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中国经济半年报:增速"破8"经济还会向下吗?
2012-07-16   作者:  来源:央视网
 
【字号

  7月13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7.8%,如果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宏观数据比喻成一份经济体检报告,那么大家会觉得数据中哪些新变化最值得关注?我们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有哪些?稳增长的稳字文章该怎么做?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邀评论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上半年经济增长7.8%,各项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如何看待经济增速回落8%以下,中国经济前景如何?
  今天公布这组数字,上半年的经济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0.5个百分点;而上半年的工业运行数据,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一季度回落了1.1个百分点,上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3.3%,涨幅比一季度回落了0.5个百分点;上半年的进出口数据,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但是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7.8个百分点。
  电力,煤炭需求变化是判断宏观经济大势的重要参照。蓝卫兵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最近他在调研佛山很多陶瓷企业的用电状况后,对今年企业不愁用电,它反而犯了愁。
  蓝卫兵(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传统产业建筑陶瓷来说,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用电的一个大户。那目前来说由于整个经济环境,特别是今年,出口的还有国内的不是很好,那么今年来说,比去年应该说用电是减少了30%以上。那么部分的企业出现了这种停部分的窑炉来减产,来减缓经济的压力。
  海关总署10号发布数据,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近18个百分点。虽然出现低位回稳的趋势,但外部环境难言乐观。
  郑跃声(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上半年我国对欧盟的出口是下降的,如果从单月上来看,我国对德国的出口已经连续4个月下降,对法国的出口连续3个月下降,对意大利更是从去年9月份起,连续10个月出口下降。欧盟作为我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在今年上半年也被美国所取代。然而美国经济回暖的势头,也还是不稳固的,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也没有回到以往应有的水平。
  再来看煤炭市场的情况,记者日前在位于陕西和甘肃交界的煤炭主产地之一咸阳市滨县看到,大大小小的煤炭货运厂显得冷冷清清,一直在这里跑煤炭运输的司机们,更是叫苦不迭。

  王善群(运输司机):没人要煤,我们以前一个月拉25趟,最近一个月差不多少拉10趟,一趟挣1千块钱,差不多少挣1万块钱。

  记者随后走进当地一家大型煤矿,产区的存煤仓库堆的满满当当。大佛寺煤矿从2009年到2011年,每年的产量都成倍增长,今年1月,建好一条新的生产线,结果还没用半年,就处于停产状态。
  再来扫描港口和货运行业。新华社报道,今年前5个月,国家铁路货运总周转率比去年同期,仅增长2.7%,在低位徘徊,到了6月份,全路日均请求车又比上月大幅减少。无货可运也波及造船业,今年以来,国内造船板产量一直低位徘徊。前5月,造船板产量同比下降超过32%。

  姚景源:稳增长是下半年宏观经济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第一,7.8这个速度还是处在一个正常的区间;第二,我们需要关注什么呢?就是中国经济已经连续六个季度是在下行,我们去年一季度是9.7%,然后就是9.5%,9.1%,8.9%,今年一季度8.1%,现在二季度7.6%。我们下行的趋势应当给予高度关注,上半年的数据,特别是二季度的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现在下行的压力仍然比较大,所以稳增长应当是下半年宏观经济的重要任务。
  对于速度回落我们要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个速度问题,我们还是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还是一个结构问题,是个增长方式问题;其次,这个速度回落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现在连续六个季度往下回落,如果再往下回落,而且回落的幅度过大,那么那我们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财政收入会遇到问题,我们的企业利润会遇到问题,特别就业是个大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稳增长呢?因为经济下行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要把稳增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张鸿:我们在宏观经济政策上会有一些调整(《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环比已经是增长了,消费价格指数6月份是2.2%,这事实上已经超过了我的预期,它下的有点猛,但上半年3.3%是不错的,也可以认为是我们的调控产生了效果。我们原来说控通胀是第一要务,通胀控制以后,接下来我们把稳增长放在第一位,我们可以看到接下来的政策的空间,其实在通胀压力减轻的时候,是按下葫芦起了瓢,现在这个葫芦已经基本上没有担忧了,但又有人担忧会不会通缩?起码我们稳增长的政策余地就大了,我们不用担心稳增长政策一出来,通胀一下也起来。
  包括进出口贸易,贸易增长是8%,我们一年的任务是10%,这里面结构有一些让人欣慰的地方,比如一般贸易高于加工贸易的增长,就是说我们不单纯靠来料加工等等。但我们连续下滑以后,因为常年我们是靠高增速的,美国本来就是低增速的,那新兴经济体其实增速也没有那么快,那么我们常年是一个高速运行的经济体,突然一下减速这么快的话,或者连续这样减速的话,会不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对我们来说是“压力山大”,所以我们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才会有一些调整。

  姚景源:进出口回落的幅度最大 传统产业压力大(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中国经济现在还谈不上通缩,因为我们现在经济增长还是保持在7.8%这样一个水平,CPI上半年是3.3%。现在大家感到的经济生活当中的困难解决的关键途径就是,看稳增长做得怎么样?张鸿的调查讲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就是我们的困难有一个特点。第一,就是外向度越高的地区,下行的压力越大,就是出口企业压力大,这是什么原因?就是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们现在的三架马车当中,进出口回落的幅度是最大的,17.8%,同比回落。第二,新兴产业不错,还可以,但传统产业压力大。
  这两点告诉我们什么?一个,我们中国经济一定要减少对外需的依赖,我们一定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扩大内需上来。为什么传统的产业困难大?新兴产业、现代产业就困难小?是结构问题。所以根本上我们这次遇到的这些困难,或者讲我们经济连续六个季度下行,根本上就是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增长方式问题。大家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应当能够告诉大家,我们稳增长能够取得一个较好的成就。2008年、2009年那么大的危机,我们都走过来了,我们在世界上率先地走出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我还是强调,大家对速度问题不要看得过重。我是主张现在大家树立一个理念,就是我们要把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化成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动力,转变的动力。

  张鸿:要有切实的手段 让实体经济活起来(《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这次去了天津和安徽,因为去的都是经济技术开发区,所以那些企业活得都还不错,都是好企业,但是从它们的上游一些小企业能够感受出来,或者是前两个月我去温州也能感受出来,就是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它们现在生存非常困难。所以我们现在真的是应该有切实的手段,让实体经济能够活起来。
  经济下行压力下,如何稳增长?提振信心我们该从哪里着手?
  距离上次降息尚不足一个月,中国人民银行本月5号晚间再次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3%,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至6%。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第一次下调是在6月8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并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定为基准利率1.1倍,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定为0.8倍。
  央行年内还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24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时隔两月,央行再降存款准备金率,从5月18号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以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专家表示,连续降息后,一年期贷款利率合计下调50余个基点。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这次降息,首先还是基于防止经济下滑,达到稳增长的目的。贷款利率水平降低,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另外一方面,价格降低后,也能扩大企业信贷的需求。

  华生:要进一步扩大结构性减税的范围(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经济下行的态势从二季度数据来看,还是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从宏观决策上,相机采取一些措施是必要的,在货币政策上面可能进一步降息,或者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另外在投资领域,可能会在一些关键性的能源,交通和节能环保的领域进行一些投资,来拉动和稳定经济的增长。
  在财政政策方面,进一步扩大结构性减税的范围,应该说结构性减税今年我们对它的预期是不能特别高的,因为大家知道,今年的财政收入普遍在滑坡,但是看起来中央政府的态度也是明确的,即使财政收入在减少,但是就是原来原定的增值税的降低,扩大“营改增”的范围,减少中小企业的负担还要继续做。在今后几年中,怎么稳定和降低财政收入在整个GDP当中的比重,是一个大的课题。

  鲁政委:未来还会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大家谈到的是不是还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那么我觉得未来还会有多次的下调。对于说是不是还会继续降息,如果以一年期的贷款利率6%的水平来看,目前其实已经处在了,90年代以来历史上的偏低水平。如果一年期的贷款利率打9折的话,大约5.4%的贷款利率已经接近于历史上最低的一年期的贷款利率5.31%,所以我觉得未来没有继续降息的必要。
  我们发现从2009年到现在,财政政策其实经历了两个阶段的转变。第一个阶段,我形象地把它称之为“增支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是通过增加支出,然后扩大这样的方式,这个在面对快速地制止经济的下滑,我形象地把它称之为在“急救”的时候是个好办法。但是当完成“急救”之后,要增强经济自发的增长动力,需要培本固元的时候激发经济的自发的活力的时候,我觉得减税是一个更加适当地,也是更好的,有助于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增长的好办法。

  姚景源:最好、最快的办法给中小企业减税(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主张在稳增长当中,更重要的还是要关注财政政策,我们现在对货币政策的期望值过高,还是应当更多的寄希望于财政政策,比如说我们结构性减税。中央财政在企业税收方面应当发挥积极作用,我们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应当加大力度。因为如果我们利用货币政策,比如我们降准,降息,当我们释放出大量的货币,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体制和机制上保证不了释放出来的这些货币能流向实体经济,流向民营企业,流向中小企业,弄不好释放这些货币又流到房地产去了。财政政策要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比如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最好、最快的办法给它减税,减税就是减负。
  房地产产业要两方面看:一方面,它还是一个重要产业,衣食住行是民生之本,所以我们还是要发展它。另外一方面,在房地产产业上,我们还是应当去投资化。目前我们要做的工作,一个,在房地产领域,我们还是要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而且我主张现在我们应当考核它的竣工率。

  张鸿:结构性减税最后到基层反而起了反效果(《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们所担心的,恰恰在上半年很多地方变成了现实,就是地方政府确实在加大征管力度。我们可以上各个城市的网站,搜税收双过半,什么叫双过半?就是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半年了,大家都完成了。很多地方政府税务部门的工作半年报里都会写,我们上半年加大了征管力度,我们集中20天就征收超过多少什么的。到最后,结构性减税很可能在基层,就变成了很多企业的难题,包括前一段新闻媒体也报道了,有一些地方要求企业预缴税,有一些地方,即使没有营业收入企业也得缴税,然后还有一些地方甚至取消了过去对一些企业的税收优惠。

  张鸿:结构调整其实是利益的调整(《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因为上一次当GDP增速下来,下到09年初的6.1的时候,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那个时候我们理解信心是增速的信心,后来增速果然起来了。今天如果我们仍然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那可能就是一个调结构的信心,我们有没有这个信心。所有的结构调整其实是利益的调整,无论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还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还是央企或者国企和民营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它其实是利益的调整。所以这个时候调整利益的时候,我们不光要有信心,我要说决心比信心更重要。

  姚景源:我们的基础设施还是相当的薄弱(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因为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这个基础设施还是相当的薄弱,我们还是需要这个相当的投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创新四问(4):创造未来,中国能否先行一步? 2012-07-13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创新四问(3) 创新机制 中国缺什么? 2012-07-12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创新四问(2):新兴产业,机会抓得住吗? 2012-07-11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创业四问(1) 创新人才 如何留住? 2012-07-10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前海试水 人民币国际化再向前 2012-07-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