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的清华EMBA中国路
于精英教育中寻商机
2012-07-13   作者:记者 张莫/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马克斯·韦伯曾说:一个国家之所以落后,往往不是由于其民众落后而在于其精英落后。同样,一个企业要想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随意驰骋,掌舵的精英们责任重于泰山。”以上这句话,被赫然印在清华EMBA项目手册的显著位置上。
  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国内32所高校开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教育至今,国内的EMBA教育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自2002年9月开办以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EMBA教育也在这10年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成为国内顶尖EMBA教育的代表之一。尽管管理教育是个舶来品,但中国特殊的商业环境使得这项精英教育无法简单直接地就将别人的经验拿来借鉴。面对“挑剔”的学生,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社会上的各类质疑,植根于教授经营者如何经营的EMBA,正“学以致用”将EMBA教程中的理论,开展在EMBA自身的推广与经营中。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以清华EMBA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化的EMBA教育正在逐渐形成一条独特的经营之道。

  这个目标客户群很“特殊”

  2002年的初秋,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EMBA教育中心主任廖理站在EMBA开学仪式的现场,脑海中百般翻腾,他问自己:“EMBA就这么开始了吗?钱就这么收上来了吗?”
  十年后,廖理教授站在“清华EMBA十周年”论坛上回顾这段往事的时候,济济一堂的新老学员一齐笑了起来。十年的时间,让当年因学费高昂、学员层次高而受到瞩目的EMBA,从知者寥寥到如今的家喻户晓。
  这是一个并不算长的故事。1996年、1997年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学校就已经开始尝试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教育。直到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包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内的国内32所高校开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教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MBA项目从各方面来说和欧美的MBA项目差不多,但是,中国EMBA教育在过去的十年中异军突起,成为全球商学院各教学项目中最为突出,甚至可以说惟一让国外商学院同行对中国商学院教育刮目相看的一个项目。
  钱颖一在最近举行的“支撑企业成长的力量——清华EMBA论坛”致辞时表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中国企业跨越式成长,造就了第一代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另一方面,中国的管理教育却才起步不久,这使得这一代管理者创业者在他们二三十岁的时候大都没有接受管理教育的机会,所以一方面是经济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管理教育的相对滞后,使得中国的EMBA教育具有比发达国家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而中国的商学院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政策允许的空间,只用了不多的时间,把中国的EMBA教育做大做强了。
  盛发强是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本人是工科生,大学本科的专业是工程测量,他直言,自己喜欢闷头做产品,不喜欢交流和学习,甚至有点社交的恐惧症。“初创业时,我也是身兼数职,但是很多方面还是不尽如人意。2006年,一些风险投资和我们谈入资的事,我发现他们说的很多词,像核心竞争力、公司的净现值我都不知道,在这方面我完全是门外汉,那时候,我就意识到,我已经OUT了,需要再去学习。”盛发强表示。于是,他选择了清华经管,成为清华08级EMBA学生。
  和盛发强有着类似背景和经历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因此,中国的EMBA拥有一个比国外同类教育项目规模更大的“目标客户群”。钱颖一表示,国外EMBA项目一般只设一至两个班,而我国国内教育部第一批批准可开设EMBA项目的院系中,平均每所院系就设了五至六个班。据他介绍,清华经管现在一年招生400人,共有7个班。
  这更是一门不那么好做的生意。EMBA的课堂中,坐在台下听讲的不是只啃课本的青涩学生或是初出茅庐的企业白领,而是摸爬滚打商场多年的企业精英。目前,中国逾60所开设EMBA教育的院校,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挑剔”的学生。国外的EMBA学生主要来自于企业的中层,年龄多在34、35岁左右。而中国EMBA学生年龄多在41、42岁左右,并且多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尽管条件所限,他们可能不能从理论上准确定义“营销”、“SWOT分析”甚至“战略”这些管理学的最基本概念,但在实践中,他们早已将这些概念的精髓熟练运用却并不自知。
  “可以说,中国的EMBA学生平均学历不高,但他们职位更高,经验更多、工作更忙。而且,更重要的是,比起外国的企业家,中国的企业家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管EMBA教育工作的陈杰平教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实际上,在国外,MBA教育是主流,大多数企业的领导者很早就接受过体系完整的MBA教育,真正的企业CEO或是核心管理层是不太会参加EMBA课程的,哪怕是短期培训,他们都很少参加。但是,中国的情况大大不同。清华EMBA的学生主要来自国内外知名国营、民营及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现任政府官员,其中84%以上为企业副总经理以上高层管理人员,董事长或总经理占全部学生的58%以上,企业资产多数为10亿元人民币以上。而来自国内另一家顶级的独立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的统计也显示,企业核心管理层占到整体生源的比例在80%以上,总监主管层面占比在15%到20%之间。
  “可以想象,一个企业的董事长和一个企业的总经理,或者说一个企业的拥有者和一个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所关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面对企业的决策层,我们要提供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课程?”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兼EMBA执行主任罗譞直言,中国的EMBA面对的教育对象层面最高,但也最难教。

  探索舶来品的本土化战略

  廖理教授在清华EMBA项目致辞中写道,“清华EMBA,您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投资。”价值这个词说起来虚无,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是,来上课的企业家学生付出的真金白银是看得到也摸得着。如何让精于计算各类投资回报率的企业家们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投资“很值得”,是EMBA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尽管有欧美EMBA教育成功的经验在前,中国的EMBA教育看似免去了摸索的阶段而具有后发优势,但企业精英的生意不好做,商学院的领导者面对的是一条并不平坦的路。如何让EMBA教育这个西方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如何满足“挑剔”客户的需求,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的企业家更关心“道”的层面胜过关心“术”的层面。钱颖一指出,清华的EMBA课程不是只教授一些技术细节,而是更多地将视角拓展到企业的战略层面、宏观经济环境层面和国际适应层面。“这三个层面我们都非常重视。比如,就师资队伍而言,我们队伍中70%是来自经管学院本身的教授,30%是外请的教授。30%的外请教授可以保证我们的视野不那么局限。而从我们的课程设置而言,也体现了对宏观层面的强调。”2000年10月,在学院首任院长朱镕基教授的积极推进下,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顾问委员会由50余位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董事长、总裁或首席执行官,世界知名商学院院长,以及我国政府及财经部门的领导人组成。顾问委员会成为学院研究和教学的另一坚实后盾。
  钱颖一还举例称,学院曾邀请过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作为名誉教授为EMBA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而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被邀请给EMBA讲授有关国有企业管理的课程。而据有关统计,世界范围内华人十大经济学家有两位在清华经管学院,并都在EMBA课程中授课。经管学院每年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讲座不少于150次,政坛商界的顶尖人物,如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前美国财政部部长鲍尔森、前任英国首相布莱尔等,都曾受邀到清华经管学院讲座。前高盛公司总裁桑顿亲自设计、组织并参与授课的一门面向高级管理人员的课程,由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 Levin、尼桑公司总裁卡洛斯.古森等人的讲座组成。其他特色课程还包括公司绩效管理、风险投资等等。
  中国的企业家更关心中国商业环境自身的特点。清华EMBA项目手册提供的资料显示,清华EMBA的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商业课题的研究,清华经管学院在社会各类资源的支持下,学院前后建立了18个研究中心、1个研究所、1个研究院和1个研究基地。教授们每年保持大量的案例和理论研究,贡献学术新知和前沿理念。
  中国的企业家更加强调校友之间的凝聚力。钱颖一指出,中国的EMBA校友之间的凝聚程度远超过国外EMBA。钱颖一指出,这一特点和我国的国情关系密切。我国的EMBA来学习的目的一是学习知识,二就是发展网络关系。截至2012年7月,清华EMBA同学会已在辽宁、浙江、四川、新疆、上海、广东、港澳、北京、福建、重庆等28个地区设立,覆盖了98%的校友。而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清华EMBA项目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经验的分享。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由同学自己组织,形式不拘一格。
  归根结底,中国的企业家更需要一个“全景式”的、“创新”的教学。
  EMBA学生们的诉求永远都在变化,而清华经管也一直在追赶这种诉求的过程中。“在新境界中,清华EMBA教育会呈现出更加综合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综合化意味着EMBA教育的知识结构中不仅只是经济管理的知识,而且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这正是清华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钱颖一指出。
  钱颖一说,清华EMBA每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会上师生集思广益,积极探讨。每次教学研讨会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都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起到明显推进作用。另外,为了解学生课程需求,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和监督,清华EMBA推行课前问卷调查及课后教学评估制度。评估问卷的指标体系较好地考虑到EMBA学生的特点和对老师的授课要求。“这项问卷调查和课后评估是清华独有的。”钱颖一说。

  “商业”和“教育”间寻找平衡术

  清华EMBA学习期限不少于18个月,每月集中授课4天。学生完成所修课程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获得由清华大学授予的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证书。
  EMBA教育昂贵的学费似乎是公认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学费56万元人民币,而记者查阅国内其他几所主流的商学院EMBA学费,同样“价格不菲”。其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中文班、国际班学费均为53.8万元人民币;长江商学院EMBA学费为人民币65.8万元。
  自EMBA在中国诞生那天起,学费风波就一直都在。而近两年伴随着学费的水涨船高,这种质疑声更是不绝于耳。如何不陷入“花钱买学位”的怪圈?商学院EMBA教育在盈利的同时,又如何在“商业”和“教育”之间寻找一种恰当的平衡?
  “我敢说清华经管EMBA教育非常严谨,纪律非常严明。”钱颖一的回答斩钉截铁。他指出,为了保证清华EMBA教育作为学位教育的严肃性,EMBA中心制定了《清华EMBA学生手册》,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贯彻执行。严肃性首先体现在严格的课堂考勤中。EMBA教学中,课堂考勤是各门课程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指标。每堂课采取班级主管记录和学生签到双重管理的方式,严格保证出勤率。学生有一门课缺课1/3或以上,或无故旷课4学时以上,该门课程则以零分计。
  “我们一直有纪律,我给2010年级的EMBA上的第一门课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也是从这第一课,我就给他们建立了严格的纪律制度。凡是迟到超过10秒钟、即使超过不到1分钟的同学也都要记录下来,在课间,这些同学要上来做检查,还要对他们进行惩罚,所在小组还要扣分。”钱颖一说。
  在清华EMBA教育项目手册上,印有清华09级EMBA/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这样一句话,“我在清华所学习的知识转化率接近80%,很多东西都能用到企业里面去。严格认真地撰写毕业论文,逼着我拿出大块的时间把过去四五年走过的路进行梳理、总结、分析,收获很大。”
  这种增值才是和昂贵的学费相匹配的。盛发强说,清华给他打开了一扇窗户。“以前胆子真大,在什么管理知识都不了解的时候,就敢创办一个公司。现在想想,甚至有些后怕。实际上,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时候,做企业是比较危险的。”他直言。现在,他的“探路者”不仅成为第一批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而且还在近期设立了一个新的品牌,一个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的子品牌,他将这一“决定”也归功于在清华的学习。“在清华学习之后,我越发体会到了战略的重要性。”盛发强说。
  “很多企业家是成功的实操者,这些成功,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我们通过EMBA教育,引导学生对不同企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总结梳理,使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引用我们一位学生的话说:他通过在长江商学院的学习,对以前做对的事情更加有信心,对做错了的事知道为什么错,而对自己还没做的事更加谨慎,”罗譞说。
  陈杰平指出,EMBA学费确实价格不菲,但是它不属于国民教育系列。他援引一位教育界人士的话说,Education is expensive,try ignorance.(教育很昂贵,但试一试无知,无知更加昂贵。)他直言,如果企业家不接受教育,而继续用错误的方式,那么这个和EMBA学费比起来,将是更加昂贵的代价。他强调,如果这些企业的核心管理层能在商学院真正学到正确的观念,避免一个错误的决策,那么这将为企业带来不止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收益。

  《商道》关键词

  TechMark实战模拟热身课程 该课程通过模拟成熟的商业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全球性的市场,面对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财务、运营等商业环节,通过团队合作,达成经营目标。课程覆盖商业环境分析、商机创造、财务分析、资本运作、团队合作和战略决策等大量的管理知识要点和经营技巧,将国外成熟的经营管理模拟理念以新颖的方式呈现,使学生通过经验共享、团队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管理实践。
  “移动校园” 是由清华EMBA率先在国内开创的一种集课堂教学、班级建设、社会实践于一身的崭新教学形式,它通过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访同学所在企业交流学习,研讨生动的企业案例,锻炼学生全面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至今,清华EMBA移动校园已经走过上海、广州、重庆等地,走访过一汽集团、娃哈哈、华为公司等上百家知名企业。另外,每年7月份,清华EMBA教育中心组织将学生访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哈佛商学院等世界知名院校,进行交流和学习。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清华EMBA十周年论坛召开 2012-05-21
·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案例面世 2012-01-11
· 企业家和EMBA必读的“国际金融”教材 2010-09-13
· 跨国公司内部EMBA教材流入社会 2010-06-10
· 北大授予研祥为EMBA企业案例教学点 2009-06-0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