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新华转型的均衡之道
2012-09-14   作者:记者 刘振冬 李唐宁 实习生 姜韩/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从事金融投资近30年,转战于信托、证券、PE和银行,花甲之年临危受命,执掌新华保险,并在两年内带领新华成功登陆A、H股市场。北京初秋,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
  不久前,新华保险刚刚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尽管康典只为中期业绩打出略高于及格的分数,但他相信,2012年新华保险面临纷繁复杂的变化和挑战的同时,也蕴藏极大的转型和提升的机遇。
  “但是,实现转变是非常难的,要铭记于心的是“均衡”,绝对不能走极端,绝对不能急躁,绝对不能粗糙,要兼顾团队的适应能力和市场的预期,在这两者之间要非常小心的走出一条中庸之路。”

  75分的中报业绩

  “10.4%的总保费收入增幅,9.8%的市场份额,7.35%的净利润增长,158.76%的资本偿付率。”在全行业普遍低迷的2012年,新华保险的首份半年报给市场颇多意外之喜。
  即便如此,康典对这份中期答卷的评价却一如既往的中庸和低调。“我在业绩发布会的时候给自己打了75分。就是比及格高一点,是弱一点的良好。”康典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与记者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中,康典并没有在既往和未来的业绩上做出过多评价,他更乐于给记者描绘新华的转型蓝图。
  “正如去年我们在公司上市过程中所陈述的那样,公司的战略转型是新华保险在今后若干年内发展的一个主题。我们力争使新华能够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以全方位寿险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团,我们提出来战略转型的重心,以客户为中心,坚持现有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坚持变革和创新,坚持价值和回归保险本原。”
  谈及转型这一既定目标,康典的语速缓慢、神情笃定,但是,在中期业绩交流会上面对投资者时,他却又必须回归到眼前现实,“审慎悲观,今年的压力甚至甚于去年”。
  不过,与投资者对市场形势的紧盯不舍相反,在康典看来,行业低迷期反而“危中有机”。“大环境不好,对于公司来说到底好不好?我们认为其实也不错;如果没有环境的严酷性,公司也不会有一种紧迫性和严峻性来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泰山压顶,顺势转型,泰山压顶指形势,顺势转型是指转型的决心和步伐。”康典说。
  即便面对记者,康典也保持着一贯的直率:“公司去年能够顺利完成上市,是件幸运的事;更为关键的是新华获得一种机会和能力,以便推进大踏步地转型,要不然只能求生存。”
  不过,短期的压力并不会改变康典对中国寿险业抱有的长期信心。“对于未来展望,目前中国处于调整时期,但未来中国的寿险市场潜力很大,增长点有三:一是经济的增长仍可以支撑保险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虽然有所下滑,但在全球仍属强劲的,而且中国保险业与经济是相适应的;二是未来保险业是要回归保险本原,虽然过去保费有很大的增长,但是人均保额却没有怎么增长,近几年甚至有所下降,从保障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潜力也很大;三是保险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客户,但对老客户的开发仍然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开发水平不足,随着收入和保险意识的提升,未来的开发潜力还是很大的。”
  对于年底的限售股解禁,在中期业绩交流会上,康典表示,目前没有收到比较倾向性的信息。他希望把它(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影响降低到0以上,希望对股价的影响是正面的。“首先我们会密切关注,其次我们会有一些善意的提示,如果老股东想换地方,希望他们顾及公司和股价市场的稳定。 
  在资本市场一片黯淡的上半年,新华保险依旧获得了73.02亿元的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3%。康典认为这得益于新华一贯的谨慎风格。“我们的配置在所有寿险公司里是最谨慎的,权益类投资就是8%不到。从目前来看,来我们的配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他看来,上半年的配置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权益配置比例最低。下一步有无大的战略性机会,也在很认真地讨论。就眼下来讲,现在不是一个可以大举建仓的时候,因为很多宏观的因素看不准,保险公司第一重要的是流动性,第二是安全性,不敢搞难度系数太高的投资。
  随着近期保监会一系列政策出台和险资投资渠道的放开,市场皆将其归为重大利好甚至拍手欢呼,但康典认为,对新华来讲,这只是一个中性机会,因为他坚信投资决策必须适应险资的特殊性,“保险公司不是PE,更不是VC,也不是房地产,保险公司的投资一定要审慎。” 
  虽然急于冒进不是康典的风格,但显然他也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新投资渠道,我们目前在紧密跟进,已经取得境外投资和基础设施债券计划的资格,实施和推进进度会根据保监会的力度跟进;但是新华会以一种极其审慎的态度看待新渠道放开。” 

  转型价值成长

  “追求规模还是追求价值”,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中国金融业而言这一直是个复杂的命题,而每个领导者对此也都有不同的视角和判断。但康典笃定,两者间的平衡点将逐步向价值偏移。“面对未来保险市场的不确定性,新华保险不会满足于现有业务的增长,在处理价值和规模的关系时,将坚持价值,回归保险本原。”
  2009年掌舵新华保险之初,康典就针对偿付能力不足这一硬伤给保监会做出了承诺:“第一,2010年底偿付能力要达到100%;第二,到2011年底偿付能力要争取达到150%以上。”随着140亿元的定向增发、40亿元的次级债发行,120亿元的A+H股融资,康典兑现了这两个诺言。
  “就新华而言,过去的增长是消耗性的”。与以往的大力追求规模增长相比,康典接下来将更多的专注于新华的价值成长。
  “对于银行来说,账很好算,花多少费用,挣多少利润,都很清晰。但保险公司现在不可能算得这么清晰,保险公司的算账方式也不太一样,联系得比较紧的就是价值。价值是一个利润的调整值,可以把价值看做是和利润关联度最高的一个东西。如果团队在销售的时候对于价值这个东西搞不清楚,就会简单化处理,而在简化的过程当中,就会带来价值观点的弱化。”康典说,“一个企业要是对利润的概念模糊了,弱化了,其有可能带来费用失控的后果,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给予严重关注。” 
  “是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依靠规模增长?国外和国内是不是都不一样?国内的公司之间又有什么区别?”给记者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康典用某境外保险机构的例子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和这家机构的CE0讨教过,它的考核体系更看重价值。”
  对“价值”和“规模”认知的差异,也体现在境内外投资者对险企投资价值的判断上。“境内的投资人比较看重利润、PE,给出的权重比境外投资者高很多。而境外投资者基本上不看当期利润,大量关注的是新业务价值、现有业务价值。我认为,要关心这个公司首先要关注其持续的盈利能力,而持续的盈利能力要看价值。”
  不过,康典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该机构的考核体系很难在国内险企复制,因为放弃规模这一指标并不现实,但下一步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价值的追求中。“规模和价值之间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转换关系的,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虽然我不能完全照搬,但我可以借鉴一些东西。”
  “新华保险强调以价值为导向的均衡发展,这种价值与规模的转型过程大概需要2-3年的时间才会有成效,未来,新华保险将是一个更专业、更规范的均衡型保险公司。”他说。
  目前新华保险的客户结构并不符合市场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已达到6.1亿,每年估计增长将近一个百分点。未来20至30年,我国城市人口将升至占总人口的75%左右,还有将近6亿农业人口走进城市。
  对这一趋势,康典有自己的思考和规划:“新华保险将通过公司转型改善客户结构,让客户类别之间的比例趋向合理的占比。”

  转型的均衡之道

  对于一个总资产近4700亿元的公司,任何一个变革都可能会引起一场冲突。毕竟,与领导者的战略眼光不同,公司员工、投资者可能更为关注切身利益。康典如何在“从规模到价值”的转型之中实现平衡?
  康典给记者讲了个著名围棋大师吴清源的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吴清源的弟子问,能不能用一个最简洁的词汇描述21世纪的围棋?吴清源给出的答案是“均衡”:一个优秀的棋手必须懂得均衡,过于偏重于实际,就会被动;过于偏重于大势,就有可能到最后的时候也是被动。所以把握好均衡,把握好虚实才能够主导整个的战局。
  “新华的转型,一定要贯彻这种均衡原则,不能走极端。拒绝变革,拒绝创新,拒绝转型,这是一种极端;希望一天之间能够转过去,也是一种极端。这两个都会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结果。”康典认为,通过逐步对整个规模和价值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公司转型才会水到渠成。
  “中国目前阶段的市场发育来看,不能说规模对一个公司是没有意义的。”康典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如果突然转向另外的模式,公司就可能崩溃,因为这么做太极端。“我在公司里一直强调绝对不走极端的概念。我朝着价值比重越来越重的方向上走,但是绝不想一步到位。因为队伍有一个接受程度,产品有一个适应程度,运营有一个适应程度。况且客户发生变化了,转型不可能一步到位。”
  但是,讲究均衡甚至是中庸的康典也有着坚定执着的另一面。“在转型的两三年间,市场会不会给您压力?”当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时,康典的语气没有丝毫的迟疑:“在所不惜,我就会唱这段戏。”
  因为在康典看来,有意义的事就要坚持。“可能对于有些股东而言,希望短期内股票会有很大的表现。对此我只能说,我这盘菜不是给你预备的。”康典说,他的承诺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经过一段努力之后,新华是一个好公司,而好的公司应该在股市上有一个好的表现。“想回报,必须把‘付出’按部就班做下去,好在股东们对我都是蛮支持的。”
  对实现公司转型的蓝图,康典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是股东还是业务员都是积极配合的,“公司明确提出,要使那些一路伴随公司成长的人跟上公司短期的转型,公司愿意主动帮助他们跟上步伐。也许难免个别成员因跟不上发展而有动荡,但整个团队是稳固的。”他说,“因此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丧失耐心和韧劲。”

  “咬住”纯寿险

  深发展监事会主席,时瑞投资董事长,粤海金控董事长、粤海证券董事长,中农信副总,中信信托处长,康典的这一串职务,曾经让市场寄望于带领新华保险走上混业道路,但他却“咬住”了纯寿险。
  “正是因为我做了这么多年的金融,认准了寿险领域有足够的空间够我折腾。”按照康典的构想,新华将只专注做一件事。“去年那样的市况之下,新华能上市成功,就是因为告诉投资人,我只做纯寿险,不会进入到其他领域。”
  其实,康典对新华的定位自始至终都十分简单,即专注寿险,回归保险本原,以客户为中心。“整个投资界把寿险公司分成三种,多元化金融综合性金融公司—平安,全方面保险公司(寿险和保险兼做)—太平洋,我们只做纯寿险,连财险都不做。”康典进一步解释,“新华专注寿险主业,不会因寿险业目前面临发展困境,就转向发展其他产业。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根据客观情况,考虑偿付能力,新华选择了养老健康,在寿险的延伸领域深度推进。其旗下的养老社区项目正在筹备,将成为保险业内第二家正式启动养老社区投资项目的保险企业。
  事实上,为巩固“专注寿险”这一定位,康典极重视与投资业务的协调。“目前,公司所有投资项目都要考虑两个标准,其一是项目有没有满意的投资回报;其二是能否与寿险业务形成一个良好互动和协同效应。”
  康典的逻辑很简单:既然干了保险,就得围绕着保险转。“如果在保险里挣不到钱,就转而寄希望于其他行业,那还选择保险干什么呢?”
  康典认为,以新华目前的状态,简单地“扩张”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必须立足自身的发展阶段,自身的承受能力。就产业来说,一招鲜吃遍天!”康典说,“我不想分散我的精力,因为我认为纯寿险这条路走得通”。
  也许这一选择在眼下显得特立独行,但在通往纯寿险公司的路上,康典并非抱着“摸石头过河的心态”。根据他为新华设立的“一个中心、三个坚持、两大机遇”战略,新华将以客户为中心;坚持现有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坚持变革创新,坚持价值和回归保险本原;抓住中国城镇化和老龄化两大历史性机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康典自己看来,模式应该多样化,百花齐放比千篇一律更美,“新华保险会按照已有的目标,埋头苦干,一往直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新华保险 建立多层次 差异化产品体系 2012-07-06
· 新华保险 服务之窗 2012-06-29
· 新华保险运营服务体系连续三年 2012-06-15
· 新华保险 业内首推短信-电话互动服务平台 2012-05-11
· 新华保险回归保险本原 2012-04-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