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天斗地河套人 世代传承“总干”魂
2012-07-18   作者:记者 万栋/采写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记者手记:第一次乘飞机到临河,快要降落时,一大一小两条河映入眼帘。旁边的人操着方言解释说,大的那条是黄河,小的那条是“二黄河”。什么叫“二黄河”?在随后的采访中,我明白了,“二黄河”不仅是一条引黄灌溉的干渠,更是一种激励了河套人数十年的精神……

  阴山下,黄河边,有一种精神几十年来在几代人心中默默流淌,至今仍在激励着巴彦淖尔的一代又一代人。当地人耳熟能详的“二黄河”(总干渠)和“五加河”(总排干)凝聚了一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开挖总干渠、总排干已潜移默化地成为激励后人艰苦奋斗大干苦干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曾经干涸的土地

  总干渠,即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北岸输水总干渠,由三盛公水利枢纽引水到三湖河先锋闸,全长230公里,是河套灌区一首制引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套灌区的大动脉,担负着全灌区的输水、配水任务。总干渠从1958年破土动工到1967年全线贯通,历时10年。
  总干渠开挖之前,河套灌区的所有渠道都是直接从黄河上开口,靠自流引水来浇灌土地的,没有可以控制水量的固定闸门等设施,不能适时调控水量。黄河水量少时,许多渠道难以进水,致使大面积土地干旱欠收绝收;黄河水量大时,洪水又常常会漫过渠道淹没良田,形成洪涝灾害。
  此外,由于黄河河道不断变化,各渠道引水口常常因此淤积报废,所以需要年年组织大批强壮劳力在开春时节捞挖还被冰封的各渠道引水口,成为河套人民的巨大负担和苦差。
  黄河上开口引水的渠道间也相互影响。下游渠道因上游渠道的影响而进水不易,上游渠道又会受到下游渠道的影响而进水偏多淹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并且严重地阻碍了河套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0年挖通灌区大动脉

  为彻底解决困扰河套地区多年来的水患问题,1957年10月,水利电力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提出河套灌区总体规划方案,简称“五七”规划,决定在河套地区兴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总干渠水利枢纽工程等大型基建项目,将河套灌区的多口自流引水体系全面彻底地改造成为一首制有坝引水体系。
  1958年11月15日,根据“五七”规划,总干渠土方工程开工,巴彦淖尔盟(时称,现巴彦淖尔市)2.3万劳动大军开到了总干渠的工地现场,开始了总干渠土方工程的施工。当时的民工在几乎没有任何机械作业的情况下,党员干部带头大干苦干,领导群众齐上阵,靠着人挖肩挑10年时间,终于开挖出了总长230公里的总干渠。从此,河套灌区结束了自流引水的历史,被群众称为“二黄河”的总干渠从此开始惠及世世代代的河套人民。前辈们不仅完成了一次历史性壮举,更给后人留下了一种精神——“总干”精神。
  记者查询资料得知,从1958年开工至1967年总干渠四闸建成全线通水,先后有10多万人次参加了劳动,累计人挖肩挑完成土方1408万方,占总土方量的71%。总干渠的挖通,解决了巴彦淖尔的灌溉问题,使灌溉总面积由354万亩增加到1026万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巴彦淖尔市加快项目建设 旅游业发展渐入佳境 2010-04-12
· 巴彦淖尔:传统农业大市的“突围”之路 2009-12-16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加强消防建设 2009-10-19
· 国电龙源(巴彦淖尔)风电公司采访纪实 2008-07-0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