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改革步入攻坚期
专家:每年1万多亿元的解禁股,没有哪个市场能承受
2012-08-16   作者:记者 吴黎华/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随着A股市场的日益低迷,投资者信心涣散,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相对于基本面而言,现行证券市场制度的极度走偏与扭曲是造成这一现状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当前,推进A股市场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改革难题。

    压力 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2012年5月份以来,上证综指跌跌不休,不断创下新低,截至8月13日收盘,3个半月来累积下行幅度已经达到了10.86%。2012年以来,上证综指累计下行了2.88%,深证成指则累计上行了1.35%。而在全球市场的主要股指中,欧洲三大股指、美国三大股指、日经225指数以及恒生指数今年以来均获得了上涨。也就是说,尽管宏观基本面要比上述国家好得多,但今年以来,上证综指在全球主要市场当中却表现得最为差劲。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从2352家增长到2470家,流通A股数量则从2.23万亿股增长到2.37万亿股,流通A股市值却依然徘徊在年初的16.9万亿元的水平上。在这种情况下,中登公司最新公布数据显示,7月30日至8月3日,沪深两交易所新增A股开户数为79191户,环比减少10.38%,结束此前连续三周回升的态势。而上周沪深两市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685.20万户,占交易账户比例为4.12%,账户活跃度创2012年以来新低,A股投资者的交投意愿仍处冰点。
  从个股来看,全部2448只A股股票中,有1825只今年5月份以来出现了下跌,仅跌幅在10%以上的就达到了1352只,深跌20%以上的股票则达到了541只。受到退市制度的影响,*ST兴业、*ST嘉陵等6只ST类股票的跌幅甚至达到了40%以上。
  “(市场低迷)有超过50%,甚至2/3的原因是证券市场制度安排出了错误。”燕京华侨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的证券市场不但没有赚钱效应,而总是不断的赔钱,长期的赔钱,投资者丧失信心离场也在意料之中。“制度成分占了主要因素。”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当前市场如此低迷,供需失衡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对记者表示,股市现在出现了极度的制度走偏,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已经被掠夺,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极度的、严重的失衡。“每年有1万多亿的解禁股,没有什么市场能够承受,问题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扭曲。2005年牛市起点时,流通市值才1万亿元,现在已经变成了17万亿元,涨100点就需要1万亿元,所以市场不可能上涨,没有上涨的动力和可能。”韩志国认为,证券市场本身的问题一大堆,目前来看等待市场的只有长期的震荡下跌,今年2000点肯定要跌破,明年就在2000点以下。市场冬天已至,严冬未到。
  华生则认为,新股上市的核心是供求失衡,应当采取解决供求失衡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光靠控制价格、限制涨跌幅都不能解决问题。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主板和创业板IPO申报企业信息显示,截至8月9日,证监会审核通道中的企业共计有758家,其中主板453家,创业板305家(包括24家中止审查企业)。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包括2004年通过审核的海洋石油富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港疏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A股已经通过发审会的准上市公司共计有113家。113家企业共计划募集资金688.5亿元。113家企业中,计划募集资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共计有8家。

  改革 “伪市场化”发行制度走到尽头

  在谈及证券市场制度改革时,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目前发行制度依然是问题的核心,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时候。
  “监管部门言行也不一,不是真正的市场化,水龙头在资金手里,过了会的都要等几个月甚至遥遥无期,这叫什么市场化?”华生表示,发审委又没有火眼金睛,许多企业刚上市业绩就变脸,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上市后纷纷都在套现,这是最打击投资者信心的。
  “改革总是越早越主动。逼到今天这个地步,我认为改革不可回避,势在必行。从根本上,发审制度一定要进行改革。”华生认为,新股发行制度一定要改。如果一步到位市场化的话市场可能不能承受,这样就需要大幅度修改上市的规则,应当把关联交易过多的企业赶出市场,大量中小企业也应当首先到三板市场去考验锻炼几年。
  厦门大学金融系客座教授余云辉则对记者表示,证券市场改革的核心问题还是发行制度能否市场化,只要企业能够如实的披露信息,符合基本上市标准,这个企业该不该上市,应该由机构投资人来决定,而不是监管部门来决定。现在的市场化是一个不配套的市场化,即定价市场化但发行却没有市场化。而只要发展资本市场,就必须要市场化。
  而在目前的审核制度之下,整个资本市场,是一个向后看的市场,一个企业能不能上市,是看它过去做得怎么样,整个发行体制上是一个以过去的业绩为评判标准、上市标准的一个制度设计,很多具有前瞻性的、具有创新性的企业,往往只能选择在海外上市。国内多年来形成的上市公司,都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的,能够代表未来中国经济的企业往往都去海外上市,这样的上市结构把容易老化的企业留在了国内、把新兴的、创新的企业都流失到了海外的资本市场。
  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对记者表示,就目前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而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是正本清源的关键。只要发行制度能够妥善解决,分红、退市都不是问题。证券市场的改革原则上应该循序渐进,方法上则宜抓大放小,把关键问题彻底解决,其他的相关问题则迎刃而解。用句通俗的话讲,那就是:搭脉一定要准,用药则不宜太多。
  林采宜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把上市发行制度改透了,是市场化的根本。具体而言,就是取消新股上市的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强化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合规审核。开拓透明、畅通的渠道,全方位反馈拟上市公司的信息,把分析、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责任和权力还给市场和投资者。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制定其他配套的规章细则。

  矛盾 A股无视股民利益缺乏公平

  除了发行制度的扭曲之外,业内专家还认为,当前A股市场无视股民利益,缺乏公平和正义,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主要矛盾,这也是股民选择“用脚投票”远离市场的根本原因。
  刘纪鹏对记者表示,从监管者的指导思想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发展20年,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市场,强调要么是融资,为上市公司圈钱服务、服务经济,要么是投资市场,为每一个股民赚钱。但是很少看到它和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同样的问题,即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问题。“一个市场哪怕表面效率再高、环境再好,如果它是一个不公正的市场甚至是一个腐败的市场,是一个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和尊重的市场,一样会存在偏差。因此,今天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从公平和正义入手是最为关键的。”他强调。
  他认为,当前的市场,没有人把股民的利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当遇到“三高”超募的时候,监管部门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与其把钱给二级市场的股民,不如给发行者、创业者的公司发展生产。证券市场20年来,从股市的文化的观念上,监管部门乃至整个市场没有总结形成对于资本市场、资本金融的正确理解,没有建立起投资者利益至上,股民是衣食父母的理念,所以在出台各种政策制度的时候,就必然会出现偏差,不保护弱小的、分散的、多元的、流动的股民。因此,证券市场制度变革的根本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公平、正义的市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缓解股市“失血”不能单靠转融通 2012-08-15
· 下跌有利于降低券商股估值水平 2012-08-15
· 三基金专户二季度相继踩中"衰股" 2012-08-15
· "回售危机"倒逼公司下调转股价 2012-08-15
· 69只股基建仓进行时 近500亿资金等待入场 2012-08-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