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科学发展基层行]触目惊心 非法拆解加剧电子垃圾污染
2012-10-29   作者:记者 叶前 苏晓洲 王思海 王俊禄/广州 长沙 北京 杭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经一位走街串巷的“破烂王”指点,《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距中关村不远的海淀区石板房南路一侧,找到了一个十分繁忙的收购、翻新、销售旧家电的市场。大门一侧空地上,有位女店主戴着手套将浸透了化学清洗剂的卫生纸,像女士敷面膜一样紧紧贴在旧的分体空调室内机上,晒干后将“面膜”一揭,空调塑料壳立即变得光鲜如新。弥漫着一股塑料味和化学药剂味儿的市场里,旧家电垛成的“小山”间,有不少出租房屋、开小旅店的人光顾。
  而在北京华新绿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厂区,记者看到,停止运转的生产线上只有几名工人在做维护保养。这还是目前北京市唯一列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王建明说,由于国家“基金补贴”运行细则尚未出台,公司的家电拆解线暂时停产。据了解,北京市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旧电器总量约600万台(套),而公司去年业务最高峰期“四机一脑”拆解量只有180万台,大量电子废弃物流向了二手市场和“作坊拆解”。
  在长沙、武汉等城市,二手电器市场都很“火”。店主和雇工们在此用改锥、钳子等工具先敲敲打打拆解,从散乱的零部件中选取有使用价值的组装“二手电器”。无法修复的破机壳、锈喇叭、断裂电源线、破损线路板等,有的扔掉或付之一炬,有的销往“下游”。
  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拥有5000多个家庭拆解作坊、超过10万人从业,是国内外电子垃圾的“下游终点”之一。《经济参考报》记者6月在当地采访时,发现这里的部分河沟水黑如墨,空气中不时弥漫着酸腐或者塑料烧焦的味道。镇里到处是电子垃圾回收站和挂着各式各样招牌的废旧电子配件店铺,路上满是大小货车满载废旧电子物品穿行。贵屿镇村民李伟明说,20多年来,拆解电子垃圾为常年内涝的贵屿人解决了生计问题,很多人还借此成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在贵屿镇一个小作坊,记者见识了当地盛行的“王水酸洗法”:仅有手套和口罩防护的工人们把芯片、电路板等浸泡在不同的强酸溶液中,“洗”出包括黄金、白银等在内的各种金属,但也产生直排大海的大量含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的废水,挥发大量直接排入空中的有毒气体。在这里,还有人用火烤线路板、用火烧电线电缆。一天跑下来,人会变得“灰头土脸”,白天吸入鼻孔的大量酸臭味儿让人连喝水都感到恶心。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贵屿镇2006年便开始筹备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治理污染。但时至今年6月,规划为循环经济园区的土地仍然空空如也。当地群众称6年来看了两次所谓“奠基开工”,但园区就是没建成。
  在国内一些“非法拆解”泛滥之地,总有人诉苦说,小作坊多如牛毛且很隐蔽,而政府负责监管的只有几个人,根本管不过来。但从台州、肇庆等地实践看,地方和监管部门靠从如下层面入手治住了“小拆解”:
  一是要构建“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围绕治理目标,基层组织中村居(社区)层面,可推行环保联络员制度;在乡镇(街道)乃至区县(市)层面,则要明确各级行政一把手是辖区环境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订出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要用联动机制破除“九龙治水”。要以环境整治协调机构为主体,统一指挥并令行禁止。
  三是制度设计要健全。这既要培育好新兴产业吸纳人员转岗就业,更要围绕长效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减排工作目标责任、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办法、联合执法和案件移送制度、环境违法企业停水停电制度、绿色信贷管理办法、信用评级制度、环境信息互联互通等制度。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回收利用好电子垃圾这座“城市矿山” 2012-07-24
· 电子垃圾:好大一座“城市矿山” 2012-07-24
· 新加坡:电子垃圾“变废为宝” 2012-07-17
· 电子垃圾处理 “一个巴掌拍不响” 2012-05-22
· 美推手机自动回收机减少电子垃圾 2012-04-2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