300家新公司IPO,但同时也有大约100-300家公司退市。同样,纳斯达克每年有大约300-500家新公司IPO,但同时也有大约300-500家公司退市。可以说,只有当垃圾股都能有尊严地退市时,股价才能回归其本色。

  加强监管防范违规造假

  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共谋导致财务报表作假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作为美国证券市场的政府性监管机构,美国证交会对证券市场各个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针对上市公司制定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其财务报表必须经过独立审计机构的审计。
  然而,由于审计机构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提供中介服务的业务报酬是由上市公司支付的,使得独立审计机构倾向屈从于上市公司,甚至和上市公司管理层达成共谋来欺诈投资者。
  上世纪90年代,上市公司管理层与中介机构勾结已变成华尔街的一条潜规则。2002年,针对美国证券市场爆出安然、世通等一些大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案,美国会通过了《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这部新法主要从3个方面对上市公司作出规定,以维护投资者利益。
  一是加强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以改善上市公司治理。要求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和财务总监(CFO)以个人认证的形式,保证公司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失实和误导投资者的内容。一旦上市公司提交的财务报表有重大违规需要重述时,CEO和CFO在违规报表公布或向SEC财务文件机构提交报表之日起12个月内获得的一切业绩报酬,包括从公司收到的所有奖金、红利或者其他奖金性或权益性酬金,必须返还公司。
  二是强化公司审计的独立性。设立公司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提出较高要求;保证独立审计师的独立性,严格禁止上市公司的独立审计师同时向该上市公司提供咨询业务;强化外部审计的行业自律,成立“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
  三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强调信息披露时效,由原来《证券法》《证券交易法》下的“及时”提高到“实时”,主要股东或高级管理者披露股权变更或证券转换协议的强制期间减少到2个工作日;增加信息披露内容,包括对内部控制报告及其评价和重大的表外交易的披露。

  分散股权防范“一股独大”

  如果大股东对公司享有控制权,就有可能在一些时候严重背离中小股东的意愿,成为有效治理公司的障碍。为此,美国不断完善反垄断法并加大力度,以限制大股东的权力,使公司控制权的私人受益降低,从而使大公司的股权进一步分散化。
  1914年通过的《克莱顿反垄断法》规定,禁止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上的银行和100万美元以上的相互竞争的公司之间实行连锁董事制。这使一些公司的大股东失去了对关联公司的控制权,进而出售其股权。
  如标准石油公司在1911年被拆解为33个公司以后,新的反垄断法又禁止实行连锁董事制,这使得公司创立者洛克菲勒失去了对标准石油公司的控制权,逐步在证券市场出售自己的股份,从而使得33家石油公司的股权进一步分散化。同期,摩根财团也从其控制的公司撤出了30多名董事。对大股东控制权的限制,促进了大股东出售股权的趋势。
  另外,由于股权分散,公司收购者可以购买市场上的流通股,从而实现公司的实际控股权。这同时也为公司的经营者施加了压力,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就可能成为猎头的收购目标,所以经营者必须致力于打造强大的上市公司。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