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将趋于温和平稳
经济结构调整当为政策重点
2012-11-13   作者:记者 倪元锦 刘开雄 张泽伟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全球经济复苏疲软,欧债危机后续影响难以预计,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中国未来经济政策的取向正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日前于天津举行的201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经济学家及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未来经济政策取向将转为稳定的温和增长态势,重点将强调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是重要的政策落脚点。

    全球经济寻求再平衡 结构调整为政策重点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仅仅是贸易顺逆差间的平衡,更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变成“双速世界”,即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与发达国家的衰退构成鲜明对比。
  根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即IMF)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只有1.2%,美国GDP增速2.2%,欧元区衰退的可能性达到80%。
    对比中美两个世界经济大国,美国是消费为特征的经济,消费在GDP中占比75%以上,而中国消费占比只有33.8%。中国是个投资驱动型经济,投资占中国经济的GDP占比是48.6%。
  “通俗而言,世界经济再平衡就是中国要更多消费、更少投资,美国则更多投资,更少消费。再平衡正在发生之中,这期间出现了当前世界经济的下滑现象。全球再平衡过程中,中国将扮演积极角色。中国的扩大内需正是对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巨大贡献。”曹远征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尽管在很多资源存量影响力上,中国可能不算是一个大国,但中国在增量上的影响不容忽视。

    寻求可持续温和增长 政策将稳定投资加大国债
  巴曙松认为,今年宏观经济走势大局已定,四季度增速预计将回到8%左右,今明两年不会出现2008年至2009年期间经济显著回升的局面,中国宏观经济将在寻求平稳和可持续的增长下调整结构。
  “中国宏观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起落,从2008年的低点,到4万亿投资带动下到达2010年的高点,再逐步回落、探底。”巴曙松说。
    发达国家高额的财政赤字,美国金融市场的疲软和不稳定,欧债危机影响下欧洲经济的缓慢衰退,使得市场对于未来经济的预判和政策预期都更加审慎和保守。
  根据IMF统计,中国作为投资增长型国家,曾在2011年出现国有企业投资大幅下滑的局面,宏观经济在今年前三季度也出现下滑探底局面,一度让市场担忧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下行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副代表穆尔塔扎?赛义德(Mr.Murtaza Husain Syed,Deputy Representative)认为,得益于恰当的政策反映,从9月以来的数据看,中国经济已有企稳回升之势,GDP增速的放缓可降低经济过热风险,中国经济已出现软着陆,预计2012年中国GDP增速会维持在7.8%左右,2013年将会是8.3%,CPI通胀也会维持在稳定水平。“就中期而言,中国需致力于将以投资驱动的经济模式转为更加可持续的模式,采取进一步放宽信贷等相应措施。”他说。
  巴曙松分析,今明两年宏观经济政策将是继续寻找可持续的增长空间,寻找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更多的重点将放在保持平稳增长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与2008年相比,政策出手力度将更加温和,更加关注结构调整,更加意识到大规模刺激可能带来的政策成本。”他说。

    政策落脚仍在扩内需 推动消费稳步增长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必须要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对于在初次分配中间提高工资收入的比重,在国民比重当中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工资收入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同步,而居民收入与GDP增长相同步。
  曹远征认为,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重点将延续经济结构调整,而扩大内需将是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落脚点。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主要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重点便是扩大消费。
  尽管中国经济出现了降速趋势,但城市化进程还在延续。一般认为,一个国家进入发达水平,其城市化率至少达到75%。就此比较亚洲出口导向型国家曾经的城市化进程,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尚落后于那些亚洲国家。
  “这就意味着我国仍有相当大的增长潜力,进一步推进改革,维持中国经济8%左右的增速,尚可持续10年。”曹远征说。
    穆尔塔扎?赛义德认为,在外部需求逐渐下降、投资出现相应调整的情形下,中国政府应继续采取措施推动国内消费增长。
  巴曙松预计,在未来相关经济决策会议上,中国政府在当前经济增速温和的前提下,会适当地在稳定投资和使用积极财政政策方面加大国债的使用规模,进而促进经济回升到潜在增长率附近,让经济保持比较温和增速,以腾出精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经济增长必须超越低成本优势 2012-11-13
·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美经济若衰退将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2012-11-12
· 中国经济增长减速背后的大挑战 2012-10-23
· 中国经济增长指标全球排名第二 但仍需提升软环境 2012-10-08
· 五因素将成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2012-10-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