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论语]忽悠不是生产力
2012-09-21   作者:赵晶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无论什么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都不仅是投资要诀,也是做人要诀。
  最近这周比较乱,有带着高帽子高调复出的当年争议人物,有带着所谓8000亿资金与巴菲特同名的“中国股王”回归,还有很多与经济无关却波及到周边地区贸易的事件发生。
  无论什么时候,忽悠都不能成为生产力,更不能成为市场导向。但在市场中,忽悠往往见效更快,更容易为不明真相的群众信服。
  好在,是泡沫总会有被挤掉的一天,因此本周,一系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新闻纷纷爆发。
  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所谓“价格战”,在终于承认价格战其实涉嫌价格欺诈后,电商行业又暴露出了利润亏损的老问题。今年以来国美电器出现的净利润亏损5亿元、苏宁电器的净利润下跌三成,这无疑是两大连锁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付出的“成长的代价”。
  被万众期待的苹果,在上周终于推出了iphone 5,除了长了点儿个之外并无太多惊喜,不少用户一边下单一边“吐槽”,等到了iphone 20的时候苹果大概成了“金箍棒”的模样了。无论如何,如果不再在创新的路上走得快一些,乔布斯留下的苹果公司很可能会变成商标那样遭人嫌弃——谁会去买被啃了一口的苹果呢?
  苹果是品牌营销与产品并重的企业,与之相反,还有产品质量不行却过度营销的案例。北京奥运会后仅仅四年时间,李宁品牌即遭到关店、发盈警、高层换血,还有不断高企的库存、4年跌幅达76%的市值、遭高盛抛弃、不断下滑的订单……一个运动品牌能遇到的所有疑难杂症,几乎都摊在了李宁面前……当年急于在海外开店,在国内外高速扩张的弊病纷纷显现在曾经的奥运冠军面前,这一次不会再有在全世界瞩目下手举火炬绕场一周的机会。
  综上种种,无一不是在各种舆论的喧嚣中,企业决策者或者投资者产生了“一定会挣钱”的幻觉导致的。莫以为这些和投资没有关系,连企业决策者都能忽悠得动的前景,投资者如果没有清醒的头脑也会很容易被牵着走。
  所以在投资这些企业的时候,需要抛开表面看本质:到底有没有更先进的生产线或产品?企业的现金流如何?资金周转率如何?成本如何控制?这些都远比拿一个概念来忽悠要直接和细化得多。同理,现在国内很火的新兴产业中,到底有多少企业是值得投资的,并不能仅靠一个光伏或者一个新能源的概念来忽悠。
  这就好比说到爱国,哭天抹泪跺脚发誓的往往并不靠谱,脚踏实地好好工作不起哄不违法的倒可能心怀大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新股定价“天花板”是“忽悠” 2012-07-12
· 发起式基金"忽悠" 利益捆绑了谁 2012-07-11
· 谨防商家忽悠“概念”食品 2012-07-09
· 泰康人寿不顾禁令 忽悠客户攒钱可送保险 2012-07-09
· 别老让“国际板”忽悠股市 2012-06-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