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撬动消费与新兴产业
2012-12-08   作者:左永刚  来源:证券日报
 
【字号

  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点。业内人士指出,新一轮城镇化将不会延续此前的房地产发展模式,重点在于促进投资稳增长和结构优化,培育拉动力较强的消费增长点。
  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方面需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大力倡导集约、绿色、循环、低碳等先进模式和技术,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需要强化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信息网络技术推广应用,着力加快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城镇化实现成本下降、效率提高。

  带动餐饮旅游等消费需求

  “城镇化是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在内需和持久增长动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共识。我国城镇化率刚过50%远低于发达国家,差距就是潜力。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由此将带来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增长。
  从增加投资角度看,要推进城镇化,就必然要进行地下管网、道路交通以及居民区、工业区、医院、学校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日前撰文表示,未来10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也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可以说,一个小城镇的诞生,必然伴随着各类投资的持续投入。这些投资既能不断拉动相关产业,比如钢材、玻璃、电缆、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发展,也能扩大就业,增加当地老百姓收入。
  城镇化需要促进稳定投资,但并不意味着单纯地利用房地产带动城镇化。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从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透露的信息来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会议也指出要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从高层表态和未来经济增长模式来看,城镇化趋势下,楼市调控将继续从严。
  “此番城镇化不会再走以前大建新城的旧模式了,结合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我国城镇化将不会单纯地依靠房地产,下一步城镇化重点在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近日一位城市研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将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城镇化会是未来几年最大的实质主题题材,房地产只是拉开了炒作的序幕而已,接下来,必然会更深化进去,水泥等周期行业也属于初期衍生的状态,接下来,结合促进消费、美丽中国等升级思路,餐饮类以及旅游酒店类的上市公司应具备一定爆发力,这也将是下一个城镇化带来的衍生思路所在。
  此外,从“培育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角度看,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必然会刺激这些新市民在住房、汽车、家电、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商业零售、餐饮等方面的消费需求。由于这些消费需求是综合的,而且是持续的,不断升级换代的,因此,一个小城镇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的不断培育和诞生的过程。
  城镇化助推中国经济增长,首先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内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为105.5%,其中消费就占55%。城镇化拉动的消费已成为刺激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到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将最终拉动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各种累积效应产生新的经济增长源已为其他国家所证明。
  据专家估算,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但扣除近1.6亿还没有成为真正市民的农民工,真实的城镇化率约为34%-35%。过去的十年间,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1个百分点。按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城镇化率超过30%时就进入了加速阶段,我国正好处于加速时期。如果以75%的城镇化率计算,意味着未来仍有40%的提升空间,也意味着将有5亿多农民进城;即便是按照60%的城镇化率计算,也有近3亿农民进城。这些进城的农民,将会带动大量投资和消费,推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

  为新兴产业应用提供土壤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报告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要由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到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建设“幸福城市”、“智慧城市”、“和谐城市”。“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我国内涵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型,有利于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
  业内人士指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很重要的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城镇化和信息化的结合有望培育出诸多新型的专业信息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新兴产业、新型业态以及新型商务模式带来巨大变革,从而又引发出对体制机制制度上的创新。
  近两年,中小型城市正在成为物联网、智慧城市的新概念应用的实验基地。其中尤其是以城市管理为代表,不少中小型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应用了物联网、地理信息等多个新兴产业细分技术。
  业内专家称“智慧城市的建设蕴含着第三次生产力变革”,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这也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此外,远程医疗会诊正在中小城镇兴起,目前有部分县级医院与一线城市综合医院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积极开展远程会诊、教学、示范手术等。以四川省为例,到今年底,四川省的市与县80%实现远程医疗,县与乡镇50%实现远程医疗。
  据悉,在西部,四川省计划到2015年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加值超3000亿元,努力建成国家重要的信息、软件、新能源、民航、新材料和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在中部地区,国务院近日批准了《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称,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把新型城镇化放到“三化”之首,提出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五级城镇体系。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有望达 5000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新兴产业发展必定迎来一轮爆发增长期。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主力军的电信运营商,目前已与超过300个城市达成合作实际上,并已经与多个地方达成“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例如,中国电信就已先后与约75个城市签署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以智慧应用为主题,全面接应行业、企业及社会信息化需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城镇化对扩内需具有乘数效应 2012-12-08
· 城镇化将激发经济发展潜力 2012-12-07
· 城镇化大趋势下楼市调控将从严 2012-12-07
· 各地新区建设加码提速 探寻城镇化新模式 2012-12-06
· 城镇化将再次激发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2012-12-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