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关注]乳品安全“零容忍”须加大问责力度
2012-07-02   作者:记者 于璐/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近日,有消费者在微博中爆料,其购买的光明“优倍”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光明乳业很快回应,承认部分950毫升“优倍”产品因操作不慎,渗入清洗用碱水,涉及产品300盒左右,并宣布召回全部相关产品。
  网民质疑,渗入异物的产品怎能当作合格产品安全出厂?这其中折射了生产厂家的管理漏洞和对质量安全的轻视,也正是厂家责任意识懈怠的体现。网民认为,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企业对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势在必行,必须加大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加强监管缺位的问责力度。

  乳品质量再次打击公众信心

  此消息一经披露,网民大呼不敢喝这样的牛奶了。
  网民“dgzz0769”说,混碱水的光明牛奶我不敢喝。 
  针对光明乳业的回应,署名“李慆婧”的网络文章指出,“渗入食用级碱水的牛奶对人体不会产生严重危害”——按照光明这个逻辑,只要对人体没有危害,渗入什么东西其实都不要紧!假如所有食品企业都以“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为底线来经营,那一系列的添加物种类和标准的规定都将作废,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将是一场浩劫!
  署名徐志娇的文章则剑指中国乳品行业的信任危机:自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国产乳制品质量问题俯拾皆是,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更是降至冰点。产品出了问题之后,及时召回并向消费者致歉,值得肯定,但召回并不是结束。如何让消费者恢复对国内乳企产品的信心,不仅是光明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都要考虑的问题。

  问题产品为什么能出厂?

  这批混入异物的不合格牛奶为什么能走出生产车间进入零售领域,不少网民提出了质疑,认为厂家的质量检测流程和出厂把关程序存在漏洞。
  网易上海市闵行区一网民说,我就是买到这次问题产品的消费者之一,描述一下那批产品:颜色相较于正常产品偏黄,闻起来有一定的异味,尝起来有点消毒水的味道。自从部分企业出事以来我一直买光明的产品,也算是比较熟悉,为啥我都能辨别出的问题你们那些工作人员、质检程序都查不出?
  网民王宁宁说,混入碱水?我想问,怎么能出厂,怎么通过质检,又怎么流入市场?我们要的是把它(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网民指出,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必须具有责任意识。
  署名杨宏山的网民说,之所以能查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当时生产线上相关的管理者知道碱水已经混入到牛奶之中,但还是让这300盒牛奶走向了市场。我们希望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能够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实现企业利益与消费者安全健康、消费者正当权益的双赢。
  有网民指出,此次渗入碱水的奶被曝光不是源自厂家自身的质量检测,也不是因为市场食品检查,而是源于微博爆料,这正证明了光明企业责任意识的匮乏。

  企业须自律 监管要跟上

  网民认为,作为产品质量的直接负责人,企业对质量安全问题必须抱着“零容忍”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为消费者的健康负责。
  署名“李慆婧”的网络文章说,质量问题不一定能百分之百避免,但企业一定要有对质量问题“零容忍”的决心,这才是真正地对消费者负责。食品安全无小事,不能说因为没致伤致死,企业就“逃过一劫”,今天对细节不在意,明天就难保不会因细节酿成大错。
  博主王庆永说,如果从董事长到第一线员工都心系百姓健康,无时无刻不注意每个工作环节,相信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召回事件。
  署名陶功财的博客文章说,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直接责任人,企业需要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技术制度水平的基础上,转变心态,正视问题。
  网民还认为,相关监管部门在这次事件中难辞其咎。
  署名徐志娇的文章举例说,保障食品安全的制度规则,之所以能在供港食品和出口食品上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供港食品安全率达到99.999%),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一旦产品安全出现问题,企业就要为之承担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加大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加大问责力度。
  署名陶功财的博客文章说,作为监管部门,不能满足于网友曝光,而要主动出击,制定完善的措施,配套严厉的惩戒举措,让食品安全问题无处遁形,让食品真正安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乳品国标内外有别 雅培被指为节约成本降低质量 2012-04-07
· [关注]网民议乳品新国标:只有“透明公开”才能服人 2011-12-08
· 乳品国标不应由生产者起草制定 2011-12-02
· 乳企否认绑架乳品新国标制订 称仅是最初讨论稿 2011-11-29
· 乳品国标何妨以退为进 2011-11-2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