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
十八大特别报道
2012-11-09   作者:记者 方烨 孙韶华 白田田/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一如预期,十八大报告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等。
  不仅如此,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还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十八大代表和专家认为,新的要求体现了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并重;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的提出,则说明深化改革的共识正在凝聚。

  提出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十八大代表、陕西省省长赵正永说,报告再次坚定了我们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明确了各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展示了“两个百年”的目标要求,我们备受鼓舞。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丰富和发展。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是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表示,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的要求,说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不能仅仅注重经济增长目标,还需要实现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改善就业、改善收入分配、优化资源配置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

  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并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十八大报告的一大特色是延续十七大由“总量”改为“人均”的表述,并加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目标。“两个翻一番”的新指标,体现了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并重。
  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中,目标分别表述为“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我们党对全面小康的指标更科学了,更让人信服了。”十八大代表、陕西省咸阳市市委书记千军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千军昌说,全面小康目标是全党的目标,我们在基层就是要围绕这个目标去努力。我们会有具体措施,和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他还表示,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公共服务如果达不到均等化,收入指标再高也无法说明幸福感,这是综合的考量。”
  《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辑朱峻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大特色是重视民生,致力于提高民众的幸福度。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宗旨,就一直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指标设定以2010年为基期。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鲜明,尤其是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我们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核心是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通过打破垄断等措施,使得资源能够更有效率、更公平地配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未来改革的重点之一。社会公平首先体现的就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是民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二是使这些投资能够被居民公平使用。
  陈剑建议,加大政府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步伐,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十八大代表、宁夏吴忠市市委书记白雪山说,区位上的差别是相对的,产生差距的关键因素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吴忠市先行先试的经验表明,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才有保障。
  千军昌表示,中国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归功于改革开放。要加快发展,要实现目标,就必须改革。
  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几年至关重要。朱峻峰说,从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算起,前10年是打基础,主要解决先发展的问题;后10年不仅要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新发展的问题,这是一场攻坚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切实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 2008-01-31
· 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 仍存在4方面问题 2007-11-22
·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2007-11-09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07-10-25
· 十七大代表纵论小康社会 2007-10-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