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芬河火车站建于1898年,是滨绥铁路的终点站,同时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接轨。中东铁路时期称五站,即从俄罗斯海参崴排序第五站而得名。俄罗斯人一度称其为“边境站”。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正式运营之际定名为绥芬河站。绥芬河站是中东铁路东部线终点车站,过境与俄罗斯铁路相连,现在隶属哈尔滨铁路局管辖,为二等站。

“大白楼”位于绥芬河市花园路黎树街2号,约建于1903年,原为俄国铁路员工宿舍。1924年,李大钊、罗章龙、王荷波等人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后,先后经绥芬河地下交通站回国,曾下榻于此。1928年,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代表主要经绥芬河、满洲里国际交通站赴苏和回国。周恩来、罗章龙、邓颖超、李立三、蔡畅等50多名代表先后分批经绥芬河回国许并下榻大白楼。

人头楼,位于绥芬河市通天路南段与迎新街交汇处西南侧。1914年建成。因楼顶檐下雕有“人头面孔”浮雕而得名。原为俄国人赤查果夫开办的茶庄,存贮、检验出口茶叶。东北沦陷时期为日本领事馆。解放后曾为东宁县政府办公楼。

俄驻绥领事馆旧址位于绥芬河市光华路中段东侧,西向隔路与俄侨学校相对,建于1910年前后。楼早期为沙俄领事馆,后为苏联领事馆。解放后先后为绥芬河军政委员会办公楼、中共绥芬河市委办公楼。

绥芬河教堂旧址1898年中东铁路开工后兴建,原为木结构教堂,1908年被火焚毁。1913年在车站正东约200米处建成砖结构协达亚·尼古拉教堂。

1913年俄国人在绥芬河兴建的俄侨民学校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