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关注]庐山景区违规建别墅须启动问责程序约束权力
2012-08-01   作者:记者 陈伟/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据媒体报道,在庐山风景名胜区内有开发商兴建、销售所谓“大宅”。这种实为别墅的建筑群每平方米售价超过4万元,而且通过了一系列手续,购买者能拥有产权。
  对此,不少网民表示,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但风景区违规建别墅的现象仍频频出现,这与处罚力度不够不无关系。欲落实景区“禁墅令”,不仅须启动问责程序,提高违规违法成本,还须约束权力并扭转地方政绩观。

  损害公共利益

  据报道,在庐山风景区内,建商品房等建筑有着极为严格的审批程序和限制条件,公开兴建别墅发售更是政策所不容许。
  网民“叶祝颐”认为,庐山被豪华大宅鸠占鹊巢,成为富人的后花园,这对于想舒缓疲劳神经,到庐山休闲、锻炼,一览庐山历史文化风貌的民众来说,无疑是大煞风景的坏消息。而且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建豪宅公开发售涉嫌多重违规。
  网民“魏文彪”说,公共旅游休闲场地被圈起来建设别墅群,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引进类似的招商项目,是一种短视的急功近利的行为,应当坚决制止。
  网民“鼓风机”说,风景区内建设别墅群现象的普遍出现,一定程度上也与公众的话语权与监督权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有关。风景名胜区属于公共财产,涉及公共利益,地方政府在风景区内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应当通过举行听证会等方式听取公众的意见。

  对顶风作案者加大惩处力度

  一些网民认为,地方风景区别墅群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此类行为处罚规定不尽合理与力度不够大有关。
  网民“神羽”说,早在2003年,相关部门就明令要求停止别墅类用地供应,而且多年来禁令从未松动且一直在完善,然而各地的别墅开发却从未停歇。由于相关规定只说禁止别墅建设用地的审批和供应,但对禁止建别墅没有明确的提法和具体的操作规定。
  有网民说,从逻辑上而言,不审批别墅用地,自然不能建设别墅。但事实上,房地产商却从中抓到了法律的漏洞,以其他形式审批,再冠以别墅名义售卖。堂而皇之卖别墅风险很大,不少企业就选择打“擦边球”。大量以花园洋房、双拼别墅、联排别墅为名的“类别墅”项目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此次在庐山上公开销售的所谓“大宅”就是如此操作。
  网民“向日葵”说,应该提高违法成本,对顶风作案者加大惩处力度才能有效震慑违规别墅的出现。同时,必须加大对监管渎职或失职官员的问责,决不能姑息纵容。

  应强令落实景区“禁墅令”

  部分网民认为,对开发商从城市向郊区、从海边向山上建别墅的趋势,应引起注意,加强调研,以防蔓延。
  有网民说,违规别墅不是一天两天就建成的,如果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岂会视而不见任其恣意生长?要让“禁墅令”真正发挥效力,要使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节约集约用地引领干部的政绩考核。
  也有网民称,要进一步健全有关风景名胜区与自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与保障公众对于风景区建设规划制定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形成公众对于风景区开发建设行为的有效制约。
  网民“叶祝颐”指出,要遏制名胜建别墅的怪现象,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要及时介入调查,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相关条款,制止违规占用风景名胜区的商业开发行为,而且要启动问责程序,提高违规违法成本;另一方面,个案查处只能解决个案问题,完善政绩评价体系,丰富政绩评价内涵,多从民生角度看政绩,少以经济创收论英雄,给脱缰的权力野马套上法制笼头,显得十分重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景区上市不要丢了文化的根 2012-07-06
· 景区发展不能总盯着涨票价 2012-05-03
· 中信地产海南无证毁林建别墅 2012-05-03
· “零门票”让景区淡季变旺季 2012-04-26
· 公共景区不是“公司资源” 2012-04-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