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黄河“几”字湾顶的塞外沃野
2012-07-18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编者按:据《临河县志》记载:“中国之富源在西北,西北之富源在河套,河套之上游在临河。其势山河砺带,其地渠道纵横,其田土沃泉甘,宜垦宜牧宜农林。孕于山,金可冶;钓于水,鲜可茹。北通库蒙,西控甘新,商路交汇,梯航云集。诚实业之奥区,兵防之要塞,亦即政治家所谓肇造新邑式廓尔宇者矣。”奥区,即腹地或深奥之处,临河之谓奥区小而言对于河套,大而言之相对于塞外。

  临河,因临近黄河而得名,地处河套平原中土地最为肥沃的后套。看临河地图,从黄河北岸,至阴山脚下,南北较长,东西较窄,宛似铺开一片桑叶;从飞机上高空伏瞰,那交错分布的渠道,恰似这桑叶的叶脉,其间铺展着农田,点缀着村庄、湖泊(海子)、林带、果园、沙丘……这片土地真是美极了。
  回到地上,再详细地解读临河、感受临河,更会惊叹这片土地底蕴深厚的独特河套文化。作为巴彦淖尔市市府所在地,临河可称得上“河套中的河套”:从古老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到赵武灵王设要塞于此;延绵数百年的走西口让“强家油坊”发展成塞外新城;以人力胜天而开掘的“二黄河”在这里静静流淌……
  细读历史,临河人开放进取、包容而坚韧的性格跃然而出。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君临河套,“至高阙为塞”,设九原郡。临河属九原郡西部地。阴山一带最古老的军事要塞——高阙塞,在临河县初建时的辖区内。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领三十万大军“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自榆中并代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引文中四十四县城名籍无可考,《中国历史地图册》上标有古临河县址,当为临河现于史籍之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河水自窳浑来为北河,东经高阙南,又东经临河县故城北;又南河自临戎来,东经临河县南。
  临河县自西汉元朔二年设,至东汉废。在明末清初以前,临河地区人迹稀少,到处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荒原景象。后来内地连年灾荒,加上官逼民反,迫使山西、陕西、山东、河北、河南的“口里人”不断流落到临河,在这里开垦土地从事农耕,使临河地区逐渐变成农业区。
  明末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近乎蛮荒的土地。逃荒者在荒野上走着,觉得肚子饿了,看见草木掩映中一户人家,就走进去,主人便问:“吃饭不?”逃荒者拿铜瓢在水瓮里舀水,咕嘟咕嘟喝了,喘口气说:“吃!”要遇主家正吃饭,就会立马盛上冒尖的一大碗糜米稠粥,放在炕边,说声:“周(端)起来吃吧!”如果渴了走进瓜地,种瓜人不用问就摘个大西瓜,抡开手掌“啪”一声一拍两半,说:“吃吧!”所以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很多“走西口”的外乡人,一到后套就被“套”住了,那不仅因为这里肥沃的土地,也是为这醇厚的民风。又说后套是养穷人的地方,穷苦人来到这里都不难活命。
  临河的居民极少“土著”,早年沿黄河和靠近阴山地带,多住着自汉代即来此游牧的蒙古族后裔,此外多属“移民”。早些年人们来此落脚,选个地势较高的地方搭个“茅”,这地方被称为圪旦,住了张家叫张家圪旦,住了王家叫王家圪旦,后来有个较大村子住了来自中国十一个省的人,就叫十一省圪旦。如果哪家住的地方较低,就叫“圪巴”或“圪卜”。
  临河区委党史办李炯告诉记者,“走西口”从明朝末年开始,断断续续持续了数百年,临河的商业也从最早的物物交换,到晋商引入银票而达到市场经济雏形。数百年的时间里,河套文化也完成了游牧与农耕的融合。
  说到河套文化,就不能不说说临河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来这里开荒种地,阎锡山也派兵来屯垦,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在这里撒播革命火种。1927年7月,正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时,从归绥(呼和浩特)读书回来的中共党员刘进仁,受组织委派,在临河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党支部;1932年初春,地下党员王森来到临河,在山东寿光人房鲁泉(后更名赵子明)开的鲁大药房里落脚,以“种花先生”身份作掩护,走村串户,发展地下党员,组织‘穷人会’,发动群众向封建势力作斗争,并深入到屯垦军中策动武装暴动……
  1933年8月,在临河城北的杨六十五圪旦,建立了首届中共临河县委。以后直到河套和平解放,这里一直没有停止过党的地下活动。多少仁人志士在这片土地上为革命捐躯:李春秀、霍世奎、杜三柱、班三、吕六、陈四、高大羽、刘红生、郭北宸……至今临河土地上仍深深镌刻着这些革命烈士的英名,传颂着他们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故事。
  50多年前的河套大地,灌溉土地面积只有300多万亩。那时,由于河套地区的所有渠道都是直接从黄河上开口,靠自流引水来浇灌土地,没有调水闸门等水工设施,不能控制水量,所以,各渠道的引水常常受黄河水流大小变动的影响,黄河来水量少时,许多渠道难以进水,常常造成旱灾;黄河来水量大时,洪水又常常会漫过渠道淹没良田而形成洪涝灾害。此外,由于黄河行河主流常常迁徙不定,各渠道引水口常因此而淤积报废。
  为了彻底变水患为水利,1958年11月15日,由两万多人组成的劳动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总干渠工地现场,开始了总干渠土方工程的施工。那时的人们,凭着一股建设家乡的热情与干劲,在没有任何机械作业的情况下,靠着人挖肩挑的人工劳动,开挖了总长230公里的总干渠。从此,河套灌区自流引水的历史结束。黄河水翻着波浪,流入被群众称为“二黄河”的总干渠,一路欢歌,流进河套平原,惠及世世代代的河套人民。  
  这一创举,不仅使河套平原的灌溉面积由354万亩增加到1026万亩,缔造了祖国的塞北粮仓,更是无意间开创了一个时代。从那时开始,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总干”精神就流淌进了河套人的血液,代代相传。
  前些年一说起临河特产,人们就会说到西瓜,华莱士蜜瓜和大白菜,曾几何时,呼市、包头机关厂矿搞福利,初秋要开上大卡车去临河拉瓜,深秋去拉大白菜,而今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和物流畅达,河套的西瓜和大白菜都不再抢手,只有蜜瓜每年仍远销京津及南方各大城市。有人说临河是个美食城,不光指上述的丰富物产,各大饭店的特色菜肴也令人两腮生津。如今临河的餐饮远近闻名,越做越大,越做越火。在呼和浩特名噪一时的“烩菜大王”就是从临河打出去的;正火爆京城的西贝莜面,其经营者贾国龙正是土生土长的临河人。临河是一座逐步走向繁荣的商贸城,人们都说那里买卖好做,因为“后套人都是厚道人”。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临河县城所在地,最早只是一家油坊。初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强家油坊”,是河套地区最早开办的商号之一,经营碾米、磨面、榨油、制粉,供应蒙汉人民。撰写于民国年间的《临河风物志》上说:“临河县城原名强家油房,十年前系一山村,住房仅强姓一家,素操油业,以是人呼之为强家油房。”
  1923年,冯玉祥将军任西北边防督办时,“强家油房”设有兵站,供应西进过路官兵的军需。“强家油房”成为可与陕坝、蛮会相媲美的繁华小镇,商店林立,经营百货五金、糖业烟酒、副食糕点、中西药品、书籍文具、理发照相、缝纫钟表、饭店茶馆等。米面加工成为最当紧的大事,于是碾磨房成为当时镇上的一道景观。民十四年,临河设治局建立,在强家油坊基础上建立县政府,逐渐发展为河套重镇,这即为现临河区前身。
  “强家油坊”被定为县城后,人口渐增,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也还只是一眼从东看到西的一条街,周围有些散布的土房。六十年代初,临河县医院盖起两层楼,被称为“医院大楼”,是临河最早的楼房,引得好多人前去观看。七十年代初,巴彦淖尔盟委和公署迁到这里,才逐步形成了日渐繁华的胜利路和新华街。
  而现在的临河,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亿元,城区人口达26万人,公园、广场整洁漂亮,小区、商业中心规整繁华,就是农村也早已不再是“坷垃垒墙土坯房”,而是家家“前栽柳,后栽杨,玻璃窗子砖瓦房”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巴彦淖尔市加快项目建设 旅游业发展渐入佳境 2010-04-12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加强消防建设 2009-10-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