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董事长王社平 跨界“整合专家”
2012-06-29   作者:记者 白田田 李佳鹏/河北 邢台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世界500强”冀中能源集团的总部是河北邢台地标性建筑,冀中能源董事长王社平提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断创造历史”几个大字被镌刻在门前的花岗岩上。
  王社平,这位军人出身、和煤炭打了30多年交道的燕赵汉子,自2004年以来,六年内连续成功实施了六次大重组,被誉为跨界“整合专家”,冀中能源已发展成为拥有河北邯郸、邢台、井陉、张家口,山西晋中、吕梁,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锡林郭勒盟等多个煤炭生产矿区,煤炭、医药、航空、化工、电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多个产业竞相发展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
  “敢为人先、奋发图强”“雷厉风行、执行到位。”是一位与其共事多年的下属对他的评价。如今这已成为冀中能源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

  煤炭整合行家

  “今天,是冀中能源集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继提前建成5000万吨级煤炭强企、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之后,我们又成功晋级世界500强,正式步入国际化、现代化、特大型领军企业行列。”2011年7月9日,冀中能源庆祝进入“世界500强”大会上,王社平言语激昂。
  这一天,距离王社平明确提出“世界500强”的目标仅过去半年。实际上,按照王社平设定的企业发展战略,“世界500强”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时间回到2003年,王社平担任邯郸矿务局局长,当年矿务局改制后又成为邯郸矿业集团的董事长。但这样的职务却并不风光,因为当时的邯矿集团深陷困境,每年亏损一个多亿,欠职工工资最多时达8000万元,资源储备也只够开采20年左右。
  “企业的发展之路何在?”现实的困境和未来的瓶颈,都让王社平不得不陷入思考。王社平感到,邯矿集团只靠自身的发展无法做大做强,一是资源有限,二是速度太慢,三是实力较弱,必须搞联合、搞联营、搞扩张。
  由此,邯矿集团提出了“打造大集团,提升竞争力,实现企业大跨越”的新思路,2003年与张家口盛能公司联合重组,开始购并、整合地方煤矿,联合重组正式拉开大幕。2005年,邯矿集团与邢矿集团完成联合重组,成立河北金牛能源集团公司;2006年,金能集团与“百年老局”井陉矿务局“牵手”,将河北省原有的8个统配局矿中的5家纳入旗下;2008年,在全国煤炭行业整合重组的大背景下,金能集团与峰峰集团强强联合,成立了冀中能源集团。
  “跨太行,越黄河,出塞外,入草原,北上西进,合纵连横”,冀中能源平均每年的重组频率约为1.3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王社平这位“整合专家”。
  对于2008年的联合重组,王社平说,冀中能源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联合重组。如果没有这次联合重组,河北省煤炭产业散、乱、弱的格局还将持续下去,也很难从煤炭产业阵营中走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目前,冀中能源在全国煤炭行业成为了产量第6位、销售收入第3位的领军企业,并实现了集团、子公司、矿厂三个层面的协同发展。比如,井陉矿务局,不到两年就扭亏为盈,实现了再造一个新井矿的目标。
  乍看起来,冀中能源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外延式扩张,可王社平很清楚,如果没有内部的转型升级,企业只会是“大而不强”。
  2005年,在金能集团正式揭牌前4天,王社平向所有中层干部发问,“我们这几年为什么能够以每年100万吨的产量飞速增长,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咱们可以想一下,如果不上综采、综掘,如果不采用先进的支护方式,光靠打眼放炮、人扛肩挑,搞‘人海战术’能行吗?”
  正是因为转变发展方式,为这家资源型企业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如今,在冀中能源下属的各大矿区,“绿色开采、生态矿山”的标语和实践随处可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冀中能源用矸石置换煤炭,充分利用矿井水、地源、风源、水源,保水开采、废气处理、矿井水回灌、瓦斯抽采等应用成果变为了先进的生产力。
  2011年底,“绿动·2011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的评选中,冀中能源王社平获选,成为全国能源行业唯一入选的企业家。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社平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绿色转型”。

  跨界“白与蓝”

  4月初,王社平主持召开冀中能源首季开门红庆功表彰大会,在台下就座的,除了煤矿矿长,还有华北制药和河北航空的负责人。
  30多年来一直在煤炭行业耕耘的王社平肯定未曾想到,有朝一日会成为制药和航空企业的“领军人”,但这一切在2009年和2010年还真实地发生了:2009年6月,冀中能源重组“共和国医药长子”华药集团;时隔一年,冀中能源投资5亿元成立河北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河北航空集团、河北航空有限公司。
  2011年末,一位记者采访时转给王社平这样一条短信:“这个冬天你需做的三件事,烧烧冀中能源的煤,吃吃华北制药的药,坐坐河北航空的飞机。”
  看到短信,王社平不禁大笑起来。然而,事非经过不知难,看似轻松的背后却是跨界整合的艰难。作为一家以“黑色”煤炭为主业的企业,进入“白色”制药和“蓝色”航空领域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和质疑。甚至有的民航业内人士,一提起冀中能源要组建航空公司,便笑着摇头表示“不可能”。
  一直和煤炭打交道的王社平,对跨界重组何尝没有清醒的认识。他说,重组制药企业,自己在专业上是门外汉,原有的优势、经验能发挥几何?此为不可知。其次,华药集团这几年的生产经营步履维艰,又面临着企业搬迁,所需的资金、技术、人员、产品等全方位的资源支持缺口巨大。此时重组华药吉凶未卜,此为不可测。
  即使“不可知、不可测”,从企业的发展大局来看,跨界重组已势在必行。王社平认为,考虑到传统煤炭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和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以及低碳经济的势不可挡等带给煤炭产业的巨大冲击,要想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就要在以煤为主、低成本扩张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
  “华北制药被重组后资产和销售收入都翻了一番,下一步成为全国‘药老大’指日可待;航空业是朝阳产业,河北航空虽然组建晚,但起点高。”如今,向记者谈及企业跨界扩张,王社平已经显得信心满满。
  王社平说,联合重组3年来,冀中能源集团通过坚持不懈的结构调整,形成了以煤炭产业为主体,以医药、航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增长方式、发展动力、发展模式问题,实现由外延增长向内涵与外延并重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单纯增长向全面进步转变,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秘笈”解码

  纵观中外并购案,以轰轰烈烈开场、以整合失败告终者居多。冀中能源这家兴于重组的企业,其成功的密码究竟是什么呢?
  “整合专家”王社平道出了其中的奥秘:“联合重组是资本和企业文化的双重整合,企业文化建设应该与联合重组同步。‘文化力’是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也是联合重组的保障力。”
  2009年8月,重组华药集团后的动员大会上,很多华药职工被王社平掷地有声的发言震撼。王社平当场宣布了“五条禁令”,每一条的开头都是“从今天起”,每一条的结语都是“违反者一经发现,就地免职”。不到两个小时的会议上,爆发出19次热烈的掌声。
  实际上,王社平是军人出身,“军令如山”就融入了生命中一般。对于冀中能源来说,“五条禁令”则体现了企业的作风——雷厉风行、执行到位。
  冀中能源职工中间流传的另外一个故事可以作为印证:一次华药集团开会,会场突然停电,结果是负责会场组织的部长随即被撤职。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冀中能源这家煤炭企业对华北制药的整合是如此“雷厉风行、执行到位”。重组华药不到一个月,冀中能源把30亿元资金打到华药账上;宣布“五条禁令”,一周内清理了370多个账户,将趴在账上的8亿元“私房钱”全部归口管理;取消100多家中间商,大宗原料全部集中招标采购。
  有华药职工如是说,“工作的激情仿佛一夜之间又回来了。”华北制药金坦公司电气仪表组的一名职工王亚然,2011年与公司签订了8项创新成果,节约资金30余万元。今年2月,他又向公司提交了自己填写的“2012年工作承诺目标展开对策表”。
  王社平在工作日志上曾这样写道:“要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制药强企,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让被束缚的生产力彻底解放出来,让蕴藏在职工中的创造力竞相涌流。”像王亚然这样立下“军令状”的职工不在少数,这正是源于企业对于人的激励机制。
  企业重组到了深的层次,其实就是“人的整合”。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对于企业重组尤其适用。
  2011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一,王社平来到位于正定国际机场的河北航空公司运行基地,走进机舱看望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河北航空公司职工。一年前,同样是大年初一,王社平去的是华北制药集团生产一线。
  熟悉王社平的人都知道,这位1977年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煤矿摸爬滚打,从普通矿工做到董事长的企业家,每年的大年初一都会带着公司高层到矿上井下,向坚守井下作业的职工问寒问暖。
  王社平说,冀中能源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归根到底是有一个好的文化作支撑。冀中能源在实践中建成了聚和文化,提炼出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企业版,做到了企业发展,文化为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打压绩差股有利企业重组 2012-03-01
· 企业重组税务成本测算细则出炉 2010-08-04
· 国务院发文推动国有电影企业重组上市 2010-01-26
· 钢铁业新政:企业重组将提速 2009-12-04
· 政府在企业重组问题上不应"包办婚姻" 2009-08-2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